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辽金之战谁才是真正的得益者?蒙古为何能就此崛起?

辽金之战谁才是真正的得益者?蒙古为何能就此崛起?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37 更新时间:2023/12/11 22:27:03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辽金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说起征服世界的蒙古人,人们一般会把这个民族的崛起归功于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诚然,铁木真的军事才能让蒙古人走上了历史舞台,而为蒙古人腾出漠北舞台却是在蒙古部落之前就兴起的契丹辽国与女真金国。正是这两个民族的兵戈相向,让北中国的蒙古高原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地缘政治真空地带,从而给了蒙古人走上舞台的绝佳机会。

01.契丹人的蒙古高原

公元11世纪时,整个蒙古高原都从属于横空出世的大辽帝国。辽朝发源地所在的上京临潢府在蒙古高原东部的科尔沁草原附近,因而与漠北有着相同的游牧习俗,也十分容易得到蒙古高原上游牧部落的认同。

图/崛起于西拉木伦河的契丹实际与蒙古同属鲜卑序列

当时的辽国人在建成了在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设置了镇州、防州、维州三座边防城市,以镇州(又称可敦城,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哈达桑东北古回鹘城)为西北路招讨司驻地,并直接派遣契丹官员与军队镇戍,甚至开辟屯田,对漠北进行直接行政管理,有效管辖阻卜、白鞑靼与乃蛮等部落。

当时,处在今天鄂嫩河流域及贝加尔湖东南面的萌古部(后来的蒙古部)曾经在在辽大康十年(1084)向辽国纳贡称臣,成为名义上的大辽属部。其中,成吉思汗的四世族祖必勒格被辽国升号“详稳”(即想昆,大部族官)。在辽国统治时期,由于契丹人强大的武力威胁,包括蒙古部落在内的草原诸部并没有称王称霸的实力,都处在辽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之下。

图/草原各族分布

02.金辽乱世

12世纪初,随着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强势崛起,一个纯粹的东北渔猎民族政权对辽国政权进行了釜底抽薪式的反征服。1123年,辽天祚帝流亡夹山(内蒙古大青山),金朝占领了东京、中京与上京三大都城,将辽国的主要军事力量消灭殆尽。

公元1124年冬,当时遁入内蒙的辽天祚帝又重新召集西北契丹军队以及草原各部力量意图反扑,当时的草原各部摄于契丹威望依旧发兵相助,而辽国军队在武州(今山西神池)又再次被击败,天祚帝于次年被俘。此战之后,辽国在西北方面的军队也全部覆灭,同时也彻底丧失了漠北各部落的向心力。曾经在契丹威望下凝聚在一起的漠北部落瞬间成为一盘散沙。

03.西辽与金的夹缝

在漠北一片散沙的当口(公元1125年),契丹贵族耶律大石曾经西至可敦城,会见了漠北的十八部王众。然而,耶律大石并没有依靠这些漠北部落进行反扑,而是敏锐地发现到契丹人在漠北的威望已然不再,于是在获得万余精兵之后向西寻求根据地。九年之后,当西辽向金国发动复仇战争,再次跨越漠北时,发现这里“行万余里无所得,牛马多死,勒兵而还”。由此可见,以西辽为号的契丹人已经丧失了对漠北的控制力。

图/西辽与金朝

金朝方面,从白山黑水起家的渔猎民族对于漠北高原本就缺乏兴趣与同化能力。当辽国再西北方面的统治崩溃之时,金朝恰恰正在进行对南方宋王朝的全面战争,也难以对北方草原进行全面整合。因为对南宋的战争断断续续,西北方向又有西夏钳制,金国人对于漠北草原的无力感愈发强烈。于是,金王朝选择了对蒙古高原进行远程遥控而非直接统治的策略。

正是在这个辽金都难以对蒙古高原进行管控的时间节点,孛儿只斤·合不勒(成吉思汗的曾祖)在蒙古草原上趁机自立。1127年,蒙古周边部落推举他为蒙古部长,遂称“合不勒汗”。这个独立的蒙古力量的崛起虽然遭到了金朝的敌视,但是金朝并不能尽全力消灭这股力量,反而多次被其击败,丧城失地,即使派出后世扬名的金兀术也无可奈何。于是,1148年,金主只能册封合不勒为蒙兀国王,承认漠北的相对独立状态。

图/短暂崛起的蒙兀国

虽然蒙古帝国的崛起比合不勒蒙古国还要晚了数十年之久,但它的建立却表明了蒙古高原崛起的大势。在辽金双方的地缘战略真空状态下,一支蒙古式部落的崛起早已成为了必然,成吉思汗只是顺应了这场大势,成为了时代的英雄。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汉朝一大切齿之恨!13万汉军对阵匈奴竟一箭不发?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

    汉朝一大切齿之恨!13万汉军对阵匈奴竟一箭不发?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远征匈奴,不料刘邦在白登被围,差点做了匈奴冒顿单于俘虏,汉匈之间从此结怨。汉王朝意识到自己的国力不足,只能通过屈辱的和亲政策,开始了对匈奴长达七十多年的战略守势。吕后执政期间,发生过

  • 为何古代帝王对匈奴头疼不已?来看一看匈奴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

    关于匈奴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匈奴是我国古代活跃在北方草原的一个强大游牧民族。这个民族逐水草而居,野蛮彪悍,曾经在欧亚草原称雄一时,周边的国家都怕他。那么鼎盛时期的匈奴有多强?小编只能告诉你,匈奴是当时欧亚草原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游牧帝国,除了大汉王朝根本没有人能击

  • 平壤之战后,明日的士兵损失高达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史风云

    开战前,小西有一万五千人的守备部队,加上一千人的外围驻留部队,共一万六千人。回到汉城以后,只剩六千六百二十九人。这两个数据表明,小西所部在平壤战役后的减员达九千三百多人。我们认为,这个数字,其实就是小西行长所部在平壤战役里的死亡数字。因为小西所部退到龙泉山之后,期间两个没有任何作战行动,平壤战斗中的

  • 忽兰忽失温会战——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

    尽管明帝国在永乐八年第一次远征蒙古之役中大获全胜,但由此得益的却是瓦剌。瓦剌趁明帝国与鞑靼两强相争,坐收渔翁之利,本就处于势力上升期的它更加强大。本来一分为三的瓦剌,被最好战、实力最强的绰罗斯部首领马哈木统一起来。势力膨胀的瓦剌首领马哈木骄横跋扈,在搞定了鞑靼后,将利刃对准了南边强大的明帝国。一时,

  • 罗贯中为什么要给诸葛亮虚构"草船借箭"?从"草船借箭"看大事的成败因素!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

    罗贯中为什么要给诸葛亮虚构“草船借箭”?从“草船借箭”看大事的成败因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神奇的一幕:诸葛亮见江上大雾弥漫,就用载满稻草和青布幔的草船,去“调戏”曹军,骗曹操放箭。曹军不知有诈,结果,让诸葛亮轻而易举从曹兵那里“骗”了将近10万只箭来

  • 卤城之战是真是假?卤城之战到底是谁赢了?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卤城之战是真是假?卤城之战到底是谁赢了?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卤城之战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发生的一场战役,也是司马懿唯一一次和诸葛亮正面交锋,最后以诸葛亮胜利告终。也正是因为这场胜利,导致此后司马懿不敢轻易进攻,采取了绝对防御的策略。不过诸葛亮在一片大好的形式下却遭到了自家人的阻挠

  • 鄢郢之战白起终于踏着人头封侯了!秦国斩首楚国三十余万!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白起的封爵之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白起是武安君,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最高级,早在长平之战前,他就已经封君。本文主要描述白起封君的一战,是如何斩首楚国三十余万,攻破楚国都城的。白起统率秦军,在赵国的太原郡打了一场大胜仗,斩首赵军三万。在这种情况下,秦昭襄王立即叫停对赵

  • 虚战篇"空城计"与"解围西安"!分析心理战术有多厉害!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虚战篇“空城计”与“解围西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原典《百战奇略》虚战篇原文为:凡与敌战,若我势虚,当伪示以实形,使敌莫能测其虚实所在,必不敢轻与我战,则我可以全师保军。法(《孙子兵法·虚实篇》)曰:“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虚战篇认为,对敌方作战

  • 高楼寨之战的过程如何?战役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史风云

    1865年4月初,捻军进入山东,经曹县、定陶、城武、嘉祥、汶上、宁阳进抵曲阜。僧军仍在后紧追。山东巡抚阎敬铭派布政使丁宝桢率本省防军进入兖州,妄图夹击捻军。为了继续疲惫敌军,捻军北趋宁阳、东平,途中击败总兵范正坦部后,继续北上东阿、平阴、肥城,然后转头南下宁阳、兖州、邹县、滕县、峄县,经兰山、郯城进

  •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5万大军,是怎么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国力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5万大军,是怎么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国力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对赌国运之战,最后结局十分惨烈,赵国45万大军被全歼,秦国也战死30万左右的兵力。赵国此役失败,也预示着此后再也没有诸侯国能和秦国抗争。不过赵国就算损失了45万大军,但却在短时间内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