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隆兴北伐:看南宋如何打烂一副好牌!史称"符离之溃"!

隆兴北伐:看南宋如何打烂一副好牌!史称"符离之溃"!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21 更新时间:2024/1/18 10:58:11

隆兴北伐:看南宋如何打烂一副好牌!史称“符离之溃”!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大金帝国的第四任君王完颜亮曾在《立马吴山第一峰》一诗中如是写到。

公元1161年十月,在迁都燕京(中都),稳定政局之后,金主完颜亮征调金国六十万大军,兵分四路,御驾亲征攻打南宋,因为南宋准备不足,导致驻守江淮的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只能退守长江。屋漏偏逢连夜雨,主持南宋镇江防线的老将刘錡染上重病,已经卧病在床,无法再组织大军组织完颜亮南侵,而建康府都统制王权又因为作战不力而被罢免,新任主将李显忠尚在千里之外,一时之间无法到任,南宋江淮大军军心涣散。

这个时候,完颜亮也并不轻松,因为他的堂弟完颜雍已经在后方起兵,攻占了中都城,登基为帝,并且宣布罢黜自己的皇位,自己已经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如果完颜亮撤军北返的话,寸功未建,恐怕不会令朝野上下心服,与完颜雍争夺皇位并没有什么优势,如果南宋再趁机夹击自己的话,离败亡也就不远了。于是,完颜亮在与心腹商议之后,决定先行南下,先灭掉南宋,再率军北返,攻打完颜雍。

可是,完颜亮万万没想到,南宋大军在临危受命的允文指挥之下,竟然爆发出了极强的战斗力,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金军的进攻,使得金国大军在采石矶受阻,完颜亮气急败坏之下,屡屡催促部将率军继续进攻,却遭遇兵变被杀。

金世宗完颜雍得知消息后,收拢长江北岸的金国大军,遣使向南宋求和,而此时的宋高宗已然退位,太子赵昚即位,是为宋孝宗。年轻气盛的宋孝宗一心想要收复中原,又怎么会答应金世宗的求和请求呢?

金世宗得知南宋拒绝和谈的消息后,调集大军驻守黄河以南各个重镇,并且形成了对南宋“以战逼和”的局面,两国大战一触即发。

宋孝宗即位之后,无愧于史家对他的评价——南宋历代君王中,唯一一个从始至终都想要收复中原,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在宋孝宗即位的第二个月,就为二十年前冤死的岳飞平反,并且重新为岳飞赐下谥号,对秦桧诬陷韩世忠等抗金大将、名臣的冤案平反。随后,宋孝宗又将此前被雪藏了十数年的主和派代表张浚委以重任,并且一再加强镇守边关的主战派将领李显忠等人的兵权。

做了一系列准备之后,宋孝宗提出想要出兵北伐,收复中原的想法,结果却遭到了太上皇宋高宗赵构以及极大部分文武大臣的反对。公元1163年四月,年轻气盛的宋孝宗直接绕开三省六部以及枢密院,直接向张浚以及驻守边关的李显忠、邵宏渊下达北伐的诏书,隆兴北伐就此拉开序幕。

张浚在接到宋孝宗的诏书之后,调集了李显忠、邵宏渊等人麾下大军,共计八万余人,兵分两路,一路由李显忠率领,攻取金国大将纥石烈志宁重兵驻守的灵璧,另一路则是由邵宏渊率领攻取虹县,打开大军北伐的通道。

同年五月,李显忠攻取灵璧,而此时邵宏渊却一直没能攻克虹县,为了加快北伐进程,李显忠派出灵璧降将前去劝降虹县守军,邵宏渊这才得以攻占虹县。说起这个邵宏渊,能力不怎么样,可是论起心胸那可不是一般的狭隘,因为李显忠劝降虹县守军,让他折了面子,对李显忠怀恨在心。

不久,李显忠建议乘胜追击攻打宿州,邵宏渊却按兵不动,李显忠只能自己率部独自攻打宿州,直到城破之际,邵宏渊才出兵……

在攻占宿州之后,宋孝宗论功行赏,邵宏渊成了李显忠的副手,对此愈发的不满,而前线大军的主帅张浚不思解决前线将领矛盾,反而支持邵宏渊夺权。不久,金国大将纥石烈志宁率领金军先锋万余人进攻宿州,被李显忠击败,但是随后,金军十万大军抵达宿州,李显忠孤军奋战,几次要求邵宏渊出战,邵宏渊皆按兵不动,入夜之后,邵宏渊部还因为错误的情报,全军溃散,李显忠力战之后,见大势已去,不得不率部南撤,因为邵宏渊所部溃军的冲击,李显忠部也全线溃散,史称“符离之溃”。

在此前的陕西之战中,宋孝宗拒绝听从虞允文死守陕西的谏言,主动放弃陕西,导致了吴璘大军的溃败,在西线丧失了战略优势。而在“符离之溃”给了宋孝宗极大的打击,宋孝宗开始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

此时的南宋朝廷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争斗不休,毫不关心溃退至江淮一线的南宋大军的生死,宋孝宗在几次朝议之中,再度坚持主战,派出张浚巡视江淮大军,可是,宋孝宗在不久之后又听信谗言,将张浚贬官外放,张浚在贬官离京的途中,染病身亡,从这之后,主战派失去主心骨,宋孝宗彻底倒向主和派一方,就有了后来的“隆兴和议”......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为什么会成功?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史风云

    说起三国时代,我们对曹操很是敬佩。因为作为一代雄主,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和突出,最终建立打下了魏国的根基。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建立了魏国,开启曹家一族当为帝皇的历史。可惜整个家族却在后来因为一场政变,直接垮掉,除了名号之外,所有的权力都被司马一族直接把持着。那场政变叫高平陵之变,具体来说就是魏明帝死前托孤给

  • 曹魏与高句丽发生过几次战争,最后结果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

    东汉末年,公孙氏雄踞辽东,远近戎夷咸服。高句丽与公孙氏的关系初时较睦,还曾出兵帮助其剿灭山贼。但196年高句丽新大王初即位时,王兄拔奇曾得到公孙度之助,起兵争位,旋败死。从此高句丽与公孙氏就结下了梁子。公孙氏欲入中原争锋,必须要先解决高句丽这个后顾之忧;高句丽要想实现独霸辽东的预想,也必须要排除掉公

  • 三国时期发生了哪些重大战役?先后顺序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战役。本文将按照三国重大战役先后顺序进行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一、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一场战役。曹操率领大军进攻东吴,孙权和刘备联合抵抗。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和诸葛亮的智谋成功地击败了曹操的军队,使得东吴得以

  • 汉朝时期的"五胡乱华",惨绝人寰到什么程度?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史风云

    汉朝时期的“五胡乱华”,惨绝人寰到什么程度?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末的独夫民贼,无耻恶棍不在少数,如董卓、公孙瓒、袁术、李傕等人。而在这群人中,董卓无疑是影响最大,名气最大的一个。这个“乱天下”的狂人在“首善之地”洛阳做出了惨绝人寰的暴行,令人发指。而实际上,小编认为董卓在洛

  • 项羽为何自刎也不愿过江?历史上有哪些说法?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项羽为何宁可自刎也不愿过江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根据最早的记录,项羽是因为无脸面见江东父老而自杀。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

  • 镇守街亭最合适的人选是谁?诸葛亮为什么弃之不用?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史风云

    镇守街亭最合适的人选是谁?诸葛亮为什么弃之不用?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上学的时候,老师们就跟大家们讲过马谡丢失街亭的故事,诸葛亮最后挥泪斩杀了马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就连诸葛亮那么聪明的人,最后却还是栽在了马谡的身上,如果不是马谡的失误,诸葛亮第一次

  • "怛罗斯之战"有什么重要的意义?阿拉伯胜利为何还要求和?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怛罗斯之战”有什么重要的意义?阿拉伯胜利为何还要求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怛罗斯之战,虽然说在历史上不是一个热门的战役,但其却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怛罗斯之战是发生在大唐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属于古代的中西方的战争碰撞,然而这却是一场结果令人惊讶的战役,明明是阿拉伯军队取得了最

  • 项羽创造的奇迹,历史上典型以少胜多的"彭城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在项羽分封天下之后,各个诸侯来到各自的封国。其中,项羽回到彭城,去做西楚霸王。刘邦受封汉王,入汉中。但是,在项羽分封之后,许多人心怀异志,蓄谋反叛。同年五月,前齐相田荣和汉王刘邦在东、西两面同时起事,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刘邦兵出陈仓,首先与雍王章邯交锋。八月,击溃章邯

  • 靖康之变是怎么回事?靖康之变导致了什么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史风云

    靖康之变是怎么回事?靖康之变导致了什么结果?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靖康之变可以说是北宋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最后宋军投入的兵力不仅完败,更是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1127年,金军南下攻破首都开封,之前宋徽宗见势不妙还主动禅位太子赵桓,结果最后宋徽宗和宋钦宗都被掳走。此后金朝要求北宋赔偿五百万

  • 淝水之战苻坚的百万大军为何崩溃?东晋为何偏安一隅?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史风云

    淝水之战苻坚的百万大军为何崩溃?东晋为何偏安一隅?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383年,前秦和东晋爆发了一场战役,史称淝水之战。谢安以八万人击败了前秦百万大军,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就这样败给了东晋。后续对前秦和东晋的影响都非常大,前秦灭亡、东晋偏安。而这一场战争也给大家留下来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