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伟大的电学之父法拉第主要有哪些贡献

伟大的电学之父法拉第主要有哪些贡献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63 更新时间:2024/1/15 13:13:44

法拉第的电学方面贡献

(1)纪录中法拉第最早的实验乃是利用七片半便士、七片锌片以及六片浸过盐水的湿纸做成伏打电池。他并使用这个电池分解硫酸镁。

(2)1821年,在丹麦化学家韩·克利斯汀·奥斯特发现电磁现象后,威廉·海德·渥拉斯顿尝试设计一部电动机,但没有成功。法拉第在与他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后,继续工作并建造了两个装置以产生他称为“电磁转动”的现象:由线圈外环状磁场造成的连续旋转运动。

他把导线接上化学电池,使其导电,再将导线放入内有磁铁的汞池之中,则导线将绕着磁铁旋转。这个装置现称为单极电动机。这些实验与发明成为了现代电磁科技的基石。但此时法拉第却做了一件不智之举,在没有通知戴维跟渥拉斯顿情况下,擅自发表了此项研究成果。此举招来诸多争议,也迫使他离开电磁学研究数年之久。

(3)在这个阶段,有些证据指出戴维可能有意阻碍法拉第在科学界的发展。如在1825年,戴维指派法拉第进行光学玻璃实验,此实验历时六年,但没有显著的进展。直到1829年,戴维去世,法拉第停止了这个无意义的工作并开始其他有意义的实验。

在1831年,他开始一连串重大的实验,并发现了电磁感应,虽然在福朗席斯科·札德稍早的工作可能便预见了此结果,此发现仍可称为法拉第最大的贡献之一。这个重要的发现来自于,当他将两条独立的电线环绕在一个大铁环,固定在椅子上,并在其中一条导线通以电流时,另外一条导线竟也产生电流。

他因此进行了另外一项实验,并发现若移动一块磁铁通过导线线圈,则线圈中将有电流产生。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移动线圈通过静止的磁铁上方时。

(4)他的展示世人建立起“磁场的改变产生电场”的观念。此关系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建立起数学模型,并成为四条麦克斯韦方程组之一。这个方程组之后则归纳入场论之中。法拉第并依照此定理,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此为现代发电机的始祖。

1839年他成功了一连串的实验带领人类了解电的本质。法拉第使用“静电”、电池以及“生物生电”已产生静电相吸、电解、磁力等现象。他由这些实验,做出与当时主流想法相悖的结论,即虽然来源不同,产生出的电都是一样的,另外若改变大小及密度(电压及电荷),则可产生不同的现象。

(5)在他生涯的晚年,他提出电磁力不仅存在于导体中,更延伸入导体附近的空间里。这个想法被他的同侪排斥,法拉第也终究没有活着看到这个想法被世人所接受。

法拉第也提出电磁线的概念:这些流线由带电体或者是磁铁的其中一极中放射出,射向另一电性的带电体或是磁性异极的物体。这个概念帮助世人能够将抽象的电磁场具象化,对于电力机械装置在十九世纪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而这些装置在之后的十九世纪中主宰了整个工程与工业界。

1845年他发现了被他命名为抗磁性(diamagnetism)至今则称为法拉第效应的现象:一个线性极化的光线在经过一物体介质时,外加一磁场并与光线的前进方向对齐,则此磁场将使光线在空间中划出的平面转向。他在笔记本中写下:“我终于在‘阐释一条磁力曲线’-或者说‘力线’-及‘磁化光线’中取得成功。”

在对静电的研究中,法拉第发现在带电导体上的电荷仅依附于导体表面,且这些表面上的电荷对于导体内部没有任影响。造成这样的原因在于在导体表面的电荷彼此受到对方的静电力作用而重新分布至一稳定状态,使得每个电荷对内部造成的静电力互相抵销。

这个效应称为遮蔽效应,并被应用于法拉第笼上。虽然法拉第是一位非出色的实验学家,他的数学能力与之相形就显得相当薄弱,只能计算简单的代数,甚至难以应付三角学。不过法拉第懂得使用条理清晰且简单的语言表达他科学上的想法。他的实验成果后来被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使用,并建立起了当今的电磁理论的基础方程式

法拉第把磁力线和电力线的重要概念引入了物理学,通过强调不是磁铁本身而是它们之间的“场”,为当代物理学中的许多进法拉第展开拓了道路,其中包括麦克斯韦方程。法拉第还发现如果有偏光通过磁场,其偏振作用就会发生变化。这一发现具有特殊意义,首次表明了光与磁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法拉第的化学方面贡献

(1)法拉第最早的化学成果来自于担任戴维助手的时期。他花了很多心血研究氯气,1833年.法拉第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当把电流作用在氯化钠的水溶液时,能够获得氯气2NaCl+2H₂O=2NaOH+H₂↑+Cl₂↑,并发现了两种碳化氯。

法拉第也是第一个学者实验(虽然较为粗略)观察气体扩散,此现象最早由约翰·道尔顿发表,并由玛斯·葛兰姆及约瑟夫·罗斯密特揭露其重要性。他成功的液化了多种气体;他研究过不同的钢合金,为了光学实验,他制造出多种新型的玻璃。其中一块样品后来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在一次当法拉第将此玻璃放入磁场中时,他发现了极化光平面受磁力造成偏转及被磁力排斥。

(2)他也尽心于创造出一些化学的常用方法,用结果、研究目标以及大众展示做为分类,并从中获得一些成果。他发明了一种加热工具,是本生灯的前身,在科学实验室广为采用,作为热能的来源。法拉第在多个化学领域中都有所成果,发现了诸如苯等化学物质(他称此物质为双碳化氢(bicarburetofhydrogen)),发明氧化数,将如氯等气体液化。他找出一种氯水合物的组成,这个物质最早在1810年由戴维发现。

(3)法拉第也发现了电解定律,以及推广许多专业用语,如阳极、阴极、电极及离子等,这些词语大多由威廉·休艾尔发明。他还发现了苯。由于这些成就,很多现代的化学家视法拉第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实验科学家之一。

(4)法拉第还在1825年首先发现了苯。19世纪初,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城市的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从生产煤气的原料中制备出煤气之后,剩下一种油状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法拉第是第一位对这种油状液体感兴趣的科学家。他用蒸馏的方法将这种油状液体进行分离,得到另一种液体,实际上就是苯。当时法拉第将这种液体称为“氢的重碳化合物”。

标签: 大的电学之父法拉第要有哪些贡献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恩师戴维培养法拉第又限制法拉第发展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为什么,恩师,戴维,培养,法拉第,又,限制,发展,

    管理学上有种较普遍的“戴维现象”,说的是像戴维一样的伯乐发现并培养千里马法拉第后,又限制和阻碍法拉第的发展。这两位在人类化学史上都声名赫赫的大人物,昔日感情深厚的“”师徒”,到底又是为了什么一朝反目的呢?简介举世闻名的伟大化学家汉弗里·戴维(H.Davy,1778-1829)发现了迈克尔·法拉第(M

  • 法拉第与妻子撒拉:第一个爱,也是最后的爱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法拉第,与,妻子,撒拉,第一个,爱,也,是最,后的,

    撒拉·伯纳尔是法拉第好友伯纳尔的妹妹,法拉第是在教会中认识她的。1819年,法拉第每个星期日晚上都会去伯纳尔家中吃饭,跟伯纳尔讨论科学或一同唱歌,并且准时十点离开。大家都以为法拉第一定是回实验室继续研究,岂知他是在路上散步许久,才能冷却他对撒拉的爱慕。有一次法拉第在读书会中朗诵一首爱情诗,伯纳尔认为

  • 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战争:三百多年零伤亡……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战争,三百,多年,零,伤亡,

    三百三十五年战争是英国南部的锡利群岛(IslesofScilly)与荷兰共和国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开始于1651年,持续335年间双方处于宣战状态,堪称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然而事实上双方没有任何人员伤亡,甚至没有放过一枪一炮。战争宣言的合法性不能确定。到了1986年,锡利群岛议会最终与

  • 伊豆的舞女:初恋青涩又朦胧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伊豆,的,舞女,初恋,青,涩又,朦胧,《,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也是一篇杰出的中篇小说。1926年1月至2月间由“文艺时代”发表。《伊豆的舞女》曾先后6次被搬上银幕。影片表现了少男少女之间初恋的那种朦胧、纯真的情感。给了读者一份清新之感,也净化了读者的心灵,把人们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作者川端康成(1899-1

  • 音乐家贝多芬的成就 贝多芬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音乐家,贝多芬,的,成就,性格,有,什么,特点,

    早期:从他学习音乐创作到32岁前后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作曲家就象大多数着名音乐家一样,他创作了许多到今天人们仍觉得很好听的音乐,同时他的音乐创作能力也很强,写悲伤写抒情都不错。盛期:约十年时间生活上他耳聋了,但思想上因为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将大量伦理思想写进他的音乐中。这一时期的音乐就是典型的贝多芬式

  • 莫扎特对钢琴协奏曲形式的确立做出巨大的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莫扎特,对,钢琴,协奏曲,形式,的,确立,做出,巨,

    交响曲莫扎特一共写了约50部交响曲,其中41部有编号,并象其他器乐作品一样可以分为若干组。交响曲大部分是早年受各种不同音乐风格影响写成的,因而带有模仿不同风格的痕迹。其中可以看到J.C.巴赫,G.C.瓦根赛尔M.G.莫恩,特别是海顿以及以J.斯塔米茨为代表的曼海姆乐派等风格的影响。莫扎特最有代表性的

  • 音乐家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音乐家,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特点,是什么,

    莫扎特的音乐细腻、华贵、含蓄、典雅,风格明朗,旋律优美,结构严谨,具有强烈的古典色彩和超然物外的特点。人们曾有一度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技巧复杂,思想艰深,具有一种华丽的洛可可风格,属于华而不实的类型。其实,无需深入地推敲,我们就可以发现上述观点与其艺术个性完全相左。我们看到,18世纪,许多著名的音乐家、

  • 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发展(趋势)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发展,趋势,

    法国大革命时期歌剧并没有因为封建王朝的结束而衰落,作曲家反而进行大量歌剧创作,并与当时社会剧烈变动的政治现实相连,且力求其创作“平民化”。到了19世纪上半叶,逐渐形成了“法国大歌剧”这种具有特殊含义的歌剧样式,该体裁最能体现19世纪上半叶法国人的审美情趣,当时巴黎是法国歌剧舞台的中心。格鲁克之后的法

  • 简述音乐家门德尔松在音乐方面的贡献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简述,音乐,家门,德尔,松,在,方面的,方,面的,

    雅克勃·路德维希·费里尔·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LudwigFelir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德国作曲家,生于汉堡,12岁开始创作,17岁即完成《仲夏夜之梦序曲》,21岁起研究和整理巴赫的作品,为这位音乐之父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27岁在莱比

  • 肖邦对古典音乐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以及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肖邦,对,古典,音,乐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1.《夜曲》《夜曲》为英国作曲家费尔德(1782—1837)所首创。他采用平静的和弦伴奏下的优美旋律这种形式,表现夜的幽静和梦幻的情调。肖邦继承了这种形式,又极大地发展、创新了这种形式。肖邦的《夜曲》,包含了相当多样的意境,甚至是热情的戏剧性形象。令人惊疑的是,无论音乐多么复杂、激动,却仍不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