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01 更新时间:2024/1/23 8:31:46

铁幕演说的介绍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运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因此此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美苏战的序幕。

之后,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

铁幕演说的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与此同时,苏联力量也逐渐强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再加上苏联推行大国沙主义,在欧洲极力扩自己的势力,美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西方国家提出了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一场“冷战”(ColdWar)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应邀访问美国期间在密苏里州富尔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

在演讲中,丘吉尔对苏联大加攻击。他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已经拉下了横欧洲大陆的铁幕。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都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全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不仅落入苏联影响之下,而且越来越强烈地为莫斯科所控制。”

“几乎在每一处都是警察政府占了上风。到目前为止,除了捷克斯洛伐克以外,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

丘吉尔还指出,在铁幕外面,共产党的“第五纵队”遍布各国,“到处构成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丘吉尔呼吁英美联合起来,建立“特殊关系”,推动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

铁幕演说的影响

这一演讲和所使用的“铁幕”一词,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苏联方面反应强烈,斯大林说,丘吉尔“现在采取了战争贩子的立场”;美国朝野也受到强烈震撼,杜鲁门很高兴。但在美国国会中出现了若干激烈的敌对言论,认为丘吉尔是想把美国引“最恐怖的战争”,让英国渔翁得利。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政界一位最有身份的人对苏联进行的最公开、最大胆的指责,这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冷战”所发出的最初信号。有不少专家认为,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长达40多年冷战的序幕。

“铁幕”一词尽管不是丘吉尔的首创,但经他这么一用,从此便成为战后国际关系中有关东西方对抗的专有名词。

当然,丘吉尔发表如此言辞激烈的演说,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当时国际形势、英国的利益和丘吉尔的反共情结使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新的世界格局已见分晓,大英帝国风光不再,沦为二流强国;美国取代英国,转而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力主在全世界发号施令;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它有实力向美国叫板。

尽管美、英、苏在二战中曾经是一致对敌的盟友,但随着战争的结束,由于彼此间利益的冲突,它们之间的摩擦不断升温。

标签: 铁幕演说开了美苏冷战序幕铁幕

更多文章

  • 丘吉尔广播演讲: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讲话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丘吉尔,广播,演讲,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

    本文是1941年6月22日,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所做的关于二战的一次演讲,号称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讲话。文章以政治家的勇气和视野,从英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号召与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法西斯力量结成统一战线,从而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是英国政治,也是其本人政治生涯中的重大历史转折。丘吉尔

  • 1965年丘吉尔获得国葬:第二个获此殊荣的英国首相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1965年,丘吉尔,获得,国葬,第二个,获此,殊荣,的,

    国葬是英国至高无上的荣誉,能无条件获得国葬的只有英国国王和女王。几百年来除了王室,能享受这种尊贵待遇的只有寥寥数人。享受国葬礼遇的人,都为英国做出过杰出贡献。国葬不仅是对这些改变过英国命运的人最终的致敬,也真实反应了英国人的价值观。他们,改变过英国命运。无论是国葬还是礼葬,程序都是由军队护卫着灵柩在

  • 玉米运动:忽略自然环境的失败运动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玉米,运动,忽略,自然环境,的,失败,苏联,玉米,

    苏联玉米运动玉米运动是前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进行改革时发动的一场运动。据说赫鲁晓夫想学习美国,大面积种植玉米,不顾及苏联的地理气候因素,赫鲁晓夫决定全苏联种植玉米。但由于苏联地理条件(主要是气温和光照)实在太差,玉米几乎不结“棒子”,加上国家机构人员腐败,从国外购进大“棒子”愚弄总理,玉米运动终究失败。

  • 巅峰时期的华约与北约谁更强 看这些数据你就知道了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巅峰,时期,的,华约,与,北约,谁更,强,看,这些,

    80年代初,美苏都处于颠峰时期,美国逐渐从越战泥沼从恢复过来,苏联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向全世界显示了国力。那么在这一时期,同处于巅峰状态的北约与华约,各自的实力如何呢?一、兵力方面北约军队的兵力维持在540万左右,而华约兵力达650万人。与华约组织中苏联一家独大的情况相比,北约内部要松散得多,比如越战

  • 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究竟有多惨烈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究竟,有多,惨烈,

    斯大林格勒战役时间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而进行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若德军攻占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向北可攻莫斯科,向南可出波斯湾

  • 华约和北约各自都有哪些成员国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约,和,北约,各自,都有,哪些,成员国,华约,和,

    华约和北约成立时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于1949年4月4日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同年8月24日各国完成批准手续,该组织正式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又称华沙公约组织、简称华约组织或华约。是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德黑兰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德黑兰,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德黑兰,会议,

    德黑兰会议意义德黑兰会议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会议,那么这次会议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言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参加德黑兰会议的国家是当时最为强大的三个同盟国国家,这三个国家分别是由国家中最有权势的人参加的会议,美国是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是英国首相丘吉尔,而苏联则是斯大林。这次德黑兰会议的意义十

  • 雅尔塔会议对当时的世界有什么深远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雅尔塔,会议,对,当时的,世界,有,什么,深远,

    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法西斯的作战行动、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会议背着中国政府作出的有损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决定,是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

  • 李斯特钢琴音乐艺术特征是什么以及如何形成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斯特,钢琴,音乐,艺术,特征,是什么,以及,

    虽然李斯特在其他种类的音乐创作中有许多重要贡献,但钢琴始终站在他艺术成就的中心。李斯特在发展钢琴技巧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位他的前辈和同时代人。李斯特是单独举行个人音乐会的第一位钢琴家,并把它称作独奏会。他是第一位凭记忆背奏音乐会全部节目的钢琴家,也是第一位把钢琴以直角位置摆在舞台上,使打开的琴盖把声音反

  • 论画家达芬奇绘画艺术特色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论,画家,达芬奇,绘画,艺术,特色,及,影响,

    达芬奇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学识渊博,才艺出众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和音乐家。他以天才般的才智用心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达芬奇的艺术风格是追求严谨和精确的,研究解剖学也是为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人体的比例,结构。达芬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