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简述文艺三杰之一拉斐尔的艺术特点及作画风格

简述文艺三杰之一拉斐尔的艺术特点及作画风格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497 更新时间:2024/1/17 19:53:27

拉斐尔也是我最喜欢的艺术家之一了。他的主要作品艺术特点如下:《圣母的婚礼》这幅画的构图样式、环境和人物配置皆模仿老师的佩鲁基诺画的《基督将天门的钥匙交给彼得》,人物造型除带有老师娴静优雅的风格特征外,开始显露自己独特的柔美风格。画面取对称式布局,背景是顶天立地的多边形洗礼堂充满天堂。大量使用水平线、垂直线和半圆形曲线,造成刚中有柔、简洁明快、整体变化和谐的美感。画家巧妙地运用透视使空间深远。

画面前景仍以对称式布满人物,视觉中心是代表神的意志的主教主持仪式,约瑟将订婚戒指戴在玛利亚的手上,左右两边分别两组男女青年。玛利亚后面的一组女子是她的女友,而约瑟背后的男青年则是求婚者,他们手执求婚标志的棍棒,谁的棒头开花,谁就是命中注定的玛利亚的未婚夫,正是约瑟的棒头开出一朵小花,这一神的意愿使其他求婚者陷入痛苦和不安,有的甚至激愤,前景中的青年就绝望地折断了手中的求婚棒。

这是一幕充满戏剧性的场面。画中无论男女,形象都塑造得俊美,作者大量使用变化多样的曲线,人物的体态面貌、衣服的褶纹变化,都给人造成秀逸柔美之感。画家自己对这幅画很满意,第一次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圣乔治与龙》1504年,英亨利七世授予拉斐尔故乡的乌尔比诺公爵以“嘉德勋章”,公爵为了答谢英王,委托21岁的拉斐尔绘制一幅歌颂英国守护神圣乔治的小型图画,并要求他在画中把圣乔治画成杀死毒龙的嘉德骑士。

这个题材拉斐尔画过几幅,这一幅最为杰出,显示出拉斐尔自己的艺术个性。画家以对角线安排形象,腾跃的白马呈上趋势,圣乔治举刀作欲砍之势,动作十分英武优美。画家更多关注绘画的造型形式,而对人物的内在精神、生死搏斗的勇武气质刻画缺乏力度,达不到达芬奇所作《安加利之战》中人物和马的精神表现。《雅典学派》在雄伟庄丽的大厅里,汇聚着人类智慧的明星,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的杰出学者、思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热烈地进行学术讨论,可谓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天才智慧的精华。

画面构图宏大,视觉中心人《雅典学派》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围绕这两位大哲学家画了50多个学者名人,各具身份和个性特征。他们代表着古代明中七种自由学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音乐、天文等。画家借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过去文明的赞颂,对未来发展的向往。我们欣赏这幅巨作,如同进入人类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这个思想领域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争论展开的。他们两人从遥远的历史走来,边走边进行激烈的争论。

从一上一下对立的手势,明显地表达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分歧。两边的人物成众星捧月分列两旁,表情动势向着两位争论学者,有的注目倾听,有的用手势欲表达自己的看法,强化了画面的中心。画幅左面一组的中心人物,是身着长袍,面向右转,打着手势在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的苏格拉底。

下面身披白色斗篷,侧转头眼看着这个世界的青年人,是画家故乡乌尔比诺大公弗朗西斯柯;大公身后坐在台阶上专心写作的秃顶老者,是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身边的少年在木板上写着“和谐”和数学比例图;身后上了年纪的老人,聚精会神地注视毕达哥拉斯的论证,准备随时记录下来;那个身子前倾伸首观看,扎着白头巾的人,据说是回教学者阿维洛依。

画面左下角趴在柱墩上、戴着桂冠正在专心书写的人,有人定为语法大师伊壁鸠鲁;画中前景侧坐台阶、左手托面、边沉思边写作的人,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身后站着一位转首向着毕达哥拉斯的人,他一手指着书本,好像在证明什么,他就是修辞学家圣诺克利特斯。画面中心显眼处的台阶上横躺着一位半裸老人,他是犬儒学派的哲学家狄奥尼,这个学派主张除了自然需要之外,其他一切都是无足轻重的,所以这位学者平时只穿一点破衣遮体,住在一只破木箱里。

画的右半部分又分几组。前景主体一组的中心人物是一位老者,他是几何学家欧几里德,他正弯腰用圆规在一块石板上作几何图,引来几位年轻学者的兴趣;欧几里德后面那个背向观众手持天文仪的人,是天文学家托勒密:对面的长胡子老人是梵蒂冈教廷艺术总监、拉斐尔的同乡勃拉曼特;那个身穿白袍头戴小帽的是画家索多玛,在索多玛后面的只微露半个头颈,侧面看着我们的就是画家拉斐尔本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最善于在画中描绘自己崇敬或诅咒的人,也爱将自己画到画中,借以表明自己对画中事件的态度,或代表签名。

这幅壁画画家巧妙地利用拱形作为画面的自然画框,背景是以勃拉曼特设计的圣彼得教堂作装饰,两边作对称呼应,画中人物好像是从长长的、高大过道廊走出来,透视又使画面呈现高大深远。建筑物的廊柱直线和人物动态的曲线相交融,产生画面情境柔中有刚,加之神像立两旁,使画中充满深层的古典文化气息。

画家极善利用台阶,使众多人物组合主次前后有序、真实、生动、活泼,画面将观赏者带进先哲们的行列。这宏大的场面,众多的人物,生动的姿态表情,具有肖像性人物个性刻画,布局的和谐、变化且统一的节奏,可谓把绘画创作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顶峰。《椅中圣母》画家特别着意于圣母的目光,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一双眼睛可以窥视到画中人的灵魂。

拉斐尔画中的圣母情深意长,关于这双动人的目光,有个传说:有一次画家从梵蒂冈出来,在门口廊柱下见到一位抱着婴儿的少女,酷似他的心上人芙纳蕾娜,看到她的目光令他神魂颠倒,他满怀激情地拾起一块木炭,想把这动人的瞬间永驻在画布上,他环顾四周,见到旁边有一只朝天的空桶,画家没加考虑,就跑过去把桶翻过来,在桶底上急速地画下这位多情而美丽的少妇,有人认为《椅中圣母》的创作灵感源于此。

拉斐尔极善运用曲线塑造形象,这幅画从画幅圆形外框到人物的组合、体态、衣着、褶纹都以长短不等的各种曲线构成,整个画面形象给观赏者以丰满、柔润与高度和谐的完美之感。画家造型的色彩配置,基本仍遵循基督教的观念,以红、蓝两色为基调。

因为在基督教中,红色是象征天主的圣爱,蓝色是象征天主的真理。所以在宗教画中,圣母的衣着一般以红蓝两色相配搭。在这幅画中,圣母上衣为红色,斗篷为蓝色,小耶稣的黄色上衣,与圣母衣着的红、蓝色构成了调和的三原色,从而强化了艳丽的色彩和画面的华贵。

在拉斐尔所处的年代,流行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思潮,既主张美是不生不灭的永恒,也在艺术中追求理想美的创造。而在人文主义大师们的艺术创造中,更为重视的是对生活美的发现,他们在艺术描绘的一切美中都具有现实美感。《西斯廷圣母》在拉斐尔过去创造的圣母中,总是极力追求美丽、幸福、完好无缺、更多地具有母亲和情人的精神气质和形象。

而这幅《西斯廷圣母》是在更高的起点上塑造了一位人类的救世主形象:她决心以牺牲自己的孩子,来拯救苦难深重的世界。13世纪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对这位天神降临人间的女王唱出了至尊至敬的赞歌:她走着,一边在倾听颂扬,身上放射着福祉的温和之光;仿佛天上的精灵,化身出现于尘壤。这幅画没有丝毫艺术上的虚伪和造作,只有惊人的朴素,单纯中见深奥。

画面像一个舞台,当帷幕拉开时,圣母脚踩云端,神风徐送她而来。代表人间权威的统治者教皇西斯廷二世,身披华贵的教皇圣袍,取下桂冠,虔诚地欢迎圣母驾临人间。圣母的另一侧是圣女渥瓦拉,她代表着平民百姓来迎驾,她的形象妩媚动人,沉浸在深思之中。她转过头,怀着母性的仁慈俯视着小天使,仿佛同他们分享着思想的隐秘,这是拉斐尔的画中最美的一部分。人们忍不住追随小天使向上的目光,最终与圣母相遇,这是目光和心灵的汇合。圣母的塑造是全画的中心。

从天而降的圣母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初看丝毫不觉其动,但是当我们注目深视时,仿佛她正向你走来,她年轻美丽的面孔庄重、平和,细看那颤动的双唇,仿佛听到圣母的祝福。《巴尔达萨雷伯爵像》比拉斐尔小5岁的巴尔达萨雷伯爵,是画家的挚友。在这幅肖像中,画家不仅细腻刻画了伯爵的形象和性格特征,更出色的是运用微妙变化的色彩,把伯爵身上那天鹅绒的银灰色,外衣和帽子描绘得淋漓尽致、质感鲜明。画家更着意于挖掘这位真实人物深沉、善良、智慧的内在气质,作为外交家、政治家、作家和学者的伯爵的形象,在画家的笔下得到活灵活现的表现。构图采用正三角形,使画面沉稳和庄重,这与人物身份,修养和心态十分吻合。《披巾纱的少女》

《披纱巾的少女》《披纱巾的少女》又名唐娜·维拉塔,据说是拉斐尔的情人芙纳蕾娜的肖像,在这位女子肖像中,画家不仅描绘了她的美丽和多情,更是运用了一种极为丰富的色彩语言,把芙纳蕾娜的面孔和袒露的酥胸描绘得十分细腻,华贵的衣裙上,繁复精致的褶纹与单纯的披纱形成对比,更加衬托出肉体的温柔与魅力。银灰色调的衣裙与白皙肌肤的色彩交相辉映,使画面产生了一种纯洁的主旋律。

在这个形象上,宗教的神秘意味荡然无存,突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活生生的人,这无疑是画家描绘真实对象的结果。《基督显圣》《基督显圣》又名《基督变容图》,是拉斐尔应红衣主教朱利奥·美第奇邀请为法国纳博纳教堂绘制的祭坛画,也是拉斐尔临终前的最后一幅杰作。内容取材于马太福音: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突然间就在他们的面前变了形象,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

此时,忽有摩西、以利亚向他们显《基督显圣》现,并同耶稣说话。忽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从云彩里传出来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门徒听到了,就俯伏在地,极其害怕。耶稣进来,抚摸着他们说:“起来,不要害怕。”他们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这里。

在拉斐尔的这幅画中,地面上的光线虽然是阴暗的,但人群却被基督显灵的光所照亮。在空中卷起的风暴中,圣光和云朵将基督托起,犹如从天而降来到人间。在基督两边飞腾着的是摩西和以利亚,在山顶上躺卧着的是吓坏了的门徒。

画家在这里运用了螺旋形造型技法,造成一种旋转的运动感,三个门徒中姿态各不相同:雅各掩面伏地,彼得惊恐万状,而约翰则被惊吓得晕头转向,都表明在神力面前无能为力。画面划分为天上和人间两部分,据记载,画的上部分出自拉斐尔本人手笔,而人间的人群则是以罗马诺为首的学生们画的。但据考证,画面左下角的那位圣安德鲁是拉斐尔所画,他的姿态动作前伸转首,身体的明暗对比强烈,这种大反差造型,为70年后的卡拉瓦乔所发展。画面色彩鲜明、响亮且丰富,这表明他吸收了威尼斯画派的色彩成就。

标签: 简述文艺三杰一拉斐尔艺术特点

更多文章

  • 法拉第:创造出第一个发电机的电学之父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法拉第,创,造出,第一个,发电机,的,电学,之父,

    法拉第的简介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出生于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

  • 伟大的电学之父法拉第主要有哪些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伟,大的,电学,之父,法拉第,主,要有,哪些,贡献,

    法拉第的电学方面贡献(1)纪录中法拉第最早的实验乃是利用七片半便士、七片锌片以及六片浸过盐水的湿纸做成伏打电池。他并使用这个电池分解硫酸镁。(2)1821年,在丹麦化学家韩·克利斯汀·奥斯特发现电磁现象后,戴维和威廉·海德·渥拉斯顿尝试设计一部电动机,但没有成功。法拉第在与他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后,继续

  • 为什么恩师戴维培养法拉第又限制法拉第发展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为什么,恩师,戴维,培养,法拉第,又,限制,发展,

    管理学上有种较普遍的“戴维现象”,说的是像戴维一样的伯乐发现并培养千里马法拉第后,又限制和阻碍法拉第的发展。这两位在人类化学史上都声名赫赫的大人物,昔日感情深厚的“”师徒”,到底又是为了什么一朝反目的呢?简介举世闻名的伟大化学家汉弗里·戴维(H.Davy,1778-1829)发现了迈克尔·法拉第(M

  • 法拉第与妻子撒拉:第一个爱,也是最后的爱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法拉第,与,妻子,撒拉,第一个,爱,也,是最,后的,

    撒拉·伯纳尔是法拉第好友伯纳尔的妹妹,法拉第是在教会中认识她的。1819年,法拉第每个星期日晚上都会去伯纳尔家中吃饭,跟伯纳尔讨论科学或一同唱歌,并且准时十点离开。大家都以为法拉第一定是回实验室继续研究,岂知他是在路上散步许久,才能冷却他对撒拉的爱慕。有一次法拉第在读书会中朗诵一首爱情诗,伯纳尔认为

  • 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战争:三百多年零伤亡……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战争,三百,多年,零,伤亡,

    三百三十五年战争是英国南部的锡利群岛(IslesofScilly)与荷兰共和国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开始于1651年,持续335年间双方处于宣战状态,堪称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然而事实上双方没有任何人员伤亡,甚至没有放过一枪一炮。战争宣言的合法性不能确定。到了1986年,锡利群岛议会最终与

  • 伊豆的舞女:初恋青涩又朦胧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伊豆,的,舞女,初恋,青,涩又,朦胧,《,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也是一篇杰出的中篇小说。1926年1月至2月间由“文艺时代”发表。《伊豆的舞女》曾先后6次被搬上银幕。影片表现了少男少女之间初恋的那种朦胧、纯真的情感。给了读者一份清新之感,也净化了读者的心灵,把人们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作者川端康成(1899-1

  • 音乐家贝多芬的成就 贝多芬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音乐家,贝多芬,的,成就,性格,有,什么,特点,

    早期:从他学习音乐创作到32岁前后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作曲家就象大多数着名音乐家一样,他创作了许多到今天人们仍觉得很好听的音乐,同时他的音乐创作能力也很强,写悲伤写抒情都不错。盛期:约十年时间生活上他耳聋了,但思想上因为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将大量伦理思想写进他的音乐中。这一时期的音乐就是典型的贝多芬式

  • 莫扎特对钢琴协奏曲形式的确立做出巨大的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莫扎特,对,钢琴,协奏曲,形式,的,确立,做出,巨,

    交响曲莫扎特一共写了约50部交响曲,其中41部有编号,并象其他器乐作品一样可以分为若干组。交响曲大部分是早年受各种不同音乐风格影响写成的,因而带有模仿不同风格的痕迹。其中可以看到J.C.巴赫,G.C.瓦根赛尔M.G.莫恩,特别是海顿以及以J.斯塔米茨为代表的曼海姆乐派等风格的影响。莫扎特最有代表性的

  • 音乐家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音乐家,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特点,是什么,

    莫扎特的音乐细腻、华贵、含蓄、典雅,风格明朗,旋律优美,结构严谨,具有强烈的古典色彩和超然物外的特点。人们曾有一度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技巧复杂,思想艰深,具有一种华丽的洛可可风格,属于华而不实的类型。其实,无需深入地推敲,我们就可以发现上述观点与其艺术个性完全相左。我们看到,18世纪,许多著名的音乐家、

  • 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发展(趋势)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发展,趋势,

    法国大革命时期歌剧并没有因为封建王朝的结束而衰落,作曲家反而进行大量歌剧创作,并与当时社会剧烈变动的政治现实相连,且力求其创作“平民化”。到了19世纪上半叶,逐渐形成了“法国大歌剧”这种具有特殊含义的歌剧样式,该体裁最能体现19世纪上半叶法国人的审美情趣,当时巴黎是法国歌剧舞台的中心。格鲁克之后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