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为什么东汉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唯一一个复国的全国性帝国?

为什么东汉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唯一一个复国的全国性帝国?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07 更新时间:2024/1/21 8:52:46

古代王朝之中,亡国之后又得以复国者,主要有东汉、东晋、南宋、南明四朝(武周属于特例),但四朝之中能够完全恢复前朝疆域,从而达到全面光复者却仅有东汉一朝,这又是为什么呢?

灭亡原因不同:西汉亡于内部皇权更替、其他均受到外敌入侵冲击从王朝灭亡的原因来看,西汉因王莽篡权而灭亡,而其他各朝则亡于外敌入侵。王朝灭亡原因的不同,则导致复国过程中面临的难度不同。

西汉自汉元帝刘以后,朝中大权便开始逐渐向外戚手中转移,而王莽的崛起便是典型的外戚干政,而王莽篡汉建新时又取得了大量地方豪强的支持,这使得西汉灭亡的过程较为和平,国家实力得到了较大保存,几乎没有给外敌入侵留有余地,更何况此时的匈奴已经开始衰弱,如匈奴呼都而尸道皋若单于曾试图干预,扶持九原卢芳与渔阳彭宠,但收效甚微。因此从西汉到新莽再到东汉,王朝更替更多为内部权力洗牌,没有受到外来势力冲击。

与西汉相比,西晋、北宋、明朝灭亡的无疑要更彻底一些,且王朝覆灭均受到了外族入侵的巨大冲击,例如西晋“八王之乱”虽为内部权力更替,但引发的“五胡乱华”却是典型的外族入侵;又如南宋先被后金攻灭,后又遭遇蒙古崛起的冲击;再如明朝虽被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灭,但其灭亡同样离不开后金崛起的冲击。

△西晋末期“五胡乱华”形势

如上所述,由于西汉灭亡并未受到外族入侵的冲击,再加上王莽政权不得人心,东汉在光复国土方面难度相对较小,而东晋、南宋、南明由于故土受到外敌侵占,且王朝灭亡时已经失去人心,想要光复难度自然相对较大。

复国过程不同:东汉主要为征服豪强,其他则为对抗外族如前文所述,由于灭亡的原因不同,再加上西汉与东汉之间夹了一个新朝,以及两汉之际的豪强政治,导致东汉、东晋、南宋、南明的复国过程截然不同。

秦汉时期,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巩固,商周以来的宗族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由宗族控制的百姓开始变为分散且自给自足的自耕农小家庭。然而,由于西汉独特的选官制度,以及彼时知识的垄断性,导致了地方豪强的诞生,虽然自汉武帝以来极力解决地方豪强问题,但始终无法根除,尤其是自汉元帝以来随着中央朝廷的衰弱,地方豪强对朝政拥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王莽的篡位,其实就离不开这些地方豪强的支持,而他们的支持不过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然而令这些地方豪强没有想到的是,王莽篡位之后竟然大肆推行改革,企图摆脱地方势力对朝政的影响力,虽然王莽采取的是较为缓和的“王田”、“私属”等措施,但仍然导致地方豪强的利益受到损害,于是在天下大乱之际,他们开始寻求其他的代理人。

可以看到,这些地方豪强不仅在天下大乱时纷纷结寨自保避免了战乱的破坏性,而且本就为南阳豪族代表的刘秀,征服天下其实主要就是征服各地有力豪族的过程,即拉拢可拉拢豪族,打击反对豪族。而东晋、南宋、南明则不同,由于前朝灭亡时大片领土已经被外族侵占,想要光复疆域就必须赶走外族,而这对于一个经历了王朝灭亡的朝廷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领土存续问题:西汉疆域损失不大,其他损失半壁江山西汉灭亡,新朝建立,因本就为王朝的政权交替,由于政权交替的过程相对和平,新朝基本继承了西汉的疆域,领土损失并不大。而其他朝代则不同,由于外敌入侵的关系,这些王朝基本都损失了半壁江山。

此外,当新朝末期天下动乱之际,地方豪族由于遭受冲击,纷纷结寨自保,皆拥有着势力不俗的武装力量,而这些地方武装无形中成为了抵御了外族的力量,从而避免了外族趁中原王朝内乱之际予以进犯,再加上匈奴此时已经开始衰败,而其他外族又不具备足够强的实力,这使得从西汉到新莽再到东汉,皇权更替过程中领土基本得到了保全。

因此,当刘秀征服天下豪强后,自然也就基本恢复了西汉疆域。当然,这种局面同样具着极大的弊端,那便是东汉建立之后,地方豪强问题不仅没能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为此后东汉的外戚专权,乃至东汉末期的乱世埋下了隐患。

而对于东晋、南宋、南明来说,由于王朝建立之时已经损失了半壁江山,恢复故土其实与开疆扩土别无二致,这个困难程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三朝之中只有东晋较为特殊,虽然东晋的建立离不开世家大族的支持,可惜的是沦陷区的北方门阀贵族只有结寨自保之力,而无相应东晋的能力。

民心向背问题:汉朝皇室未丧失民心,其他朝代已是民心尽丧这点其实和王朝的更替过程同样有关,东汉与西汉虽然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但中间却隔了一个新朝,光武帝刘秀的东汉其实更像是二次创业。而不论是东晋,还是南宋、南明,与前朝都是直接继承关系,这对于天下民心的归属影响极大。

自西汉建立以来,从汉高祖刘邦,到汉高后吕雉,再到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可以说没有一个昏君,即使是西汉中后期的汉元帝刘、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和汉平帝刘,也更多是自己醉生梦死,这使得西汉末期的天下形势,比起其他王朝来,要相对稳定的多,其内部矛盾更多是新兴豪强在利益分配上的不满,普通百姓对于刘姓皇室的抵触并不大、积怨并不深。

也正因如此,王莽在搞定了豪族之后,很顺利的便完成了谋朝篡位,整个过程相对较为和平。反倒是王莽继位之后推动的改革,不仅引起了地方豪族的极大不满,更是导致普通百姓生存难以为继,这导致王莽不仅丧失了豪强的支持,同样丧失了民心,这使得刘秀征服天下的过程相对较为顺利。

而与汉朝的刘姓皇室比起来,西晋、北宋、明朝的灭亡,与其丧失民心有着直接关系,而东晋、南宋、南明作为前朝的直接传承,想要挽回民心已是极为困难,这使得王朝建立初期并不稳定,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来挽回民心,自然也就无力收复故土。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夏朝政权坎坷,少康如何中兴复国?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最近刚刚写了一片关于夏朝的政权更迭的文章,提到了少康中兴。夏朝统治者姒姓,在夏启或者之前分封了13氏,掌权的是“夏后氏”,其他12氏也各自有自己的领土、人民和军队。太康失国后,后羿并没有直接取代夏朝,自然是忌惮诸侯反弹。帝相在寒浞夺权后便开始流亡,跑去了自己的氏族宗亲处寻求保护,寒浞领兵灭了姒姓两个

  • 一次什么的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一次糟糕的经历当还是一个懵懂的小孩,还没有来深圳时,一直都住在乡下里。人人都知道乡下的路况复杂,一不小心就会迷路。我就是那些迷路者其中之一。虽然我住在乡下已经很多年了,但也迷路过。那一次的经历,我到现在记忆犹新,让我来简单的陈述一小吧。“去把你叔叔(一个跟老爸同辈的小孩)找来,跟堂弟一起去找,让他回

  • 历史上有复国成功之事吗?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西方对我国的夏朝一直抱有怀疑态度这个历史久远的朝代和历史上很多朝代一样有着非常传奇的故事其中少康中兴是其在历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自古以来复国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姒少康的复国更称得上中国史上最艰难的复国当时的夏朝并不想后世王朝一样对周边有着极大的控制权它虽然被视为万国共主周边的方国却基本上都

  • 夏朝灭于公元前哪个世纪什么年代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灭亡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初期。每一百年叫做一个世纪,头二十年不叫做年代,只称为XX世纪初期。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最后一个国王桀,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灭夏。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商朝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公元前1046年商

  • 使夏朝灭亡的事件是?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夏朝衰败是,黄河下游的商国逐渐强大起来.商的国君汤,团结周围小国和部落,乘桀失去民心,起兵攻夏,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主要

  • 夏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兴兵伐夏,在战前他举行了隆重的誓师仪式,《尚书序》记载: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誓师后商汤选良车70乘,“必死之士”6000人,联合各方国军队,采取战略大迂回,绕道至夏都以西突袭夏都,夏桀仓促应战,西出拒汤,同商汤军在鸣条展开决战。决战中商汤军奋勇作战,一举击败了夏桀

  •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资料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商汤灭夏指的是公元前1766年商汤带领着商部落灭掉夏朝建立商朝的事件。夏王朝末期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商汤看到夏桀的腐败,决心消灭夏朝。夏此时已是众叛亲离,而商汤领导有

  • 抗日战争著名战役顺序?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到11月11日)2.南京会战(1937年12月)3.太原会战(1937年9月到11月)4.徐州会战(1938年3月到5月)秦灭六国沿用了当年范睢制定的“远交近攻”策略,具体步骤是: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即先灭韩,次灭赵,再灭魏,吞并三晋后下一个目标是燕,然后

  • 齐恒公中原霸主的战役是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希望对你有帮助:葵丘会盟公元前655年,周王室内讧,齐桓公联合诸侯保住太子郑的地位。不久,又拥立太子郑为王,即周襄王。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

  • 古代中原为啥有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中原是中华文明与华夏的核心发源地,是华夏族的摇篮,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中原也被称作中州、中国、中土、中夏。中原地域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蔓延。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族以别于四夷自称中国,一些夏商时期尚属四夷的地区,随着中原文化的传播也被纳入中原文化区。从夏朝到宋3000多年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