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问 中国历史上有夏朝吗 为什么国际上都不承认有夏

问 中国历史上有夏朝吗 为什么国际上都不承认有夏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7 更新时间:2023/12/13 3:00:23

有没有夏朝,夏朝国都在哪?看看“五子之歌的产生,就可以明白,夏都在河洛地区的巩偃一带。五子之歌出自《尚书》中的《夏书》,《尚书》原有一百篇,有些篇都已散失了,但《五子之歌》还在,是其一篇,《五子之歌》是对中国最早的帝王亡国的叹息,体现了中国最早、最原始的政治思想,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唐人同谷子据典故也曾改编过《五子之歌》《史记.夏本纪》;《尚书》典故大禹的儿子作为夏朝君主开启了“父传子,家天下”的世袭君主制时代。然而继承王位的儿子太康,就因为没有德行,导致老百姓反感。太康贪图享乐,在外打猎长期不归,国都被后羿侵占。太康的五个弟弟和母亲被赶到洛河边,追述大禹的告诫而作《五子之歌》,表达了五个人的悔意。夏后太康失国,五位公子作五子之歌以示哀悼。原文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于洛之。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灭亡。”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其五曰:“呜乎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大概意思一、大禹说过,老百姓可以亲近,而不可轻视。人民为国家之本,本固了国家才能安宁。二、大禹说过,不要贪图女色,打猎玩乐,嗜酒,豪华的住宅。只要有此一项,就会导致亡国。三、陶唐氏部落本来有很广大的土地,因为失德,败坏纲常,导致灭亡.四、大禹为后世楷模,治定了法典,因为太康废弃了典法,导致宗庙祭祀灭绝。五、我们被后羿逼到洛河对岸,没有归宿,叹息不谨慎的行为,追悔莫及。译文太康处在尊位而不理事,又喜好安乐,丧失君德,众民都怀着二心;竟至盘乐游猎没有节制,到洛水的南面打猎,百天还不回来。有穷国的君主羿,因人民不能忍受,在河北抵御太康,不让他回国。太康的弟弟五人,侍奉他们的母亲跟随太康,在洛水湾等待他。这时五人都埋怨太康,因此叙述大禹的教导而写了歌。其中一首说:“伟大的祖先曾有明训,人民可以亲近而不可看轻;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就安宁。我看天下的人,愚夫愚妇都能对我取胜。一人多次失误,考察民怨难道要等它显明?应当考察它还未形成之时。我治理兆民,恐惧得像用坏索子驾着六匹马;做君主的人怎么能不敬不怕?”其中第二首说:“禹王的教诲这样昭彰,可你在内迷恋女色,在外游猎翱翔;喜欢喝酒和爱听音乐,高高建筑大殿又雕饰宫墙。这些事只要有一桩,就没有人不灭亡。”其中第三首说:“那陶唐氏的皇帝,曾经据有冀州这地方。现在废弃他的治道,紊乱他的政纲。就是自己导致灭亡!”其中第四首说:“我的辉煌的祖父,是万国的大君。有典章有法度,传给他的子孙。征赋和计量平均,王家府库丰殷。现在废弃他的传统,就断绝祭祀又危及宗亲!”其中第五首说:“唉!哪里可以回归?我的心情伤悲!万姓都仇恨我们,我们将依靠谁?我的心思郁闷,我的颜面惭愧。不愿慎行祖德,即使改悔又岂可挽回?”五子之歌中的五位王子所居的地方为今河南巩义市花地嘴遗址。[1]

夏,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依据史书记载,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分封建藩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依据史书记载,夏、商、周三代皆为封建王朝,君主与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是第一个世袭的氏族奴隶制王朝。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其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且迄今为止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但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目前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厘清。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从而破废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四百七十一年,为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大禹老年,推荐皋陶为继承人。皋陶虽有威望,但还没来得及禅让就死了。禹又让伯益做继承人。禹死以后,伯益按照禅让的传统,躲到另一个地方表示谦让,由各氏族部落决定继承人。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力都比不上启,启轻而易举的继承了禹的位置,并征服了不服从自己的其他部落。启的继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启死后,继承王位的太康在东夷族的进攻下丧失了权力,经过三代的争斗,直到少康继位以后夏朝才得以巩固稳定。这就是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过程。以后的统治者都善于控制东夷,或是同东夷搞好关系。可是到了统治的时候,却一味地讨伐边国,耗费了大量财力;而且,据说,商汤借故桀昏庸无能、贪图享受,指责夏桀”残害百姓、重用奸佞“。在夏王朝陷入内外交困时,商汤对它进行了讨伐。桀被商汤战败,被放逐以后就死了,夏王朝被商朝所取代。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夏朝为什么叫夏朝?“夏”在古文中有什么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关于“夏朝”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拓展:夏朝(约

  • 夏朝到底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是城邦联盟到封建国家的过渡期,因此没有明确的疆域。夏氏族与其他城邦的关系很多就像是宗主国与朝贡国一样,但又有些方国是受夏室分封的,就如同诸侯国,故仅能以势力范围来表示其影响力。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亲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 夏朝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共400余年夏朝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

  • 战争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战争的特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基本可分为冷兵器和热兵器两个时代,两个时代中又有不同的时期。最早的战争形态是石器时代的部落械斗,和街上混混打架一样,双方男壮为了争夺食物水源女人碰到一起互相对骂推搡,然后拿着木棍石斧互砍,然后还吃对方的肉,野蛮。接着人类有了青铜器,国王给士兵们装备上青铜兵器,双方列阵战斗。,这个时代也开始产生了真正

  • 夏朝的战争形态为军政合一 步战为主对吗?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的军队,是为了维护统治而发明的专职征战的工具。夏以前,各部落、部落联盟之间的征战由部落内部的青壮年男子负担,夏建立后,中原形成了统一的部落共同体,并出现了国家机构,因此专职战斗的队伍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禹征三苗,称他所统领的军队为济济有众;启征有扈氏,严厉告诫所属的军队要严格听从他的指挥。足见当

  • 夏朝青铜器主要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是我国上古的夏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奴隶社会形成期,也是青铜时代初期,出土的这一时代的青铜器主要是戈、戚、爵、铃、嵌绿松石的兽面纹饰牌等,种类不多,其共同特点是器型较小,器壁单薄,质地粗糖,纹饰简陋。

  • 夏朝的著名战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时代,中国刚进入文明社会,还没有可靠的历史记录,更没有关于当时战役的记录,当然不是说当时没有战争,那时候战争非常频繁,大小战役肯定很多,可惜当时都没有留下任何可靠的文字记录。一直到西周和东周时代,才有文字介绍夏朝的历史,这时距离夏朝灭亡已经过了六七百年了,而且这些介绍也很简短,只有一两句话提到夏

  • 夏朝灭国复国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朝太康失国,少康复国。夏朝太康骄逸,后羿进军,太康投奔斟,后羿于是立太康之子中康为王,但大权落入后羿之手。中康死后,其子相继位,相不服羿的摄政地位,随后也投奔与夏同姓的斟、斟灌二氏。从此,羿独承王位。后羿篡位后也开始荒废国事,被部将寒浞杀死,寒浞进一步追杀在斟躲避的相,相的妻子缗逃奔,生下遗腹子少康

  • 商汤灭夏的著名战役是( )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鸣条之战。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汤正式兴兵伐夏。在战前他隆重举行了誓师活动,说夏桀破坏生产,残酷盘剥压迫民众的罪行。申明自己是秉承天意征伐夏桀,目的是为了拯民于水火之中。商汤还宣布了严格的战场纪律。这番誓师,极大地振奋了士气。战前誓师后,商汤简选良车70乘,“必死”6000人,联合各方国的军队,

  • 从夏朝到魏晋南北朝之间的所有战役以及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夏商时期战争年表(约前21世纪前1057年)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禹攻有扈氏甘之战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攻益之战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甘之战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攻河西之战夏王仲康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夏胤攻羲氏和氏之战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