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从夏朝到魏晋南北朝之间的所有战役以及时间

从夏朝到魏晋南北朝之间的所有战役以及时间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94 更新时间:2023/12/24 9:07:46

夏商时期战争年表(约前21世纪前1057年)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禹攻有扈氏甘之战夏王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攻益之战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甘之战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攻河西之战夏王仲康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夏胤攻羲氏和氏之战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夏相攻东夷之战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夏少康复国之战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中后期)浇灭相之战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夏少康灭浇之战夏王槐时期(约公元前18世纪)洛伯与河伯之战夏王芒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夏王不降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夏不降攻九苑之战夏王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夏桀攻有施氏之战夏王桀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夏桀攻有缗氏之战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灭夏的战争商王中丁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商中丁攻蓝夷之战商代末年(约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西周时期战争年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周成王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攻录国之战周康王二十五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康王攻鬼方之战周昭王十六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昭王攻荆楚之战周穆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攻犬戎之战周穆王十七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攻徐之战周穆王三十七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攻群舒之战周共王元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共王灭密之战周孝王元年(约公元前9世纪)周孝王攻西戎之战周懿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周懿王攻犬戎之战周夷王十七年(约公元前9世纪)周夷王攻太原戎之战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武公攻狁之战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中)周厉王攻戎之战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中)周厉王与淮夷之战周厉王十七年(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周国人爆动周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周抗允荆蛮之战周宣王五年至三十九年(公元前823前789年)周宣王对周边各族之战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周宣王攻狁之战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周宣王攻戎之战周宣王二十二年至三十八年(公元前805前790年)晋穆侯攻戎之战周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周攻鲁之战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周子多父攻郐之战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周攻六济戎之战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秦攻戎之战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周之战(暂时缺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年表(简)周定王十四年至十六年(公元前455前453年)晋阳之战周威烈王七年至十八年(公元前419前408年)魏攻秦河西之战周威烈王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前408前406年)魏灭中山之战周赧王八年至十九年(公元前397前296年)赵攻中山之战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阴晋之战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浊泽之战周显王三年至四十七年(公元前366年前322年)秦收复河西之战周显王十五年至十六年(公元前354前353年)桂陵之战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周慎靓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前241年)合纵攻秦之战周赧王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公元前259前257年)邯郸之战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代之战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元前247年)河外之战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赵破匈奴之战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蕞之战秦王政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36前221年)秦灭六国的战争秦朝时期战争年表(简)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4年前213年)秦蒙恬攻匈奴之战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至二年十二月陈胜、吴广农民起义西汉时期战争年表(简)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楚汉战争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至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汉与匈奴的战争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白登之战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九月汉平诸吕之乱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汉平七国之乱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二月下邑之战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上郡之战汉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马邑之战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河南之战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至六年漠南之战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河西之战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至元鼎六年冬汉平南越之战新莽地皇四年(汉更始元年,23年)六月昆阳之战东汉建武二年(26年)九月杜陵之战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元年,23年)十月至东汉建武二年(26年)刘秀统一河北之战汉更始二年(24年)冬至东汉建武三年(27年)三月刘秀攻关中、洛阳之战东汉建武元年(25年)十月至十二年十一月东汉统一战争东汉元初二年(115年)赤亭之战东汉中平元年(184年)至初平三年(192年)黄巾农民起义东汉光和七年(184年)四月长社之战东汉中平元年(184年)八月至十月广宗之战东汉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下曲阳之战三国时期战争年表(简)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鲁阳之战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三国蜀汉章武元年至二年(221222年)夷陵之战晋朝时期战争年表(简)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正月至十二月凉州之战汉光兴二年(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四月宁平城之战西晋永嘉五年(311年)至建兴三年(315年)杜起义汉嘉平二年(西晋永嘉六年,312年)十二月襄国之战东晋太兴二年(汉光初二年,319年)四月至次年六月浚义之战东晋太兴二年(319年)十二月棘城之战前赵光初三年(320年)六月赵平大秦之战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十二月至四年二月晋平苏峻之战后赵太和元年(前赵光初十一年,328年)七月至十二月洛阳之战东晋永和二年(成汉嘉宁元年,346年)十一月至三年三月晋平成汉之战后赵永宁元年(350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襄国之战前燕慕容俊三年(魏永兴二年,351年)八月至次年八月前燕灭冉魏之战东晋永和十年(前秦皇始四年,354年)二月晋攻前秦之战前燕元玺三年(354年)三月鲁口之战前燕元玺四年(355年)十一月至次年十一月广固之战东晋升平五年(前燕建熙二年,361年)二月至七月野王之战东晋太和四年(前燕建熙十年,369年)四月晋攻前燕之战前秦建元五年(前燕建熙十年,369年)十一月至次年十一月前秦灭前燕之战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至次年吕光攻龟兹之战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淝水之战北魏登国元年(386年)至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后凉太安二年(387年)凉州之战后秦建初四年(前秦太初四年,389年)大界之战后秦建初五年(前秦太初五年,390年)四月杏城镇之战北魏登国五年(390年)至六年七月北魏灭刘卫辰之战后凉麟嘉四年(西秦太初五年,392年)吕光攻西秦之战后燕建兴八年(西燕中兴八年,393年)十一月至九年八月后燕灭西燕之战后燕建兴十年(北魏登国十年,395年)五月至十一月参合陂之战北魏皇始元年(后燕永康元年,396年)八月至三年正月北魏攻后燕之战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十月至元兴元年(402年)三月孙恩起义东晋元兴元年(402年)至义熙七年(411年)卢循起义晋元兴三年(404年)二月至三月覆舟山之战晋元兴三年(404年)三月至五月刘裕击桓玄之战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年)四月至次年二月刘裕灭南燕之战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年)八月至次年八月刘裕灭后秦之战南北朝时期战争年表(简)北魏泰常七年(宋永初三年,422年)九月至次年闰四月北魏攻宋河南之战宋元嘉三年(426年)闰正月至二月宋攻谢晦之战西秦建弘七年(北凉玄始十五年,426年)八月西秦攻北凉之战北魏始光三年(夏承光二年,426年)北魏攻统万之战北魏始光四年(夏承光三年,427年)统万之战北魏神二年(429年)北魏攻柔然之战宋元嘉七年(北魏神三年,430年)三月至次年二月宋攻魏河南之战夏胜光三年(北魏神三年,430年)平凉之战北魏延和元年(北燕太兴二年,432年)北魏攻北燕之战宋元嘉十年(433年)九月至次年闰三月汉中之战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六月至九月北魏灭北凉之战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雍州之战宋孝建元年(454年)二月至六月,宋平刘义宣之战宋大明三年(459年)四月至七月广陵之战北魏天安二年(467年)至魏皇兴三年(宋泰始五年,469年)青州之战宋元徽二年(474年)五月建康之战齐建元元年至齐永元二年(479年500年)齐与北魏的战争北魏太和三年(齐建元元年,479年)至次年寿阳之战齐建武元年(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淮汉之战齐建武二年(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汉中之战北魏太和二十一年(齐建武四年,497年)至次年南阳之战北魏景明四年(梁天监二年,503年)至次年钟离、义阳之战梁天监五年(北魏正始三年,506年)合肥之战北魏正始四年(梁天监六年,507)钟离之战梁天监十四年(北魏延昌四年,515年)硖石之战梁天监二年至大通元年(527年503年)梁与北魏的战争梁中大通元年(北魏永安二年,529年)陈庆之攻北魏之战东魏武定五年(太清元年,547年)至承圣元年(552年)三月侯景之乱北魏中兴元年(531年)至次年高欢攻尔朱氏之战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至次年正月北魏分裂之战东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潼关之战东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沙宛之战东魏武定元年(西魏大统九年,543年)邙山之战东魏武定四年(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玉壁之战梁承圣三年至天成元年(554555年)江陵之战北齐天保七年(梁太平元年556年)三月至六月北齐攻梁之战北周保定四年(北齐河清三年,564年)九月至十二月洛阳之战陈光大元年(北周天和二年,567年)五月至次年三月沌口之战北周天和四年(北齐天统五年,569年)九月至六年六月宜阳、汾北之战北齐武平六年(北周建德四年,575年)七月至九月河阴之战

中华上下五千年,炎黄子孙大发展舜先王位让禅,夏商开创世袭传周朝文武古称贤,春秋战国七雄显秦代二世民揭竿,前汉后汉三国演西晋东晋多变迁,南朝北朝争地盘隋唐统一称盛世,五代十国岁月短宋元始祖大征战,明清王朝封建完辛亥革命昙花现,人民共和万万年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请说出我国古代夏朝的时候印度是什么时代,巴基斯坦是什么时代,在此期间战争多?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夏朝的具体年代目前史学界争议很大,其史实也模糊不清,通常认为其起始年代在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前21世纪之间。这一时间印度文明的状况人们也所知甚少,只是近代以来通过考古发掘知道当时在印度河流域一带曾存在着一个兴盛的文明,拥有巨大的城市和道路、水渠等规整的设施,学者们称其为哈拉帕文明。这一文明在50

  • 从夏朝开始到现在著名战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巨鹿之战昆阳之战官渡大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这些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还有远点的牧业大战.........近点的3大战役多的很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甲午战争、一战、二战

  • 经历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回答您好,您咨询的问题我大概了解了,正在整理答案,请耐心等待~2.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我们每个人都会亲身见到很多事,所以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经历。经历可以帮助我们成长、进步。提问我祖籍是山东,父亲是农村的,没上过几年学就应征入伍当了兵。当了名军医,落户在城市。生下来都要取个名字,一个算命的说我

  • 经历是什么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经历jīnglì繁体字:经历(1)[experience]:名词,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例:个人经历的故事(2)[undergo]:动词,亲身遇到过。例:几年后他经历过一次类似中暑的情况(3)[take]:动词,历时。例:上古之事,经历数千载1.历时久远。《书君?#93;》:“弗克经历。”孔

  • 夏朝是怎样灭亡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6世纪,统治了华夏400年的夏王朝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到了最后一个王夏桀即位后,他建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统治更加残暴。百姓恨透了夏桀,诅咒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才会灭亡,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当时黄河下游有个商部落已逐渐强盛起来,商部落的首领汤看到桀的统治十分腐败,便

  • 中国古代许多战争都发生在中原一带,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许多战争都发生在中原一带,自古就有逐鹿中原之说,为何会如此呢?详细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从世界角度看:北纬40度至30度之间,气候、环境、土壤适宜种植,分别分布着世界四大文明,可见这个区域是最适合人类生活居住的地区。在亚洲东部,这个区域在上海到北京之间,其中也包括中原地区。二、从中国地

  • 我们历来有逐鹿中原和称霸中原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原?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比较纠结,因为中原从来就是一个历史性名词,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原所指的地区范围也不一样。简单说来,随着中华民族不断扩张和民族融合,将周边的区域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中原所指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那么不同时期的中原到底指哪些地区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种。1、先秦时期河南及其周边最早的中原概念起源于先

  • 战争是残酷的,中外战争史上有名的屠城之战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没有谁会喜欢战争,伴随着残酷的战争,平民百姓不可避免卷入被屠杀当中。屠城是所有交战双方为达到目的惯用的手段,自古至今数不胜数。1.南京大屠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在中国各地无恶不作,血债累累,其中的南京大屠杀,最为骇人听闻,手段极为残忍,几十万无辜百姓丧命日本屠刀之下。2.满清入关屠杀。在叛徒吴三桂

  • 古代的统一战争中,在战争中后期如果不取中原(现河南)会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不取中原,中国将不会是完整的。“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龙首也”,关中的位置非常重要。“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夺取了关中,进而统一了华夏。同理:炎黄二帝从关中渭水起家,创建了“华夏”。周人先祖继承黄帝姬姓,从关中起家,统一了我华夏。秦人是黄帝后裔,又在关中起家,又统一了华夏文明。隋、唐,又是在关中起家

  • 自古至今,诸侯争霸,无不争霸中原,那么古时候的中原指的是哪里呢?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