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史后纪三》记载:“(神农时)补,遂不供,乃伐补,遂,而万国定。”
神农氏与斧燧氏大约5000年前,神农氏打败斧燧氏后组成部落联盟。神农氏是古夷人部族集团的一个部落,生活在河南东南部,以农业生产为主,也出现了冶陶手工业和交换市场。为拓展生产,生活空间,遂逐渐向东北发展,与生活在山东西南部的另一个古夷人部落斧燧(也称补燧)氏,发生冲突。斧燧人氏不肯屈服。神农氏击败斧燧人氏后,从河南淮阳地区迁至山东曲阜一带。附近各部皆归顺组成部落联盟。
斧燧氏简介
对于神农氏,大家比较熟悉,可对斧燧氏就陌生了点。就中原文化来说,最早的应该是“燧人氏”。燧人氏钻木取火,及用燧石取火是最早的人工取火记录,人工取火是人类史上的重大创新。斧和燧是两个地名,斧,在今山东定陶县境内,春秋时叫釜丘(也称陶丘民)。遂,在今山东肥城与宁阳县之间(又名炫或隧)。他们是最开始使用石器挖掘黄土,造穴而居的民族。斧和遂的关系比较亲密。
神农氏与斧燧氏之间的矛盾神农氏善于农耕,随着农业的发展,对石器需求越来越大,正好斧燧氏善于制作石器,神农氏便用农产品换取斧燧氏的石器和陶器,但是这种交易没有维持多久。据考古在部落遗址发现表名,斧燧氏因农业生产力不足,而去抢夺神农氏的农产品,而且他们是牧猎氏族,比较勇猛,又有石制武器,很容易挑起战争。这样一来就发生了神农氏与斧燧氏之间的战争。
两族之间的战争
神农氏派遣了一支部队,从豫东平原出发,先与斧作战,再由古大野洋向东北进发同斧燧氏作战,最后南下定居曲阜。战争初,斧燧氏虽说有石制武器,但因后勤补给跟不上,而神农氏本身农业发达,粮食充足,人数众多,因此神农氏打败了斧燧氏部落。神农氏战胜后,并没有进行灭族或者把俘虏作为自己的奴隶。他们有两种方式,一是赶走斧燧氏,占领土地,二是将斧燧氏当作一个分支,因为那个时候,人口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不会随便杀人。此后神农氏部落在山东曲阜一带,,周边各部自动归附,组成部落联盟,神农氏则成为了真正的中原共主。
部落之间为了利益争夺而爆发战争是常有的事,而神农氏并没有灭绝异族,采取了融合共处的策略,使得双方的生产力可以互补,组成部落联盟共同发展,这也算是古代中华之人道吧。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