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北宋与辽夏屡战屡败的原因?

北宋与辽夏屡战屡败的原因?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79 更新时间:2024/2/10 0:07:53

这个问题要正名一下。

北宋与辽、夏之间的战争,并不存在屡战屡败这个观点。

以下分开来说。

1、对辽战争

宋辽之间的战争,大致来说是采取积极战略的一方要吃亏。

例如宋朝两次试图扭转战略平衡态势的高粱河会战、雍熙北伐(包含两次会战),都因为各种原因失败。

而辽试图反击并扭转战略平衡的满城、雁门、唐河、威虏军(遂城-羊山)等会战,都因为各种原因失败。

双方最后一次大型战役澶渊之役则以双方都失去了彻底进行会战的决心,决议和谈为结束。

此外,在历次作战中,宋方的高级将领杨业、康保裔等将领被辽军俘获(杨业后死亡),而辽方的高级将领李重诲(马步军都指挥使)等也被宋军俘获。此外,双方都有不少高级将领战死。

2、对夏战争

对夏战争则以西夏的李元昊与宋破裂关系自立开始,双方先后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地发生局部交战,这三战西夏都取得了胜利。

但之后随着宋朝加强对西北边防的重视,韩琦范仲淹等名臣调入陕西地区执掌军政,并在庆历年间,对陕西各路军队进行的充实,即所谓的“庆历增兵”。随着国防力量的充实,双方的战局就逐步平稳下来。

一直到宋神宗时期的五路伐夏(取得部分战果)和之后的永乐城之战(永乐城之战宋军失败),基本上双方都处于争夺战略主动权的阶段。

到洪德城会战、平夏城会战、平夏城决战之后,西夏彻底丧失了战略主动权。之后到北宋结束,西夏基本上丧失了横山以南的全部据点,丢失了横山,丧失了一整个监军司的战区,距离宋方边境“不敢耕者两百余里”。

所以,是不能认为北宋对辽夏的军事斗争是“屡战屡败”的,如果真是没有作战能力,那北宋这个政权早就被辽、夏推平了,何至于还能存在150多年呢?

请不要人云亦云。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宋朝协助蒙古灭了金国和西夏是否是失策之举?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应该说,南宋这个战略决策是正确的,也是失败的、之所以说这个战略是正确的,是因为二打以,南北夹击金国肯定无法承受,南宋完全有可能恢复故土。而又说他是失败的,是因为南宋是被迫实施这个策略。他没有这个能力。北宋联合大金灭辽殷鉴不远。南宋是不敢轻易这样的作为了的,药是好药,但不适合南宋服用。副作用太大。北宋

  • 宋朝火器遥遥领先于世界,为何仍然打不赢金朝?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宋朝分为北宋、南宋两朝。北宋开基主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立北宋,公元1127灭亡;南宋开基主赵构于公元1127年建立南宋,公元1279年灭亡。两朝时期,都属于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子孙为帝。当时对科技的发展有卓越的贡献。执政者以重文轻武为宗旨,仿佛有陈桥兵变的阴影在心中忐忑不安,以小人之心度大将之腹。北宋

  • 宋朝与大理国并存长达三百年,两国之间为何没有爆发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大理国作为中国唐宋时期割据云贵地区的一个政权,其在历史上原本并不出名,若不是金庸先生的一部《天龙八部》让原本籍籍无名的大理国声名大噪,恐怕至今直到这个神秘国度的中国人将会更少。大理国前后历时三百多年,这一时期与中原的两宋王朝基本重合,宋朝虽然不是对外作战频繁的王朝,但是两宋政府却也多次与周边的辽朝、

  • 五代十国割据的政权中,有哪些政权是被宋朝消灭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健立宋朝后,先后消灭了片蜀,南平,楚国,闽越,南唐,越。至宋太宗时,消灭北汉。实现了大宋的域统一!

  • 宋金战争爆发,北宋为何惨败?八十万禁军这么不堪一击吗?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北宋和金朝的战争那是输得一败涂地,那真是惨到了极点,北宋可是号称八十万的禁军啊!八十万居然干不过几万金兵,可见北宋的禁军实在不堪一击,当然太祖时的禁军害怕可以的,只是到后来已经不是以前的禁军了,禁军惨败,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北宋吃空饷喝兵血非常想严重,别说八十万了,到了北宋末年有一半就不错啦

  • 你怎样评价北宋与辽以及西夏之间的战争特性?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战争,是季节性的,和天气有很大关系,每当天气不好,辽夏遭遇自然灾害之时,自然会将矛盾焦点转向宋国,希望通过战争获得利益,平息内部部落矛盾。而宋朝在大丰收之时,仓廪足而思建功立业,也会提出北伐的想法,所以,战争的特性就是季节性。

  • 军队现代化后,原来骑兵的战马都怎么处理?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976年,放署假时,从杭州赶到到奶奶所在村庄,恰逢军队开到美丽的富春江边,部队就驻扎在庙里(现在,则成了土谷寺,成了一处景点),开始演练武装泅渡。估计军中大多数是北方兵,有许多旱鸭子,水到齐胸深就怕,哪会游泳啊;因此,就请大队民兵连长抽调几个政治觉悟高、学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前去部队当临时游泳教练

  • 潼关大战闯王与清军血战13天,闯军打野战的战斗力如何?如果张献忠来援,战争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李自成在山海关一片石之战中被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和多尔衮的八旗劲旅联手夹击,大败亏输,损失惨重,他思忖剩下的兵力不足以守住京师,遂被迫放弃到手才42天的北京城,经山西向关中(陕西)撤退。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和放弃北京的消息一传出,原先归附大顺军的明朝将领纷纷反叛,清军入塞后,在吴三桂的引领下,几乎兵不血刃就

  • 局部战争是信息化战争的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兔哥哨位谈谈个人看法:局部战争是是信息化战争的试验场;信息战是一个更加广域的战争形式,战争模式从早期的地面一维作战模式,过度到空地两维作战模式,进而又过渡到依靠卫星通讯、侦察网络的三维作战模式。信息化战争并不单纯是武器装备智能化,指挥自动化这么简单,也不是把战争态势实时掌握就可以,而是陆海空天电网形

  • 古代打仗到底是怎么打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打仗是怎么打的这个问题其实就跟我们从各种影视剧和各种书籍当中的一些描述当中也能够略知一二,只不过这些描述都太简陋了,无法真实还原出来真实战役的那种惨烈程度,那么古代打仗到底是怎么打的呢。首先古代打仗讲究兵法韬略,而非一股脑的冲锋,他是有很多章法的,大的方面分为两种,一为以正为主以奇为辅,正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