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商朝经历了多少年?

商朝经历了多少年?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530 更新时间:2024/2/23 5:53:00

经历了554年。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到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朝的整体情况是前300年很混乱,总是搬家;后来在盘庚的带领下,终于稳定了下来,商朝的后200多年没有再搬过家了。他们的人分为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等级;他们使用的文字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爱占卜,非常迷信,相信鬼神;使用的钱,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造钱铜贝。因为商朝的人很会做生意,所以后来把做生意人叫做商人,商人的叫法就是这么来的。

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叫纣,他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也是商朝亡国之君。兴建华丽的琼楼瑶台,整日“以酒为池,以肉为林”,和爱妃妲己以及贵族们宴饮酒池,朝政腐败,国库空虚,连年征战,最后致使延续几百年的商王朝灭亡。

商朝的农业、手工业出现了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作物,经济发展加快,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商朝走向了奴隶制度占主要地位的时代。

扩展资料:

商朝前后相传17世31王,末代君主帝辛(纣王)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后由于频繁征讨东夷造成国力空虚,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灭亡。

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末代君主帝辛(纣王)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后由于频繁征讨东夷造成国力空虚,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灭亡。

商朝五六百年间曾多次迁都,都城中的多个都在河南境内。在河南的安阳发现了殷墟,在商丘、郑州、偃师、温县、辉县、新郑等许多地方也发现商朝文化遗存。

参考资料:

商朝-百度百科

商朝经历了554年,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商朝的建立:灭夏后,汤回师亳邑,大会诸侯,正式建立了商王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城县谷熟镇西南三十五里)。“

汤乃践大子位,代夏朝天下”。至此,商汤完成灭夏重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

商朝的灭亡:在周武王时,周起兵攻商,商王帝辛(纣)仓促间只能以奴隶为军抵御周人,结果,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血流浮杵”,国内商军尽墨,帝辛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灭亡。

扩展资料:

商朝的势力范围大大超过了夏朝。

《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商朝疆域“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商朝疆域,北到辽宁,南到湖北,西到陕西,东到海滨。

除了包括夏所属长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苏,陕西的一部分,还可能包括陕西江苏的剩余土地,辽宁,甘肃,湖南,浙江,四川的一部分。

据《尚书商书》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八迁的地点,历来说法不一。大体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出河南省北、中部和河北省西南部范围。

考古学家从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说明殷商时代文字已经得到充分广泛的应用,发展得也比较成熟;汉字的结构在甲骨文中已经基本形成。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使后人对商朝的了解更为详细可靠。

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是成熟的文字。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总共发现有4672字,学者认识的已有1072字。

甲骨文因刻写材料坚硬,故字体为方形。而同时的金文,因系铸造,故字体为圆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商朝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商代除了通过田猎习战,有专门的军事教育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除了通过田猎的军事演习,卜辞还反映出商代也有一定的专门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例如有“王爻众伐于鬃方”,爻是教的初文,意思是出征方国之前,王亲自教谕训练征作徒兵的众人。还有“王教”,“王其教卒”,呼令某人“教戍”、“庠射”,“庠三百射”,“庠是教射的学官,在卜辞中是教射的意思,可见甲士的教习更受到重视,

  • 为什么商朝是信史的开始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信史就是有文字记载,或有实物印证的历史。商前面是夏朝,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即将夏的范围定为前21世纪前16世纪。然而对于这几百年间发生的事,我们知之甚少。现在最有可能是夏朝故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夏朝目前为止未有同时期文字记载。而考古学家从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大量商朝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使我们对商朝

  • 历史上商朝从建立一共是多少年?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没有精确的年份。只有个大概。商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终结于公元前1046(正负2年的误差)。96年的时候,我国启动了夏商周的断代工程,以考证夏商周的具体年份。但是,只能精确的考证到商朝后期(武丁时期),精确度为2年左右。而至于商朝建立的准确时间,是没有的。只有一个模糊的时间,是在公元前1600

  • 商朝一个历史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为摆脱困境,避免自然灾害,他决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到殷(今安阳小屯村)。因为到殷去有三条好处:第一,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环境和眼下的都城奄比起来,无论是建设都城还是发展农业生产,都会比眼下的情况要好;第二,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

  • 商朝是叙述中国历史的起点,其依据是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通过戊戌变法,维新思想得以推广,它也使国人的心态随之改变,它唤起了民族的觉醒,点燃的爱国、民治的火炬

  • 商朝和夏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它们的灭亡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启示?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夏与商的最后一个国君,都非常凶残暴虐,残害百姓,其昏庸无能的政治统治阻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从而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最后都由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统治的战争所灭。商朝之后的西周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灭亡的。启示、社会的发展伴随之一次次灭亡和新生,社会的发展又源于生产力和分配制度不断产生的矛盾。

  • 总结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狂妄自大。百姓不断反抗夏朝的统治。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在首领汤的率领下,发兵讨桀,大败夏兵。夏亡。汤灭夏后建立了商朝。商朝晚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最后一个王纣,是有名的暴君。他修建许多宫殿花园,终日饮酒作乐,过着腐朽的生活;还做炮烙之刑残害人民。商朝末年

  • 有关夏朝被推翻的相关史实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古文尚书《汤誓》篇载“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面,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即著名的商汤灭夏的“鸣条之战”。但战斗过程史书不载。夏朝自孔甲开始,走向衰落。至孔甲的四世孙“桀”即位,更加暴虐。《韩诗外传》载“残贼海内,赋敛无度,万民甚苦”、“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商汤以名相伊尹为谍打入夏朝内部。伊尹在夏三年,除亲

  • 导致夏朝灭亡的战役是约公元前多少年的什么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鸣条之战,是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夏县之西,一说在河南封丘东)进行的一场决战。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发生了无数次。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所有文明和进步都是从战争开始,在战争中被毁灭、再在战争中创造,在战争结束后发展。但影响中国文明和

  • 古代历史上有多少次大战例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古今战争次数统计从古到今,世界上究竟发生过多少次战争,大致有以下几种统计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在有记载的5560年的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大小战争14531次,平均每年2.6次。从1740年到1974年的234年中,共发生过366次,平均每年1.6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包括现在仍在进行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