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人类历史上笫一场战争是?

人类历史上笫一场战争是?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436 更新时间:2024/1/19 16:36:36

有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应该是美吉多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457年,埃及与反埃及同盟的战役,这是最早的有可信史料记载的。如果算上中国的商周,肯定还要早,商灭夏,肯定有战争。再早之前,夏朝内部不稳,也发生过几次大的战争但史料都遗失了,无法求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战争是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非史称的“凡尔登绞肉机”莫属。此战役,法军损失55万人,而德军损失近44万人。此战使德国预定在1916年战局中迫使法国退出战争的战略计划破产,它是一战的转折点,德军由进攻转为防御,协约国军队从被动转为主动。法金汉本想把法国的血流光,事实上德国的血也快流光了,此役因双方伤亡巨大,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下面苍茫大地简介此次战役的经过。

奇输掉马恩河战役后,接任的德参谋总长法金汉对1915年的作战构想是西守东攻,击败俄军后再西进,但英法在西线的局部进攻大大牵制了德军有生力量,使德在东线无足够兵力击败沙俄。法金汉重新调整部署,放下东线,挥师西进,想流光法国的血。

1915年底,奥德部队新盟友保加利亚一起,击败了巴尔干的塞尔维亚,迫其残部在希腊寻求庇护,沙皇败北后仍晕头转,德军把将近五十万军队西调。1916年初,德施利芬计划破产,法金汉提出东线防御,在西线重点对法军右翼依托的凡尔登突出部实施突击,这次行动计划称为“处决地”,目的是进攻法国打算死守的军事要地,钉死法军全部兵力,然后一网打尽,逼其投降,让法国把血流尽!

凡尔登是英法战线伸入德军防区的突出部,威胁到深入法国北部的德军侧翼。它南侧面对圣米耶尔反突击部,穿城是默兹峡,东面是默兹高地的岩石陡坡,前面是肥沃的沃夫尔平原。凡尔登战线位于默兹高地之上外围堡垒前5公里处,德法交战多次,未能得手,如此次拿下,必将极大打击法军士气,同时也打通了德军进入巴黎的通道。

德军先发制人,担任进攻的是皇太子威廉任司令的第五集团军,辖7军19师,有火炮1200门(最牛的是420毫米的攻城榴弹炮,飞机170架,后来增至50个师,占西线一半兵力。法军凡尔登筑垒地域正面宽112公里,纵深18公里,由四道防御阵地,前三道为野战防御阵地,第四道由永备工事和两个筑垒地带构成坚固阵地,居高临下,由法军第三集团军防守,5个师守北面,3个师守东边及东南面,另三个师配在南面作预备队。

1816年1月,法金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他悄悄集结重兵于凡尔登,表面却向香贝尼增兵,造成假象,法军总司令霞飞果然上当,等德国法金汉完成大规模集结时,霞飞才慌忙下令增兵凡尔登,到2月21日,德军发动进攻时,法援军才到两个师。

21日7时德军总攻开始,为隐蔽主突方向,炮群以每小时十万发以上的密度在40公里的正面倾泻炮弹,持续12小时发射二百多万炮弹和燃烧弹落在凡尔登周围23公里的三角形地带,航空兵也加入战团轰炸,力图造成死亡地带,然后由第五集团军发起攻击,当天就占领第一线阵地!德军又从东面突破关键的杜奥蒙堡垒,凡尔登法军防线危在旦夕,霞飞调集一切可动用的陆空军,准备在凡尔登决战。德军攻势如潮,2月25日,贝当来到前线,他首先建了一条督战线,过线者格杀勿论!法军沿巴勒迪克至凡尔登的公路迅速投入七十一个师。两个猛人上了拳击台。

法军援军到达前,法国守军十分艰苦,法军只有10万人,大炮270门,德军有27个师,千门大炮,但守军好歹挺住了,等法国援军赶到后,双方开始了拉锯战,德军先机已失。3月6日,德军二次进攻,贝当下令死战,阻止了德军的进攻,绝不让他们从这里通过成了所有法军的共同意志。这时贝当被提升为集团军司令,尼韦尔接替在凡尔登的指挥,对拼到4月,双方兵力已旗鼓相当,德国首次使用毒气弹仍未能突破防线,双方炮仗中法国炮手无意中击中了有45万颗大口径炮弹的德地下弹药库,德军所有381毫米、419毫米大炮被摧毁。皇太子建议法金汉休战,但因法军伤亡重大的乐观情报误导作用,法金汉下令发动最后的进攻。6月,德国发射11万发毒气弹,阵地仍无大突破,在十个月中光德法两军发射的炮弹就多达四千多万发。

此时,东线沙俄已组织了六十个军,7月,英法联军为配合凡尔登战役,在索姆河发起进攻,凡尔登法军也开始发动反突击,德军被迫在凡尔登转入防御。

到十二月中旬,法军把战线推到战役发起前位置,俘德军一万多名,缴火炮一百多门,凡尔登战役终于落幕,德法双方伤亡近百万!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炎帝是公元前几年的人啊?他到底是吃断肠草死的还是跟黄帝打仗战败死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龙氏。共有九代,大约生活在距今6000年至5500年间的蛮荒时期。作为首领,炎帝带领部族,拓荒垦地,东征西讨,后联合黄帝打败蚩尤,炎黄据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后期,为部族消除疾苦,遍尝百草,因误吃断肠草而死于非命。炎帝身世《帝王世纪》较详细地记述了炎帝

  • 黄帝与炎帝不是亲兄弟吗?为何两人在阪泉发动了华夏第一战?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黄帝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炎帝

  • 中国对北方的少数民族战争起于何时?周朝?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那要从少数民族这个词什么时候有开始算起,不知道在夏朝之前就称华夏以外的少数民族、游牧民族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以游牧民族地农耕国家的侵略早就有了,反击也肯定就有了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了大战与鸣条(今山西运城夏县之西,一说在河南封丘东),称鸣条之战。在约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夏朝在

  • 据中国部分史籍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夏朝灭亡之后逃到蒙古草原。夏朝遇民本来是汉族,后来却变成了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你说的是史记记载的吧。匈奴是多民族的部落联盟,并不是指一个民族,夏后裔也只是其中一员。而且夏朝当时不能说是汉族,是华夏族,是多个民族的融合时期。但是你的总结我感觉合理,比如日本,日本的土著民族是阿依奴人。大量史书记载,吴越战争时期,大量难民逃往日本。神武天皇论都记载,天皇是吴太伯之后。开始他们保留了

  • 商朝取代夏朝的那场决定性战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鸣条之战夏朝末期(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今山西安邑)进行的一场决战,这场战争成为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战争的结果导致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鸣条之战

  • 夏朝之前有大规模战争吗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有记录的大规模战争,主要是三场:一、炎黄联军VS蚩尤九黎诸部之间中原地区控制权的决战,史称涿鹿之战。二、末代炎帝部VS黄帝部之间的天下共主决战,史称阪泉之战。三、大夏王国立国战。姒禹禅让与伯益之后,与姒启还是发生了战争的,伯益战败,让位于启。(姒,大夏国姓,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是大禹后人,姒姓。)涿

  • 历史上我国曾经有那几次被外族侵入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拜托,匈奴,女真等哪是外族啊?!都是中华民族!算外族侵略的话,有:明朝中期戚继光抗倭即日本,明朝1533葡萄牙殖民者强租澳门,明末1624,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清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清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火烧圆明园1860就是这时发生的,清1894-1895甲午中

  • 这个是什么牌子的LOGO?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FREDPERRY,请看以下我在前年写的一些关于这个品牌的文字。FREDPERRY的标志是优雅的月桂树叶,这是根据最早的温布尔登(Wimbledon)网球赛的标识而来。创立于1940年代末期,由TibbyWegner联同网球手弗莱德派瑞(FredPerry)创建,并以FREDPERRY的名字命名。F

  • 标志与标识的区别?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标志”与“标识”,在现代汉语中是等价的。他们具有相同的读音,即biāozhì。“标志”与“标识”是同音、同义、异形词。《现代汉语词典》中,【标识】biāozhì同“标志”。1、标志与标识从字面意思上看,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表明特征的记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两者的使用还是有区别的。2、标志具有特定性,

  • 标志的象征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标志(logo),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标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表明特征的记号。统计学里的“标志”统计标志又称标识总体各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称为标志。标志是一种精神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