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灭夏的战役是鸣条之战。
鸣条之战,是夏朝末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进行的一场决战。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前后,在夏朝的统治濒临崩溃的时候,商汤顺应历史变动的大势,亲自率领着商属地部落浩浩荡荡的士兵奔赴鸣条,与夏朝的军队和士兵展开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决战,鸣条之战发生的地点就在今天山西运城西边的一个地方。
由于夏王朝末期的几代大王都疏于治国执政,到了夏王桀这一代便显现出了国家政权的危机,不仅内部统治非常混乱,外部的起军和讨伐也成为一种常态。当时的商部落的属地位于夏王朝的东边,为了初步孤立夏王朝,商汤先是找准机会征服了与自己最为临近的夏朝属地葛国,并且首先保障了位于今天河南商丘东南部的商地都城南亳的安全。
之后,商汤派遣自己的重要大臣伊尹进入夏朝的都城中探测夏朝的虚实,经过探测之后,商汤确立了从打掉夏王朝两翼开始进攻的策略,之后一步步占领了夏朝的属国豕韦、顾国、昆吾等小国家,而这些国家正好就在商地和夏王朝都城之间,商汤的这一次行动,直接导致了夏王都城孤立无援的状态。
绝境之下,夏王朝不得不拼死一战,商汤也根据战事的要求准备了大量的战车并且组织了几千名敢死士兵打响最后一战,被逼无奈的夏王不得不率领王军鸣条和商军决战,夏商鸣条之战就此爆发。战争的结果是夏王大败于商汤,夏王朝就此覆灭。
鸣条之战结果也只是完成了推翻夏王朝的第一步,而在鸣条之战之后,夏王朝的封建残余仍然遍布在许多地方,这些残余被彻底消灭。
在消灭封建残余之后,商汤大军向西边进发,在商汤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之后,夏朝以前的大臣和贵族们有了臣服之心,这样才使商汤一步步登上了王位。
这场战争成为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战争的结果导致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