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赧王(前314前256年)也被称为王赧,姬姓,名延,是周慎靓王之子。他是东周的第二十五位国王,也是东周最后一任国王。周赧王是两周在位最长的君主,他在位时期周朝已经衰落到了低谷。
赧王在位期间,他所统治的地盘只有34座城池,3万多人口。当时秦朝已经占了韩、魏、赵3国的很多地方,眼看下一步就要进攻周朝。赧王每天在心情恍惚中度过。这时,楚国为抑制秦国势力的扩展,想利用周赧王的名义,号令各国协力攻秦。赧王很高兴,凑齐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但缺少粮食,赧王只好向境内的富户筹借军资,并给他们写下了借券,答应周军胜利后把战利品分给他们。
公元前256年,周军开始出兵讨伐秦国,并且联合6国诸侯到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会合,一起出击。不料,除了楚、燕两国派了一些兵士外,其他4国都没有发兵,周朝在伊阙的总兵力不过几万,根本就不是秦军的对手,周郝王无力对抗,只能撤兵。秦军一直打到了周国的都城。
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赧王听从大臣的意见,投降了秦国。东周自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