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揭秘历史上的汉匈漠南之战,最后结果如何?

揭秘历史上的汉匈漠南之战,最后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71 更新时间:2023/12/7 9:36:34

河南之战后,汉朝在河南地修筑了朔方城,引起匈奴右贤王部的忌惮,所以频繁骚扰汉朝边境。匈奴右贤王多次对朔方发起攻击,企图夺回河南地。汉武帝为彻底解决匈奴对朔方及汉朝北部边境的威胁,于元朔五年和六年,三次派出卫青率领大军对匈奴发起漠南之战,力图将匈奴人赶出漠南草原。

北击右贤王,匈奴王仅以身免

为进一步巩固对河南地的占领,元朔五年,汉武帝决定再度出兵,打击盘踞在河南地北面草原的匈奴右贤王。此次作战,汉军第一次发兵十万骑兵,从朔方和右北平兵分两路,打击匈奴人。卫青直接率领骑兵三万人,统领游击将军苏建、强弩将军李沮、骑将军公孙贺、轻车将军李蔡等四位将军,共计五万余人,从阴山南麓的高阙出发,直接攻击匈奴右贤王。

汉军出塞后,匈奴其实已经得到汉军出塞的消息,可能是右贤王被东路的李息吸引了注意力,出现判断失误,认为汉军无法快速抵达攻击,于是未做任何部署。但汉军这边可不管他那一套,秉承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骑兵突袭战术,卫青出塞后,偃旗息鼓,全速挺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右贤王本部附近。当晚右贤王毫无察觉,甚至还呼朋唤友,进行宴饮,自己还喝醉了。待匈奴人都熟睡后,匈奴部落安静下来后,汉军乘夜发起突袭,匈奴立马乱成一团。匈奴右贤王从梦中惊醒,自知无法抵抗,啥也不管了,急忙带着自己的爱妾和几百护卫逃跑了。

卫青得到消息后,立马派校尉郭成率领轻骑追击,结果这右贤王是属兔子的,汉军追了数百里,一直追不上,只得返回本部。此战卫青俘虏右贤王部男女一万五千人,匈奴小王十余人,牲畜数十万头。经此一战汉朝在河南地彻底站稳了脚跟,匈奴在漠南草原的势力被大幅削弱。

两出定襄,匈奴王庭北撤

击败右贤王之后,汉武帝加封卫青为大将军,节制众将军,前面几场战争,彻底打出了汉朝的国威,因此汉武帝也有了更大的野心,彻底打残匈奴,毕其功于一役。元朔六年,为了达到寻找匈奴主力,力求歼灭的目的,汉武帝派遣大将军卫青,率领公孙敖、公孙贺、赵信、苏建、李广、李沮六位将军,十万汉军骑兵,从定襄出关,进攻匈奴主力。

第一次出击,汉军并未搜寻到大队匈奴人,仅斩杀数千匈奴人。随后大军退回定襄休整,一个月后,卫青再度率领大军出定襄,这一次比上一次幸运,遇到大队匈奴人马,斩敌一万多人。汉军两出定襄,共计歼灭匈奴一万九千多人。但是在此次出塞时,卫青为了扩大搜寻范围,命令熟悉匈奴环境的赵信和苏建合兵一处,分兵一路出发搜寻匈奴人。但是因为消息传递的不顺畅,苏建一路被匈奴主力包围,三千汉军全军覆没,仅苏建一人逃回汉军本部。原本就是匈奴降将的赵信叛变投降匈奴。汉军此战整体较为沉闷,唯一的亮点是第一次随军出征的年仅17岁的骠姚校尉霍去病,他率领八百骑兵,追击匈奴数百里,突袭了一处匈奴的部落,斩敌两千人,更是斩杀了匈奴单于的祖父若侯产,并俘虏了匈奴单于叔父罗姑及相国、当户等高官。初次出征便立下大功,汉武帝加封其为冠军侯,骠骑将军,食邑两千户。

匈奴北撤,但汉军的战略目标并未完成

漠南之战后,匈奴伊稚斜单于听取赵信的建议,准确地了解到了汉军骑兵出击的距离,认为漠南草原都在汉军的打击范围内,于是匈奴主动采取躲避汉军攻击的战术,撤出漠南草原,退回到大漠以北,从此漠南无王庭,汉匈双方的进攻都无法再取得效果。从汉军的斩获来看,击右贤王部斩获一万五千人,定襄出击斩获一万九千人,定襄出战的斩获为汉军历次斩获之最,但是此战的结果并无法令汉武帝满意,这其实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汉武帝对此战的期望较高,预计战前有两个战略目标,一是将匈奴赶出漠南,二是要找到匈奴主力,力求一战将其彻底打残,从此解除匈奴对汉朝本土的威胁。从某种程度来看,在汉武帝的心目中,第二个目标更重要。因为失去了主战力量,匈奴也就是没了牙齿的老虎了。但是卫青两出定襄,其实并未找到匈奴的单于主力,一万九千的斩获基本都是偏师,而苏建和赵信部的三千人还被匈奴主力给围歼了。所以对此战汉武帝对卫青的表现是有点失望的,因此虽然斩获较之前不少,但是并未对卫青和部将进行加封,李广同志也就又一次错失封侯了。

那么卫青为什么此战打得略显保守呢?很多人认为是卫青的战法还是没有脱离步兵阵地战的打法,无法发挥骑兵高机动性作战的特点。真的是这样吗,卫青此前的龙城之战、河南之战、击右贤王之战,可都是高速机动近千里,发起突袭,一战而破敌。这样还不算发挥骑兵的高机动性作战吗,霍去病的战法也与此大同小异,唯一的不同是霍骠骑不需要后勤补给,骑兵作战不需要补给,千古以来也就一个霍骠骑了。第一个原因是,卫青击破右贤王部后,已经极大地震慑了匈奴各部族,匈奴人虽然无法修筑长城,但是他们选择了主动逃避汉军攻击的战略,已经将前沿部落极大地向后压缩,留下了充足的战略缓冲区。汉军出塞后,匈奴人派出轻骑探听消息,有了更充分的准备,汉军进攻的突然性已经缺失。

第二个原因是,此次卫青率领十万人出战,兵力增加了,但是出兵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也基本失去了。卫青从原本的一军将领,可以灵活制定战术,率领本部兵马进行隐蔽迂回攻击。到现在成为了全军统帅,将军的做法已经不适合他了,统帅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首先得立于不败之地。比如唐代的李靖、明代的徐达,这些军事统帅,在率军出征时,都是小心谨慎,与猛杀猛打的将军不同。一旦卫青像以往一样,率领全军迅速深入草原,庞大的汉军容易被匈奴集中优势兵力突击一点,从而被分割,陷入危机,这是卫青采取稳扎稳打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汉军中,当时除了卫青,能够单独率领骑兵奔袭作战的将领基本没有,公孙敖、公孙贺等人,都是跟着卫青混经验的。从霍去病之后,汉军善于骑兵作战的将领才开始培养出来了,如赵破奴赵充国等人。漠南之战后,善于把握局势的汉武帝,也清醒地认识到,希望引蛇出洞,在漠南消灭匈奴主力的策略已经无法实现了。再与匈奴在漠南纠缠不过浪费精力罢了,所以汉武帝将目光投向了河西走廊和西域,拉开了河西之战的序幕。

标签: 古代汉朝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圣旨的结尾常用‘钦此’二字,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装影视剧中太监宣读圣旨的时候最后都会以‘钦此’以作结尾,而最后的这个此字的读音还要往上挑上去,那这个钦此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大臣将皇帝口谕转为书面谕旨时,才会在最后添写“钦此”,以示这是皇帝亲自发布的命令,并非杜撰。例如,清朝军机大臣经常直接面承皇帝口谕,大臣接受口谕后还要将谕旨发往地方,称为“廷

  • 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曹冲死后,为何给他举办了冥婚?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冲,三国,曹操,野史秘闻

    曹植生于公元192年,曹冲生于公元196年,两人只相差4岁。曹植和曹冲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他们的才华,以及他们出类拔萃的聪明才智。这哥俩虽不是一个母亲所生,但他们都继承了曹操聪明的基因。曹植就不用说了,《洛神赋》和《七步诗》谁人不知?何人不晓?他是个天才加神童,很小的时候智商就超过了成年人。加上他和曹丕

  • 宫廷御医为讨好慈禧,研究了一个美白的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慈禧,清朝,风云人物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在民间受欢迎,在古代的后宫中,佳丽们也十分痴迷对其进行研究。大家熟知的慈禧太后,她70岁时,其皮肤依旧白皙娇嫩,十分让人吃惊。这一切,都与她平时的保养有很大关系。慈禧成为大清王朝真正发号施令的主宰后,就有宫廷御医为了讨好她,特意用珍贵药材研究了一个美白养颜的方法给她,没想到慈禧

  • 春秋时期战争的奇葩理由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春秋时期战争的奇葩理由都有哪些?一直以来春秋的战争都被称作为过家家的战争。历经240年合计战争死亡人数不足万人,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所谓的春秋战争,更像是各国的礼仪比赛,同在地球村,没事串串门儿吵吵架,然后各自回家,至于各国开战的理由,则更加奇葩。比如说,本来就是两

  • 牧野之战是怎么样的?周武王为什么能战胜商纣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朝,周武王,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牧野之战是怎么样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帝辛三十二年,牧野,大晴。巳时三刻,阳光耀眼,照地大地一片金黄。商朝军队的玄鸟旗整齐地排成一列,阴影洒在地上构成了一道黑色的城墙。师离握了握手中的矛,眯起眼睛看着远方的地平线。父亲随着大军去征讨东夷了,他想,不过朝歌城里还留下了不少师氏的

  • 秦国功高震主的名将,最终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功高震主的名将,最终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秦国的崛起,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最艰难的,地处西部,常被其他诸侯国当做蛮夷,楚国虽然也被看不起,但是楚国一直以来实力都强大,而且也出过很多人才,楚国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但是秦国几乎给人的感觉都是穷兵黩武。秦国崛起过两次,第一次是春秋秦

  • 冯王妃:婆婆不喜丈夫憎恨,两次被赶出家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冯王妃,宋朝,野史秘闻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皇室发生一起离婚案,岐王赵颢与王妃冯氏不协,由神宗皇帝做主,判冯氏出家修道,与岐王赵颢分居,其实已经相当于离婚。就是这起普通的亲王离婚案,牵动神宗、哲宗两朝朝局,涉及一个太后,两个皇帝,成为帝后之间争夺权力打压对方的利剑,起伏动荡足有二十年。1,纵火案引起的离婚案宋

  • 曹彰为什么会在吕布死后开始被曹操重用?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彰,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时候的历史还是让很多的人喜欢的,并且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有很多的故事,除了他们自己,我们自然也关注他们的儿子,而刘备的儿子比较少,刘婵更是成为了灭亡皇帝。而曹操就不同了,这也是曹操另外一个成功之处,一共有3个儿子,而且每一个都能够帮助到自己。曹操的大儿子其实并不是曹操最为喜欢的,对于这个儿子总是

  • 曹操为何不让猛将上马应战,反而让关羽斩华雄扬名立万?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关羽斩华雄,文史百科

    华雄在汜水关前嚣张跋扈,曹操手下的猛将为何不上马应战而让关羽扬名立万,大大地露了一把脸呢?这样的问题,一般都会从现实和想象两方面进行剖析。现实,指的就是事件的真实经过。想象,指的是小说家的篡改编造。先来说现实。话说,初平元年(公元190)正月,关东豪杰结盟起兵讨董卓,大家公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乌程

  • 战争年代的历史冤案:因遭林彪嫉恨而软禁至死的一代名将陈光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光,林彪,战史风云

    陈光,曾是我军一名战功赫赫、指挥作战机智英勇,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代名将。他1926年在家乡从事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部队到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等职。作战勇敢,曾获红星奖章,长征途中和到陕北后,历任第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