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为何说官渡之战结束以后,曹操并没有获得多大的优势?

为何说官渡之战结束以后,曹操并没有获得多大的优势?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90 更新时间:2024/1/21 13:45:59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提起官渡之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奠定了其统一北方的基础。但是其实,在官渡之战结束以后,曹操并没有获得多大优势,其劣势依然没有得到缓解,袁绍随时都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样说,主要是基于两个客观事实来判断的。

第一、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和袁绍所占据的地盘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官渡之战结束后,袁绍依旧占据着北方冀、青、幽、并四州,曹操依旧占据着南方兖、徐、司、豫四州。虽然是各占四州,但从整体实力判断,依然是袁绍略占优势。如果袁绍能在肃清内患的同时加强集权,谁敢说他没机会干掉曹操呢?

第二、没有任何史料表明,袁绍曾在官渡之战中负伤。

既然袁绍没有在官渡之战中负伤,那谁也不敢确定,袁绍会在官渡之战结束一年半之后去世。只要袁绍不死,袁氏集团就不会分裂成两派开始内战。如果袁氏集团不内战,曹操凭什么消灭袁氏集团呢?袁氏集团内战之后,由于袁绍的长子袁谭不敌袁绍的三子袁尚,才邀请曹操帮忙。换言之,袁氏败亡的起点,在于袁谭的邀请。

公元200年10月,官渡之战结束;

公元204年8月,曹操攻破邺城、打败袁绍的继承人袁尚,在辛毗和崔琰的支持下,实现了对冀州的统治;

公元205年正月,曹操攻破南皮,杀死袁谭,在王修和管统的支持下,实现了对青州的统治;

公元205年3月,焦触背叛袁熙(袁绍次子),组织幽州各级军政长官集体投降曹操。在这种背景下,曹操实现了对幽州大部分地区的统治;

公元206年3月,曹操打败高干(袁绍外甥),派梁习坐镇并州,逐渐实现了对并州的统治;

公元207年,逃亡辽东的袁尚和袁熙被公孙康所杀,曹袁争霸战彻底结束。

理顺时间线之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官渡之战结束以后,曹袁两大集团依然进行着旷日持久的争霸战。

绝不是官渡战败,袁氏集团立刻烟消云散;更不是袁绍一死,袁氏集团立刻土崩瓦解。

如果不是袁绍去世,如果不是袁谭邀请,曹操想吞并北方四州,恐怕还需要更多时间,甚至鹿死谁手都无法确定。

袁绍虽然没有在官渡之战中负伤,但我们的疑问是:袁绍的去世和官渡之战是否有关呢?我认为,是有一定关联的。

很多人提起袁绍和曹操,都认为那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可实际上,袁绍的年龄应该比曹操大九岁。

史书并未详细记载袁绍的年龄,但由于袁绍字本初,所以史学界的主流意见认为:袁绍是在本初年间出生的。

本初是东汉第十位皇帝汉质帝刘缵所用的年号,而这个年号只用了一年就废除了,这一年是公元146年,袁绍也在这一年出生。

曹操是哪年出生的呢?汉桓帝刘志永寿元年,公元155年。

当然了,由于袁绍的出生年无法确定,所以我们只能笼统地说他一定比曹操年长(这一点可以确定)。

官渡之战发生于公元199年,此时的曹操已经四十四岁,如果袁绍比曹操大九岁,那么此时的袁绍也已经五十三岁了。

在那个年代,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人,已经可以算是老年人。在经历官渡战败的心理打击之后,因抑郁等原因导致发病,最终一病不起,这样的推论还是很合理的。

比如刘备,他也没有在夷陵之战中负伤,但在夷陵战败后一病不起,大家也没认为这不合常理。

从这个角度来看,袁绍去世与刘备去世有一些相似之处。

只要我们能大致确定袁绍的年龄,那么袁绍发动官渡之战的动机我们也能大致理解。

一是自己年事已高,再不动手恐怕曹操会成气候,如果自己撒手人寰,自己的接班人断然不是曹操的对手;

二是河北四州看似强盛,实则隐患重重,袁绍希望在自己还能控制的时候率先发难,赶快解决这一问题。

第一个原因上面分析过,我们接着分析第二个原因。

一个集团想要做大做强,就一定不能闭门造车,得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尽可能团结更多的人为自己所用。

关于这一点,我相信大家不会有太多疑问。可这样的一个利益共同体,在做大做强之后都会面临同一个难题:如何增强凝聚力?袁绍夺取四州的过程谈不上非常顺利,但也没有经历过重大失败,这使得袁绍内部的各大利益集团一直处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袁绍还活着的时候,他相信自己能在最大限度上压制各大利益集团。可一旦袁绍去世,谁敢保证各大利益集团会继续听命于袁绍的接班人呢?

一方面是出于对曹操迎奉汉献帝之后即将崛起的忧虑,另一方面是因内部不稳而导致的忧虑,再加上自己年事已高,有些事情不能再拖了。

袁绍决定南征,河北各大利益集团都清楚是怎么回事。田丰沮授建议缓灭曹操,就是不希望袁绍把事情搞砸,同时也想延缓袁绍借机集权的机会。

一向宽仁的袁绍,这一次难得乾纲独断:他把田丰关进监狱,同时削去沮授的兵权,目的就是希望尽可能团结所有人,一次性打垮曹操。但不幸地是,由于内部人心不齐,再加上许攸叛逃这种偶然因素,致使袁绍在官渡遭受惨败。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种族主义: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历史解密

    种族主义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认为自己所属的团体,例如人种、民族或国家,优越于其他的团体。种族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列强瓜分非洲的年代。当时非洲的资源被大量掳掠到欧美各国,包括人力资源。这些人被当作奴隶售卖。有一种观点认为种族间存在行为上的差别,这种观点经常引

  • 古代青楼女子为何要在手上系一条红绳?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一提到青楼女子,我们都能想到的呢是沾染着香气的女子,拿着手绢招揽客人,反正各个呢,都是把客人们哄得高高兴兴。但是其实呢,青楼女子不是你想象中谁都可以当的,首先你得有非常标致的相貌,这只是如果你长得非常漂亮,这只是其一。第二呢,你要有非常高的情商。因为你必须要跟各种各样的男人周旋,那些一般来青楼的男子

  • 北宋史学家范祖禹简介:曾被苏轼誉为皇帝的第一号讲官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范祖禹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

  • 嘉庆本人的历史包袱重吗?修纂《明鉴》一案又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嘉庆,《明鉴》,文史百科

    清朝国力的巅峰时期,公认是在“康雍乾盛世”阶段,而从乾隆去世,嘉庆皇帝接过大旗之后,清朝就走上了下坡路,史称“嘉道中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朝走向衰落,当朝的嘉庆皇帝固然不能推卸责任,但历史周期的惯性也不能忽略。清朝国运已经处于下行期,并非皇帝一人之力可以挽回。我们之前

  •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真的是因为他无能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刘备,战史风云

    刘备其实并不是一个无能的人,而且试问一个没有能力的人难道能单靠自己的运气好就能够建立起一个三分天下的国度嘛?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我们在文章的开头就可能肯定的一点就是,刘备的综合能力其实是很高的,但是他的命运也是十分坎坷的,这种坎坷让他最后才走向成功,也正是这种压力,给了他厚积薄发的资本。不同于有着

  • 道教宗师陆西星的传奇故事 他曾经追随吕洞宾学习其丹法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道教,历史解密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思想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中国大陆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得以有今天的声望与规模。明代也是中国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下面笔者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位道教历史上开宗立派的大人物——陆西星。陆西星画像陆西星,字长庚,号潜虚,又号方壶外史,南直隶兴化县(今江苏兴化市)人。生于

  • 大唐第一清官陆贽,竟然穷得连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陆贽,唐朝,野史秘闻

    说清海瑞、包拯这些官员,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对他们加以称赞,因为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得特征,就是清官。虽然古代的官员都拿着一定的俸禄,但薪俸相对较低,官员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生活难免清苦。而且很多清官,会将自己的钱财施舍给穷苦百姓,这会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清贫。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清官除了刚正不阿,敢于为

  • 荆州沦陷后,降于曹操的刘琮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琮,三国,风云人物

    曹操消灭袁绍之后,开始向南用兵,曹操这次对南方用兵曹操下了超乎寻常的军心,他一共准备了五十万大军向南方开进,当时荆州刘表病逝,刘表有两个儿子经过暗箱操作小儿子刘琮成为荆州的主人,刘琮后来向曹操投降,曹操虽然接受了他们的投降,但是最后没有饶过刘琮和他母亲的性命。曹操来到荆州,蔡夫人和弟弟商量过之后打算

  • 诸葛亮敢于孤身去江东舌战群儒,为何说完全得益于兄弟之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兄弟之情,文史百科

    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刘、关、张三位同国异姓的兄弟之外,还存在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和躬耕中立的诸葛钧等四位同姓异国兄弟。总体而言,两大兄弟集团的关系是先精诚合作,后貌合神离;瑾与亮的关系则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阐述的

  • 长坂坡之战中,为何张飞站在桥头就让曹操不敢追击?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长坂坡,曹操和张飞仅有一桥之隔,为啥不用弓箭射杀张飞?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的战役,赤壁之战,长坂坡之战都是著名的战役。每一次战役里面的打斗和谋略都十分的精彩。就拿长坂坡之战来说吧,当时曹操带了数万军队和张飞对峙。这数万军队里面肯定有不少弓箭手,而且仅有一桥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