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马岛战争谁赢了?阿根廷为什么会失败?

马岛战争谁赢了?阿根廷为什么会失败?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11 更新时间:2024/1/8 20:51:50

马岛战争全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是英国根廷为争夺马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马岛战争谁赢了?怎么赢的?

在这场战争中,最终以英国攻破阿根廷的天然防卫线结束,阿根廷战败,那么阿根廷为什么会在马岛战争中失败呢?

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英国与阿根廷在南大西洋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称福克兰群岛)的主权归属,爆发了二战后规模最大的一场岛屿争夺战,史称英阿马岛战争。

虽然其规模远远不及一战、二战中那些场面宏大的海战,但是,由于导弹、核潜艇等新技术装备投入战场,使这场海战明显区别于传统海战,它实际上揭开了新时代的序幕高科技战争时代来临了。

阿根廷为什么会在马岛战争中失败?

马岛是扼守大西洋和太平洋海上交通的要冲,南大西洋和南美洲大陆安全的屏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马岛主权之争由来已久,英阿虽经多次谈判,但进展不大。1982年2月,双方谈判再次破裂,阿政府决心诉诸武力解决争端。3月 19日,阿根廷斯科蒂斯公司60人乘海军指挥的运输船,以拆除一个保加利亚人在南乔治亚群岛所建立的鲸鱼加工厂的陈旧设备为名,在该群岛莱斯滩登陆,并插上阿国旗,引起英方强烈抗议,两国关系恶化。3月28日,阿方开始秘密出兵。4月2日和3日,阿军先后在阿根廷港和南乔治亚岛登陆。在阿军的突然袭击下,英守岛部队(马岛198人、南乔治亚岛22人)进行短暂抵抗后,被迫投降。英国随即宣布以武力收复被占岛屿,马岛战争爆发。

为了扭转被动局面,英国迅速成立了战时内阁,并调集三军兵力,征用商船,组建特混舰队。对马岛周围200海里范围以内海空进行封锁的部署。在完成海空封锁部署后,英军开始空袭马岛阿军机场、雷达站和防空导弹阵地,炸毁机场上的飞机,袭击阿军舰船,切断海上补给线,逐步夺取马岛地区的局部制空权和制海权,并进行登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5月21日,英军在阿设防薄弱的圣卡洛斯港登陆,并迅速扩大登陆场,建立了滩头补给基地。27日英军登陆部队兵分两路,东进南下。6月1日,两路英军在阿根廷港外围第一道防线会合,并夺占距该港仅25公里的重要制高点肯特山和查林杰山。6月11日,英军开始对阿根廷港发起总攻。12日拂晓前,攻占了距阿根廷港15公里的朗登山、两姊妹山、哈里特山,突破阿军第二道防线。13日晚,英军再次发起进攻,至次日中午先后攻占了无线岭、欲坠山、威廉山等地,突破阿军第三道防线,阿军投降,马岛战争至此结束。

整个战争中,阿军死伤2300人,被俘 11800余人,损失舰船 11艘,飞机117架,耗资10亿美元以上,间接损失20多亿美元。英军伤亡1032人,被俘210余人,损失舰船16艘,飞机34架,耗资约12亿美元以上。

马岛战争,英国远涉重洋、劳师远征,战略上弱点很多,但取得了胜利;阿根廷为收复领土而战,国民热情高,本土距离战区较近,投入的兵力规模也远超过英国,还掌握先机制敌的主动权,也算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却从胜利开始、以失败告终。英阿双方的战争表演耐人寻味,阿军失败的教训尤为值得反思。

笔者以为,阿方失败,最根本的就是败在屡屡失误的战略决策上。

战略决策是对作战对象、战略方针、战略方、战略任务、战略部署等关系战争全局的重大问题做出的决定、策略和办法,是指导战争的一项根本性任务。然而在这个根本性问题上,阿方领导人却出现一系列失误。这一系列的失误,首先表现在战前对战略形势判断一厢情愿,对英国及国际社会的反应估计严重不足。马岛主权争夺由来已久,双方之前的谈判虽然进展不大,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阿方之所以急于以武力解决马岛问题,不仅是马岛在1970年代发现石油,经济价值凸增,更重要的想通过解决马岛问题,转嫁国内危机,缓和国内矛盾,这一战略企图本身就带有很大的盲动性和风险性。阿方估计,英国远隔重洋,鞭长莫及,不会为争夺马岛而进行战争;美国不可能支持英方,最多只能保持中立;北约国家自顾不暇,不会多管闲事。正是基于这种不太现实的战略判断,阿方盲目乐观、过于自信、心存侥幸,缺乏足够的应战准备,贸然决定出兵马岛,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战端一发,不仅英国很快作出反应,美国也积极为英国提供军事援助,北约组织还对阿实施军事禁运和经济制裁。由于阿根廷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武器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西方的武器禁运致使阿武器装备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和修理,后续打击能力大大减弱。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个国家的军事装备完全靠别国来供给,把维护国家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是绝对靠不住的。

其次,阿方过高地估计了并不强大的军事实力,战争准备严重不足。阿陆军实力虽然较强,但已有100多年没打过仗,参战的守岛部队半数又是训练不到三四个月的新兵,没有进行高寒岛屿作战的适应性训练,体质弱,难以适应战场环境;军官指挥能力低下,有的军官连最起码的军事识都没有,不知道如组织抗登陆作战,甚至用明码发报。这与以职业军人为主体、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英军形成强烈反差,在低估了敌人、高估了自己的情况下,阿军的战争准备,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严重不足,尤其是守岛官兵的物资储备严重不足,加上作战消耗和英军封锁,阿军的后勤补给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阿方战略决策的失误,还表现在战争爆发后的战略部署不当上。当英国作出强烈的出兵反应后,阿对英军企图、战略方向、周边环境和战场态势的判断再次出现失误,兵力部署因此背道而驰。阿方原以为英军会进攻阿之本土,还担心邻国智利会趁火打劫。因此,阿方把大量兵力用于大陆防御,大大削弱了在马岛地区的作战力量。马岛战区的兵力部署也严重失衡,过于分散,彼此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没有形成环形、立体、互为犄角、富有弹性的总体防御体系。再加上阿三军作战思想不统一,各行其是,各自为战,战略战术消极被动、机械呆板,更是让阿方错误的战略部署雪上加霜。

阿方在战略决策上的一系列失误,导致战争胜利的天平一再向英军倾斜。战略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阿方的教训提醒我们,只有把敌我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以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放到特定的国内、国际环境中,进行全面的、辩证的、科学的分析、比较,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既是战争战略指导的起点和关键,也是决定战争胜负最根本性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布尔什维克:俄文“多数派”的音译,是列宁创建的俄国无产阶级政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布尔什维克,共产主义,历史解密

    “布尔什维克”是俄文“多数派”(Большевики?)的音译,是列宁创建的俄国无产阶级政党。与之相对的是“孟什维克”,俄语意指“少数派”。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宣告诞生。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是俄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推动了俄国革命运

  • 揭秘:慈禧与光绪的真实关系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光绪,清朝,野史秘闻

    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叫做“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所以大清朝就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皇朝,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伙说一说这个皇朝一位赫赫有名却名声不太好的女人。她是光绪皇帝的亲姨妈,她的权利高峰也在光绪皇帝年间,她杀伐决断、能屈能伸,可谓是女中豪杰,但她又缺乏政治信心,为了自保享受安年

  • 曹共公偷看晋文公洗澡是真的吗?伐曹是他的报复之战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共公,春秋,风云人物

    晋文公重耳在其长达十九年的逃亡过程中,受过卫国、郑国的冷落,而齐国、宋国、楚国和秦国则给予礼遇。曹国国君曹共公虽然款待了他,却只是为了偷看他洗澡。曹共公并不是个好男色之人,他之所以偷看重耳洗澡,是好奇重耳传说中的骈胁到底什么样子。然而好奇害死猫,他的行为为以后晋文公伐曹埋下了伏笔。曹大夫僖负羁的妻子

  • 刘琦是怎么死的?他临终前为何把自己的军队交给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刘琦,荆州牧刘表的长子,公元208年,因为继母及蔡瑁、张允的陷害,不得不避祸江夏。然而,公元209年,刘琦便死去,虽然不知道他多少岁死的,想必也不会太大。那么他是怎么死的,他临终前把自己的军队交给叔叔刘备了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一,刘琦和刘备算一家人,军队不分彼此。刘备

  • 浊泽之战,韩国、赵国联军攻打魏国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战国,战史风云

    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在魏与韩赵之战中,韩、赵联军在浊泽(今山西运城境)进攻魏军的作战。 史称“浊泽之战”此战,联军在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由于赵、韩的严重分歧,因不能协同而由胜转败,使魏国终免于分割。简述浊泽之战发生於前369

  • 晋顷公之子:晋定公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定公,春秋,历史解密

    晋定公,姬姓,名午,晋顷公之子,在位37年(前511至前475年在位),刚即位,荀寅便有意趁此时机消灭赵氏。晋定公十二年,晋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是太原第一座古城。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赵简子升任晋国正卿,赵鞅囚禁同族赵午,随后杀之。晋定公十九年(前493年),赵鞅率军迎战增援范氏、中

  • 朱棣在位22年,后宫妃子没给他生一个孩子?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明朝,野史秘闻

    唯一让朱元璋感到满意的就是他的儿子朱棣和孙子朱允忟,不过朱棣和朱允忟互相看不顺眼,所以他们的叔侄关系是很紧张的。朱元璋把自己的地位传给了朱允忟,但却被朱棣篡了位。朱棣在篡位之前曾经有4个儿子,5个女儿,但当了皇帝之后的他却没能有一儿半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朱棣是1402年篡位的,当时的他42岁,这时

  • 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侠客文化为何兴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春秋战国,风云人物

    少年鲜衣怒马,执剑走天涯,嫉恶如仇,潇洒又自在。这大概是很多人对侠客的印象吧。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侠客是很多中国人心中的理想化身,不管是在古时候还是在现在,侠客一词都是很多人心里的“白月光。”我想这大概是很多人迷恋金庸的一个原因吧。那为什么偏偏是在这纷乱不堪的春秋战国时期,侠客文化兴盛了

  • 在12到13世纪,蒙古的骑兵为什么有如此辉煌的战绩?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蒙古,骑兵,文史百科

    我们知道,12到13世纪,蒙古人是bug一般的存在,尤其是在欧洲更是如此。其实仔细看看,会发现蒙古人在东亚和南亚的战绩并不算太好,打宋朝耗费五十年,打越南三征三败,打日本士兵几乎都喂了鱼。但是在欧洲就不一样了,几乎是鲜逢对手,秋风扫落叶一般。那么,在欧洲,蒙古人为什么有如此辉煌的战绩呢?原因就是当时

  • 大唐统一天下关键之战!“虎牢关之战”有多激烈?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虎牢关之战,战史风云

    大唐统一天下关键之战!“虎牢关之战”有多激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爆发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的“虎牢关之战”,被称为唐朝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战。01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虽然建立了唐朝,但依然是群雄争霸的局面,天下远不是他一个人的天下。当时,李渊的强劲对手,至少还有两大割据势力,一是建立了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