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汉武帝与匈奴的首战,最后结果是什么?

汉武帝与匈奴的首战,最后结果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996 更新时间:2024/1/20 7:39:06

马邑之谋:汉武帝与匈奴首战,30万军为什么一兵未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六月间,汉武帝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作为统帅统辖诸将;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数将共出,汉军总人数在三十万以上,分五路大军。

军事安排方面,韩安国、李广、公孙贺三将分别埋伏于马邑旁句注山中,准备以主力伏击;王恢、李息则伏军于代地,准备截击匈奴军队的辎重。

所有一切准备完毕后,汉武帝派聂壹为“诱饵”,假装成汉朝的罪人,逃入匈奴后诱引单于来攻汉地。

聂壹这个汉人非常有胆略,见到军臣单于后,很快得到信任,表示说可以让自己在马邑的熟人做内应,希望单于率军攻取马邑,掠取那里的财货人民。

半信半疑间,军臣单于接受了聂壹的建议,让聂壹回马邑做内应。聂壹说,我回去后即刻杀掉马邑的汉朝长官,以人头作为信号。

果然,聂壹和汉朝当地官员杀了一个死囚,然后,聂壹到了城头,高举人头示意。城下匈奴间谍亲眼看到血淋淋的人头已经在聂壹手中,即刻迅速回报军臣单于,说马邑城已被聂壹控制。

兴高采烈,军臣单于率十万匈奴骑兵越过边界,直杀马邑而来。

汉军方面,也有斥候时刻报告匈奴军队动向。韩安国得到的最新情报是,匈奴大军距离马邑只有百里之遥,很快就会进入汉军伏击圈。

结果,等来等去,忽然,匈奴军队在距离马邑百里之遥的地方停止前行。因为,他们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汉朝人所放牧牛羊,千百成群,竟然没人管理,四处乱跑。此情此景,让军臣单于大起疑窦。

军臣单于也不傻,他由此多了一分小心,指挥大军暂停行进,派人再去侦查情况。

当时,汉帝国在靠近匈奴边境的县,每百里左右设置一个哨所,一个哨所内配备五个人,包括障塞尉一名,士史、尉史各两名。这些人,主要工作就是在自己辖区内巡边,有动静就发书信或者放狼烟报告。可巧,当时有位尉史,照例巡逻执勤之时,被匈奴尖兵抓到。此人极其胆小,没等军臣单于大刑伺候他,就马上召称:汉军已经埋伏三十万大军,在前面等着您呢……

饶是能征善战,军臣单于也是魂飞魄散。于是,他立刻下令全军撤回,把这位汉朝被俘的尉史也带了回去。

回到匈奴地界后,军臣单于把这个历史上没有记载姓名的尉史,当成上天派来拯救他的使者,封为“天王”。

汉军这边,焦急在马邑城附近苦等的韩安国焦急万分,忽然接到消息,说匈奴军原路撤退了,几十万热闹大失所望。但韩安国也没敢下令追击,他担心对方有诈。

另外一个方向,本来负责断敌后勤的王恢,虽然他率领三万汉朝部队,竟然也不敢进攻匈奴的辎重队伍,直接就回撤了。

由此,劳师动众,三十多万汉军无功而返。

刘彻震怒。

特别是对王恢,刘彻恨得牙根痒痒——就属你在朝堂上慷慨激昂,信誓旦旦,要我们汉军攻打匈奴。结果,到了前线,眼睁睁看着敌人防卫最差的辎重队伍路过,连像样的出击都不敢做一次。不杀他,不仅天下人不答应,自己也没面子。于是,武帝下令把王恢抓起来审问。

廷尉署自然知道皇帝心意,很快作出:王恢临敌观望,斩!

于是,王恢被投进大牢,等待处决。

得知判决后,王恢当时觉得自己还不至于就这样没救了。他倾家荡产,凑了不少金子,向天子舅父、也是当时丞相的田蚡行贿,求他在皇帝那里救自己一命。

田蚡收了钱,自然大包大揽答应。但田蚡人精,知道当朝皇帝不是好说话的主儿,就先找到自己的同母异父的姐姐、也就是汉景帝皇后、汉武帝生母王娡求情,并嘴把嘴教给王娡到时如何和皇帝说情——“王恢是马邑设伏的首谋,如今匈奴未灭,先把王恢杀了,不等于给匈奴人报仇吗?”(有人可能忽然起疑,作者是否写错了,那田蚡和汉景帝皇后是同母异父姐弟?皇帝也娶二茬货?没写错。秦汉时期,风气比较开放,年青女人改嫁很普遍。)

刘彻听皇太后说情后,连老妈的账也不买,冷冷回答道:

“首为马邑事者,(王)恢也,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此。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收人家钱没为人家干成事儿,田蚡就把皇帝这话转告王恢,算是把收受的千金当传话费了。王恢得知皇帝态度如此,无可奈何,只得在狱中自杀。

兵法上有句话,叫“兵不空出”,汉军此次设伏三十万,一事无成,确实让汉武帝愤恨、遗憾。

此次无功而大劳,究其本源,聂壹所献之计,原本不错,若能成功,肯定能给匈奴一个大大下马威。但是,我们后人感到惊讶和不解的是,三十万大军做伏兵,本来应该是奇计,属于最高军事机密,但汉军一个小小尉史竟然知情,可见,汉朝的保密工作极差。

所以,三十万大军无功而返,也算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王恢的脑袋,也成为大汉朝和匈奴宣战血淋淋的感叹号。从此,汉朝与匈奴,只有铁血,只有兵戎相见!

马邑伏击未成,汉匈之间完全丧失了国与国之间的互信,双方撕破脸皮。但是,由于匈奴在盐,铁等战略物资方面完全依赖汉地交易,加之匈奴贵族阶层对于汉朝金宝锦帛等奢侈品求之若渴,所以,他们在不时侵掠汉地边境的同时,还是不断派出商队在汉朝的各边地关市场与汉人通商。

汉朝隐忍不发。

标签: 汉武帝汉朝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被楚国灭掉的息国,是现在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息国,春秋,历史解密

    息县在春秋时期曾是息国所在地,如今成为河南省信阳市下辖的一个县。息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北部,淮河从县境穿过,东面、南面分别和淮滨县、潢川县、光山县、罗山县接壤,西面、北面和驻马店市正阳县、新蔡县交界。息县面积约1835平方千米,比深圳市略小一些,人口约100万。息县虽然归河南省信阳市管辖,但是和郑州

  • 曹操是怎么死的?揭秘曹操真正死亡的背后历史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野史秘闻

    一代枭雄曹操是怎么死的?要追溯到三国时期,那历史的年代的却是很久远了。好在有史书的记载以及一些对历史感兴趣的考古学家。有的人说曹操是因为得了头风病而死的,根据当时的医疗技术和曹操的地位得了头风病就没有医治的方法了吗?而且当时的曹操可是魏国统治者,没有好的医生来救治?一起来看看曹操究竟是怎么死的。三足

  • 明朝陈振龙为什么会会称为古代袁隆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振龙,明朝,风云人物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粮食危机始终是悬在人类头上的一柄利剑,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上依然有许多人面临饥饿的威胁。袁隆平和他的团队研究出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饥荒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古代同样有一个人,他冒死从国外带回一根藤,养活了我国上亿人,堪称古代版“袁隆平”。这个人就是明朝书生陈振龙。陈振龙

  • 刘备与孙权的势力范围是相接的,但为何还能结成联盟?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刘备在小编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主要是他能够明白如何利用他人来帮助自己。这在联盟孙权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因为孙权本来与他是敌对关系。毕竟两人都有想要称霸的想法,所以两人其实是竞争的关系。而且因为两个人的势力范围是相接的,所以对于刘备来说他的敌人就是孙权。但是面对曹军的进攻刘备居然想要找自

  • 廉台之战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最后胜利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

    廉台之战发生在十六国时期,是前燕击灭冉魏的决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352年正月冉闵终于攻克了襄国,后赵残余势力至此基本被消灭,从而终于得以腾出手来对付此前一直无暇顾及的前燕,遂率领部队离襄国北上,活动于北方边境的常山、中山诸郡,一边四处搜集粮食,一边查看地形,准备抵御燕军

  • 唐太宗智囊团的"十八学士"之一:苏世长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苏世长,唐朝,历史解密

    苏世长,父苏振,北周封为建威县侯。11岁时,上书北周武帝,武帝惊异,特召见他。世袭父爵。入隋,为长安令,大业未年为都水少监。唐开国,历任陕州长史,天策府军谘祭洒。苏世长机辩博学,敢于直言,多次劝说太祖李渊,以隋为鉴,惩其奢淫,不忘俭约,拜谏议大夫。太宗年间,与杜如晦、房玄龄等齐名,画像立于秦王府文学

  • 孙悟空为什么害怕紧箍咒?紧箍咒里面有何玄机?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游记,野史秘闻

    我们都知道,孙猴子可谓天不怕地不怕,敢闯到龙宫抢兵器,敢把天庭大闹一番,也敢闯到龙宫去抢他的“贴身兵器”,就算对取经路上众多法力无边的妖魔,孙猴子何时认过输?但是猴子也不是完全的无所畏惧,他也害怕一样东西,那就是头上戴falw的紧箍咒。我们可曾记得,三打白骨精的时候,师傅认为自己的大徒弟,打死了好人

  • 孝诚仁皇后:被迫政治联姻,死后被皇帝赐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孝诚仁皇后,清朝,风云人物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出生于顺治十一年,满洲正黄旗人。可能关于赫舍里皇后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不过说起他的祖父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赫舍里·索尼,顺治帝驾崩时为幼主康熙皇帝指定的四大辅政大臣首辅,这下可能大家就有一些了解了。赫舍里皇后,生父是赫舍里·噶布喇。在康熙四年(1665)与康熙帝成亲,当时赫舍里皇后

  • 曹操是一爱才之人,那么有哪三位名将被他深深忌惮着?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群雄逐鹿、金戈铁马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而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雄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威震三国的杰出人物,也有让他深深忌惮的三国名将。那么,曹操究竟忌惮谁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关羽关羽是东汉末年名将,蜀汉

  • 荆湖之战前,参战方做了哪些准备?具体经过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962年—963年,北宋与南平、武平在江陵一带爆发了一次战役,史称荆湖之战,又称宋平荆湖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北宋乾德元年(963年)正月至三月,在北宋统一战争之初,宋廷利用湖南周氏政权内乱之机,以假道灭虢之策,一举攻灭荆(荆南,一名南平)、湖(武平)两割据政权的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