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鄱阳湖之战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获胜的?

鄱阳湖之战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获胜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677 更新时间:2024/1/16 14:06:37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是元末时期朱元璋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爆发的一场规模非常大的水战,以陈友谅惨败告终,就连他自己也死在了这场战争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鄱阳湖水战,意味着陈友谅所部失去了抵抗力,被彻底消灭只是时间问题。也让朱元璋奠定了统一江南的基础,为他以后北伐和攻灭元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陈友谅自从除掉了老上司徐寿辉后,便自立为大汉皇帝,他控制着长江中游地区,兵强马壮,实力不容小觑。

1363年陈友谅出动水陆两军号称60万人,围攻朱元璋所占领的江西洪都(今江西南昌),当时驻守洪都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恰好朱元璋正在进攻张士诚,无暇顾及。

可是面对如此不对称的局面,陈友谅却死死的被朱文正给拖住了,愣是没有攻破洪都,这对陈友谅所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仅消耗巨大,军心也有所影响。

而就在紧要关头,朱元璋亲率水军20万,往救洪都。首先他派兵切断陈友谅退路, 而自己亲率水师进入鄱阳湖,形成关门打狗之势。陈友谅听说后,撤洪都之围,东出鄱阳湖迎战,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于是爆发了。

然而就是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也明显处于下风。可是朱元璋很好的利用了陈友谅舰只庞大这一特点,层层派兵扼阻,限制其兵力展开,并利用风向、水流等自然条件,及时采纳了部将郭兴建议,改用火攻破敌。打出了一场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结果陈友谅大败,连他自己也中箭而死,而且太子陈善儿被擒,另一个儿子陈理继承了皇位,不过朱元璋没有给他们机会,同年亲征武昌,打败了丞相张必先,陈理无奈之下投降了朱元璋。

可以说随着鄱阳湖水战的失败,大汉已经没有了抵抗力,失败只是迟早的事。也由于这样,朱元璋的势力扩大到原陈友谅的所属地区。

更多文章

  • 苴国与古蜀国有着怎样的恩怨?两国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苴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地理名称苴国路现今在广元市辖利州区仍然保留着一条对苴国的记忆,它就是位于利州区东坝片区,全长约2.4公里的苴国路。或许是后人对于历史的怀念吧?不过,由于‘苴’字用的少,加之年代久远,苴国(Chá Guó)的本音已被后人读作苴(jū)国路了。2009年,这条路建成了广元的桂花大道。五百余株桂花映道,两

  • 朱元璋赐死入宫探望的岳父,六年后道出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公元1384年(洪武十七年),很受朱元璋厚待的胡美获罪下狱,不久,被赐自尽。很多人认为稀疏平常,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朱元璋弑杀的个性早已声名远扬。但是,这次朱元璋所杀的胡美不同寻常。他是朱元璋的岳父,其女在朱元璋的后宫地位挺高的,高居贵妃,皇后、皇贵妃之下。朱元璋为什么将自己的岳父杀死呢?况且胡美能

  • 曹奂一代亡国皇帝,他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奂,三国,风云人物

    作为亡国皇帝,他们的下场一般都是比较凄凉的,大部分人都被杀了。即使侥幸活了下来,待遇也不怎么好,汉献帝刘协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待遇比较好的亡国皇帝了,甚至不少人认为他是亡国皇帝中待遇最好的一个。其实不然,陈寿就认为汉献帝的待遇还比不上魏元帝曹奂。曹奂,本名曹璜,是曹操的孙子,曹丕的侄子,颜王曹宇的儿子

  •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食物的制作方式得到了怎样的突破?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北朝,食物,文史百科

    目前我们能吃到种类繁多的瓜果蔬菜,还有各种口味不同的调味品,是因为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已经非常频繁了。但古代人并没有这样的福利,中国直到明朝开发了航海技术,才引入了各种欧洲和美洲的食品以及调料。在更早的时期,普通百姓家里能吃到的菜和调料是非常有限的,不过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被开发出来了很多新式菜品

  • 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转折性事件,这场战争彻底将我国从封建社会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打醒了。其中很有趣的一点就是,这场战争之中,英国人对我国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但是清朝皇帝道光居然连英国具体在哪都不知道,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那么为何英国对清朝了如指掌,清朝对英国却几乎一无所知呢?

  • 韩国富豪和底层民众是怎样一种关系?相当于水火不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国,富豪,历史解密

    韩国一度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自二战以来韩国也出现过数量可观的巨贾富豪,但是,在韩国有一种现象,即富豪与底层的民众有一种水火不相容的关系,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呢?这还的从韩国的经济体制即拥有近百年历史的韩国的财阀制度说起。韩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实际上是掌握在家族式“财阀”的手里,这种家族式的财阀制度已经有近百年

  • 书生托乾隆为其做媒,乾隆当场就怒了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冯起炎,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公元1783年,大清的乾隆皇帝前往河北易县,为自己的祖宗扫陵。沿途的一个人因为形迹可疑,被护驾的侍卫拿下并搜身,这一搜可不打紧,居然发现了一封写给乾隆皇帝的信,侍卫们不敢马虎,立即将书信呈报给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打开一瞧,顿时脸色大变。这封信上写的什么呢?大致意思是这样的:……我今天来找皇上你,也没

  • 历史上韩信之死背后的真相是是什么?真的是被冤枉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众所皆知,韩信是有名的雄才奇将,更是被称为“兵仙”。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每逢乱世发生之时,总有英雄人物的出现,比如秦朝末年之时。在这段岁月中,涌现出了一批豪杰,比如项羽、刘邦、韩信、萧何等人。而在刘邦手下,最能打仗的人当属韩信了,此人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的经典战役,

  • 对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而言,他为什么那么喜欢诸葛亮?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追星是当代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现代人为了追星已经达到了几乎疯狂的地步。不仅是现代人喜欢追星,在古代通讯不发达的情况,古人也喜欢追星。比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他就喜欢追星,他追的目标就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诸葛亮。甚至写下了“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样的名句,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喜爱之情。那么陆游为

  • 此国用这个称呼侮辱中国,至今再也不敢叫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抗日战争,战史风云

    对于支那这个称呼,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听说过,虽然这个称呼已经消失了,虽然日本对中国的叫法从支那变成中国只是区区的两个字,但这两个字却凝聚了难以数计的中国人心血,是我们用努力换来的。看过几十年前日本书刊的人就知道,每一个中国字眼都是用支那代替,日本总是以“日支”来称呼和中国的关系,听着甚是气氛。那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