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龙陵战役的伤亡情况如何?日军从此无险可守

龙陵战役的伤亡情况如何?日军从此无险可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79 更新时间:2023/12/7 0:00:16

1944年6月上旬,在中国远征军分路进击松山、腾冲的同时,负责右翼攻击任务的第11集团军即从第2军和第71军中抽出精锐部队,共同组成突击队,绕过松山侧翼直插龙陵,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龙陵之战。

6月6日远征军兵分三路驻守龙陵县城一线的日军发起了猛烈进攻,经过两个昼夜的激战,截断了龙陵与芒市之间的公路联系,并肃清了龙陵城外大部分据点中的据守之敌。

6月8日晨,第71军87、88两师主力部队开始向日军重兵防御的龙陵东南郊敌阵进击,力图抢占猛岭坡,日军也拚死抢夺被远征军攻占的阵地,异激烈的战斗打成了拉锯战,猛岭坡阵地9次易主,第88师263团最终以团长傅碧人负重伤、全团官兵伤亡500多人为代价,直到下午5时才将该阵地完全攻克。此后两天中,远征军将士在猛岭坡大捷的鼓舞下,分路向龙陵城外的日军发起猛攻,87师攻克赧场、大坝、笔坡和龙陵老城,克复龙陵以东的公路要点;88师攻克广林坡、老东坡、风吹坡、三关坡;新33师攻克云龙寺。

到6月10日,龙陵城郊的所有高地都被远征军克复,三个师的雄兵对城内日寇重重围困,攻城在即,残日军只得退回到城内坚固工事中负隅顽抗。

眼看在龙陵苦心经营的核心据点即将失守,外围日军立即组织大股力量增援,一心解龙陵之围。

6月13日,正当远征军着手攻打龙陵县城之际,驻守腾冲的2000多名日军南进驰援龙陵,驻守芒市的1000多名日军也沿滇缅公路北上,驻守象滚塘的500多名日军也急速东进龙陵,同远征军发生了激战。在日军精锐部队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远征军第71军主力部队被敌军从中截断,腹背受敌的87师伤亡惨重、险遭覆没。迫于情势,远征军只得于16日退回到城郊一线,保存实力准备再战,远征军首攻龙陵因此功败垂成。

从6月16日夜起,驻守在龙陵县城附近各据点中的5000多名日军经常在坦克的掩护下,沿滇缅公路两侧向远征军发起突袭,双方伤亡都十分惨重。7月13日,第71军又集结了87师、88师、荣誉1师、新28师、新39师五个师的30000兵力,从东、北、南三面向龙陵县城一带的日军据点发起第二次围攻,再度占领了赧场、长岭岗、猛岭坡、广林坡、三关坡等日军阵地,控制了龙陵至芒市、腾冲的公路。

但因松山尚未克复,各类军需物资无法通过滇缅公路运抵军中,造成围攻龙陵的部队给养困难,且日军为了尽快打通芒市至龙陵的公路,向龙陵增派了第56师团、第2师团主力15000多人,向远征军发动了疯狂反扑,在敌人炮火的猛烈攻击下,驻守龙陵城外的新39师所剩官兵不到百人,新37师也遭受重创,其死守阵地的117团3营将士全部殉国,不少阵地重新陷落敌手。因将士伤亡惨重,远征军只得于9月10日再度退回到龙陵城北近10公里的赧场一带堵击,第二次进击龙陵宣告失败。

9月中旬,中国远征军围攻松山、腾冲的战斗都取得了全面胜利,左、右两翼主力部队相继汇聚龙陵。时逢8月22日,蒋介石希濂调离龙陵到重庆受训,原因是蒋介石在重庆已发布龙陵光复的新闻,结果残敌尚未肃清。宋希濂职务由副总司令黄杰将军代理,远征军对围攻龙陵的战略进行了调整,一面进袭龙陵至芒市之间的交通阵地防止敌兵增援,一面集中了10个师的强大兵力,于10月29日向龙陵城区发动了第三次总攻。

经过为期5天的激烈战斗,终于在11月3日将据守龙陵的日军大部歼灭,夺回了龙陵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塞。紧接其后,远征军派出第88师沿途追剿向芒市方向逃窜的残敌,连续攻克团坡、张金坡、南天门、放马桥一线的日军阵地,到了11月11日,龙陵全境均回到了中国人民手中。

“三战龙陵”战役,系整个滇西反攻战中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要塞争夺战。在长达4个多月的战斗中,中国远征军先后投入了11.5万人兵力,经过三次拉锯争夺,历经大小战斗数百次,共歼灭日军1万多人(除400余名残敌突围后溃逃芒市外,其余被全歼),而中国远征军为此付出的伤亡代价则为29803人。龙陵战役是滇西反攻作战中,耗时最长,牺牲最大的攻坚战,但也是滇缅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役。

根据国民政府1945年12月《滇西战役统计表》及《抗日战争期间滇西损失统计》报告:滇西抗日反攻战役中,我军共投入兵力16个师16.2万人,其中,龙陵为12个师11.5万人,占71%。全役历经236天,其中,龙陵156天。全役我军伤亡官兵50474人,其中,龙陵伤亡29803人,占59%。全役毙敌25393人,其中,龙陵13200人,占52%。全役损失折关金币73941996万元,其中,龙陵损失67711768万元,占91.59%。

克复龙陵后,日军赖以盘踞滇西的强固阵地均被扫除,日本侵略者被驱赶到了芒市一线(今德宏州境内)的一马平川之地,自此再无险可守。

标签: 龙陵战役近代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古代的女子,为什么没到15岁就要求结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女子,结婚,唐朝,历史解密

    对于现在的女孩子来讲,因为教育的普及,在加上现在的女生普遍思想都比较前卫,在加上如今的社会上面更是强调着女子的自由权,所以对于很多女生来讲,自己的自由和自己的追求往往要高于一切,正是由于在这样的情况下,所以现在社会上的女子普遍出嫁的时间都比较晚,基本上出嫁年龄都达到了二十五岁以上,但是如果将这些女子

  • 韩滔没有打过胜仗,为什么还号称百胜将军?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滔,宋朝,野史秘闻

    水泊梁山可谓是人才济济,一百零八条好汉的绰号那是五花八门,满是奇葩,但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写照,而有些人的绰号就并非如此,甚至是相差万里,离谱的骇人。今天就来韶韶其中的一位,他就是排名第42位的韩滔,别看他名声不大,其绰号却在梁山盖了帽,“百胜将军”,到底是浪得虚名还是名至实归呢?(一)百胜将军其实没有

  • 孝庄是怎么帮助福林登上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孝庄文皇后,清朝,风云人物

    据说在皇太极去世之后,孝庄她强烈要求殉葬。但是在平时当中他的勇气以及她的智慧已经深深的让那些大臣们佩服,所以当时没有人同意让孝庄去殉葬这样的做法儿,最后在别人的劝说之下她也放弃了这种想法。其实这也只不过是她的一场苦情戏而已,她并没有真正的想要去殉葬,她只是利用这件事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同时让其他人注意

  • 三国除了盛产武将之外,还诞生出哪些名誉天下的谋士?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谋士,文史百科

    主公手下的将帅之才永远都是最为宝贵的筹码,是成就大业最不可或缺的宝贵力量,三国时期最为知名的谋士当属诸葛亮了,但其实,曹操手下的这个人,才是真正的旷世奇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不仅盛产了吕布、赵云、典韦、关羽、张飞、马超等猛将,更诞生了司马懿、陈宫、周瑜等谋士。可

  • 万历三大征对明朝的通知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万历三大征?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万历三大征,明朝,战史风云

    万历三大征指的是公元1592年至1600年间李如松平叛蒙古的宁夏之役、李化龙西南平叛苗疆的播州之役、和李如松、麻贵对战日本的朝鲜之役。三大征虽然都取得了胜利,但历时时间长,军资耗费过度,给明朝带来了十分严重的财政危机。那么,在弊端如此明显的情况下,为何还要进行三大征呢?万历三大征到底有没有好处?下面

  • 揭秘:伍子胥与申包胥之间的恩怨纠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申包胥,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之时,战乱不断,中国历史进入了群雄争霸的时代。诸侯国割据势力由此展开,各诸侯国无论是在政治上,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文化上,都进行着激烈的竞争。这个时期就是群雄逐鹿的时代,战乱经久不息。在这个时代当中,一朝兴起,相对的就会有一朝灭亡。春秋末年,晋国和楚国在长期的争霸当中,两国的势力相互不断削

  • 清代才女贺双卿被婆婆虐死,生前一词悲伤无比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贺双卿,清朝,野史秘闻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入人心,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女子能够接受教育,并绽放自己光彩的机会并不多。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一些比较幸运的女子,获得了学习的机会,并在后来的日子里,用才华震惊世人,比如李清照便是这样的一个人。然而,有才华并不代表有美好的生活,因此她们之中的一些人,最终也过

  • 霍去病与卫青有何相似之处?霍去病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霍去病,西汉,风云人物

    卫青和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最为出名的两位武将,这两人也是舅甥的亲戚关系,而除了这层关系之外,其实霍去病还和卫青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那么,霍去病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呢?他的一生,是如何跟随舅舅卫青的步伐去讨伐匈奴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因思霍去病,勋业更谁夫。——《边城晚眺十

  • 如果可以选去哪个朝代当官,为何还是选魏晋南北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如果可以选去哪个朝代当官,为何还是选魏晋南北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按理说,宋朝是最好的,宋朝最优待文官,但是,在宋朝不能犯事。状元郎陈世美当上了皇帝的乘龙快婿,包公说铡了也就铡了;一代文才苏轼,投放到牢房里弄得死去活来;还有如“夕贬潮阳路八千”的事情,简直像炒一碟小菜。其

  • 垓下之战中,楚军为什么要唱楚歌?项羽的军队会害怕吗?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

    对垓下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垓下之战中,韩信亲自指挥汉军,采取厚集中央,两翼包抄的战术。打破了项羽惯用的中央突破的战术,打败了项羽。但是,虽然项羽在战场上暂时失败了,可是项羽尚在,楚军军心不乱,要彻底打败项羽也还是艰难的。因为项羽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的战神。他的军事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