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科林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科林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47 更新时间:2023/12/7 1:07:07

科林战役(Battle of Kolin)

,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在1757年6月18日的战役。以奥军胜利作结。此战终结了腓特烈二世不败神话并摧毁了普鲁士速战速决的战略。

科林战役虽然不大,但被认为实为七年战争最关键的战略转捩点,因为此役之後,腓特烈已经不可能在法国俄国参战之前迫降奥地利,战略上合围之势已成,速胜希望破灭。此後辉煌的罗斯巴赫会战和洛伊滕会战,在战略上也无法改变普鲁士的绝境。

会战一开打就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进攻奥军右翼的普鲁士骑兵才没几分钟就遭到了阻止。精准而猛烈的线膛枪狙击火力妨碍了普军骑兵的推进,面对躲藏在村落与灌木丛中的散兵部队,齐腾的骑兵则无法加以有效的反击。在这波冲锋之中,普鲁士的托雷斯考将军也遭狙击落马,迫使齐腾不得不暂停攻势,把部队拉回来重新组织。大约半小时后,胡森将军带着普鲁士军的步兵与战斗工兵上前驱散了奥地利的猎兵,为骑兵清出可以进击的道路之后继续前进。在这段强行打开突破口的过程中,普军都笼罩在奥地利的优势炮兵火力射界之内,因此蒙受了不轻的损失。

但胡森的突击也为普鲁士在会战中带来了最初的胜机,大约在十一点前后,齐腾的骑兵军历经千辛万苦爬上了丘陵,有了袭击奥军主力右翼的绝佳位置。但是道恩怖置在南翼的主力此时已经在北推进,因此在精神面上受到极大压力的菲特烈,此时作出了致命的错误判断───他要求齐腾提早迂回,以挽救普军本队被压溃的危险。齐腾的骑兵军在旋转之后撞上了奥军的第一列右翼,在最初的数小时之内确实造成了奥地利军的阵脚大乱,但在道恩镇定的指挥与先前的分散怖署下,才免于全面溃散的命运。逃散的奥地利军第一列右翼部队,很快就被第二列阻挡下来,回到前线重组战列。

见到奥地利军本队右翼前方陷入大混乱之中的菲特烈,误判形势认为奥地利的全面溃败只欠临门一脚,因此下令把莫里兹亲的步兵军向前调动,整个普鲁士军正面的步兵形成向奥地利军全线进击的态势。但是,普鲁士的骑兵很快就发现到他们陷入了被驱之不散杀之不尽的奥地利人包围的危机───因为后侧并未真的遭受威胁,有充裕的空间可以重新组织败残兵,奥地利军的部队得以稍微旋转方向,一边承受死伤一边调整战列,在奥军秩序逐渐恢复的同时,普军骑兵也开始遭受到一连串有组织的阻击,因此使得推进迟缓下来。

至于在往奥军正面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地势崎岖不平,普鲁士军官陆续遭受波希米亚猎兵狙击,再加上菲特烈的本队和莫里兹亲王的前方司令部无法有效的掌握战场情势,普鲁士各个步兵联队之间的进攻欠缺协调性,而使得战况逐渐陷入胶着状态。下午一点钟左右,正当普鲁士部队因为连续五个小时的攻势而开始呈现疲态时,道恩下令其主力左翼开始向前推进,并抽出第三列的骑兵往左翼集中,尝试压迫普鲁士军右翼并切断他们的退路。

担任普军侧卫的曼斯坦将军指挥三千人的步兵拼死奋战,普鲁士步兵在他的指挥下上演了遭到两翼夹击仍奋勇应战的传说,但他也在这阵混乱中遭到波希米亚兵的枪狙杀而倒地,所幸后来由冯.陶尔吉恩(von

Tauentzien)将军接替了指挥,不然普军在此时恐怕会被优势的奥地利兵力灌破侧翼而溃败。

菲特烈虽然拼命投入更多部队来稳住战线,但此时的他已经没有兵力可以调动了;差不多在下午三至四点左右,克罗西克将军指挥疲惫的普军骑兵发动往奥军右翼的最后一次冲锋,其身影彻底淹没在奥地利军的刺刀海里,齐腾不得不收拢他的骑兵,并且向菲特烈请求撤退休息。见到奥地利第一列因为把部队往左翼集中并推进而产生了空隙,一直担心普鲁士战况恶化的塞德利兹于是不待菲特烈的命令,便把因溃散和负伤而退下的骑兵集中到教导骑兵团里,然后往奥地利军第一列的间隙发动了可说是成为传说等级的决死冲锋。

这支为数仅约四千的骑兵,从战场中央冲出,锯开了奥地利军第一列28个步兵大队的战线,使得奥军第一列开始发生崩溃与逃窜,在战场中央造成了足以撼动奥地利军平衡的毁灭性损害;之后,塞德利茨的骑兵爬上了这一天以来双方在南翼争夺不休,控制着战场南方制高点的克杰佐丘陵(Krzeczor

Berg)...

接下来,塞德利兹将军在这里看到几乎完好无缺的一直漫延到地平在线奥地利军第二列与第三列部队。这个无畏的勇将下达了简洁的命令:全队后退的命令,循着原路返回本队。

神经强固的道恩再度稳住了奥地利军的阵脚,并且在傍晚下令奥军第一与第二列交换。几乎完好无缺的第二列投入前线之后,普鲁士军终于再也抵抗不了,受到极大打击的菲特烈因为不想亲口说出撤退令,而将指挥权交给莫里兹亲王,而莫里兹亲王在征求诸将的同意之后开始撤退。

所幸奥地利军因为转入攻击的时间太晚,生性谨慎的道恩担心有诈或是遭到伏击而下令全军在入夜后中止追击,使得普鲁士军得以安然撤出战场。

标签: 科林战役普鲁士

更多文章

  • 布汶战役战前是怎样的?发生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布汶战役,法兰西王国,神圣罗马帝国

    约翰撤退到英格兰本土的这几年,执政趋于暴政化,对于金钱无休止的贪婪,使得他的鹰爪触及了英格兰各地,牢牢吸着经济的血脉,再加上个人性格的喜怒无常,残忍暴虐,驱散和流放了许多达官要人,在宫廷之内,没有人愿意和他接近,他几乎就是孤家寡人。 更重要的是,在他心里,始终有着一个结打不开,就是他丢失了父辈们建立

  • 雅穆克战役战前背景是怎样的?战斗如何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雅穆克战役,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成为最高领袖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正处在原始氏族部落解体、阶级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其他因素,造成半岛内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当时当地的主要居民是以游牧为生的阿拉伯贝都因人,他们逐水草而居,分成许多氏族部落,各氏族部落各据一方,彼此之间经常为争夺牧场、

  • 马里尼亚诺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马里尼亚诺战役,法国

    公元1515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和威尼斯联手对付神圣同盟,第一个目标就是瑞士控制下的米兰大公国(见米兰公国)。8月份9000名德意志长矛兵,10000名法国步兵,6000名巴斯克弩弓兵和4000名骑士组成的法国远征军带着70门大炮,绕过瑞士人的布防,从大圣伯纳德山口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伦巴第平原。以伯尔

  • 马里尼亚诺战役:永远中立的瑞士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马里尼亚诺战役,法国

    在中世纪的欧洲,瑞士军团曾经叱咤風云,而在这一场法国与意大利之战中,法国军队与米兰公爵属下的瑞士雇佣军在意大利一个叫马里尼亚诺的村庄展开了的厮杀,最终瑞士战败,年轻有为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一战成名。公元1515年1月,法王路易十二驾崩,弗朗索瓦一世成为法国国王。才几个月光景,他就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

  • 卡斯蒂永战役的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谁赢了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卡斯蒂永战役,英国,法国

    卡斯蒂永战役Battle of Castillon(1453.7.17) 英法百年战争(HundredYears′War)中的最后一次战役。施鲁斯伯里伯爵约翰·塔尔博特(John Talbot,Earl of Shrewsbury)率领一支英国军队前去解救被围的卡斯蒂永。争夺加斯科涅继1450年光复

  • 卡斯蒂永战役:英法百年战争的终结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卡斯蒂永战役,英国,法国

    15世纪50年代,英格兰人在法兰西境内的征服事业已岌岌可危。经历了四代人在百年里的不断努力,他们不仅没有夺取法国国王的大位,反而连自己原有的封建领地也朝不保夕。作为对手的法国人,在一系列失败后起死回生,终于让胜利的天秤开始倒向自己。1453年,在位于今天法国西南部的阿基坦山区。两军激战于卡斯蒂永的战

  • 亚伯拉罕平原战役的战前形势是怎样的?战斗怎么开始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亚伯拉罕平原战役,法国

    1950年8月23日,仁川登陆前夕。麦克阿瑟将军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你们反对在仁川登陆的理由,在我看来恰恰是出奇制胜的因素。对手想不到我将这样尝试,而我偏偏又如此!……这使我想起200年前的魁北克。大家都认为城南的险峻河岸是不可攀越的,但詹姆斯·沃尔夫将军的部队就是从那里攀上了那些高岸,打

  • 亚伯拉罕平原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战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亚伯拉罕平原战役,法国

    亚伯拉罕平原战役(英文:Battle of the Plains of Abraham)是1759年一场决定七年战争 北美战区(在美国则称之为法国人与印地安人战争)胜负的战役。这场战事就在当时魁北克城城墙外一片叫做Abraham Martin dit LÉcossais的高原上进行(现址为魁北克市的

  • 艾因贾鲁战役中蒙古是怎么惨败的?马穆鲁克为什么如此强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艾因贾鲁战役,埃及,蒙古,阿音扎鲁特战役

    13世纪,被史学界称为蒙古人的世纪,蒙古人依靠着他们战无不胜的骑兵将一个又一个文明古国踏于马下,金帝国、西辽、西夏、宋帝国、花剌子模乃至远在天边的匈牙利和诺夫哥罗德,都在蒙古的铁蹄之下化为了灰烬。蒙古人一路向西,凡是其走过的地方,留下的只有寡妇的哀嚎和累累的白骨。春风得意的蒙古人不会想到,帝国的西征

  • 天门岭之战:契丹与粟末靺鞨的对决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天门岭之战,契丹,粟末靺鞨

    自南北朝以来就有大批靺鞨部族迁往内地,尤以幽州、卢龙为最多。据《北蕃风俗记》记载:隋代开皇年间粟沫靺鞨与高句丽发生战争,粟沫部败北。为避高句丽兵祸,酋长突地稽率 矢赖、窟勒突、悦稽蒙、越羽、布忽赖、普稀、布布括利 八部近两万靺鞨人放弃夫余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内迁至辽西柳城(今辽省宁阜新市东南)。唐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