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进攻路线是怎么样的?战后是怎么谈判的

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进攻路线是怎么样的?战后是怎么谈判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946 更新时间:2023/12/11 3:55:11

公元前218年 -

公元前202年迦太基与罗马共国之间的第二次布尼战争是三次布尼战争中的第二次。第一次布匿战争后,双方都被摧毁。但是迦太基处境较差,他们不仅因其海上贸易中断而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不得不接受昂贵的投降条件。

控制伊比利亚半岛

迦太基在西西里岛遭受沉重打击后,需要一个解决方案来改善经济疲软。解决办法是通过军事考察来获取伊比利亚半岛的财富。迦太基南部的伊斯帕尼亚镇被镇压。由于他的外交技巧,汉尼拔与伊比利亚半岛东部的部落建立了联盟。

意大利的战争

考虑到后者的海军优势,迦太基人无法在海上面对罗马人。知道这一点后,汉尼拔从伊比利亚半岛开始,穿过尔卑斯山到达意大利。汉尼拔在法国南部领导了10万北非人和伊比利亚人的军队,并于公元前218年越过阿尔卑斯山。他对意大利的入侵令人惊讶。在春天,他抵达意大利北部,拥有约4万名士兵。

由西皮奥指挥的罗马人在他尚未准备好时试图攻击他,但他们被骑兵击退。汉尼拔的骑兵在特雷维亚战役中渡过了河并击败了罗马军队。罗马人退出,离开汉尼拔控制意大利北部。罗马人计划伏击汉尼拔,但当伏击在特拉西梅纳湖(罗马最伟大的失败者之一)的战斗中时,罗马军队被包围并击败。

尽管他的将军获得了胜利和建议,但汉尼拔并未继续围攻罗马,因为他缺乏足够的装备,而且在意大利中部也没有供应基地。因此,他去了意大利南部,希望煽动南方希腊城市之间的叛乱,这将使他有更多的经济资源来击败罗马人。

由于迦太基骑兵的优越性,Quintus Fabius

Maximus被任命为罗马独裁者,并决定最好的办法是避免进一步的战斗。相反,他试图切断汉尼拔的补给线,毁坏田野和骚扰他的军队。这些行动现在被称为费边战术。罗马雇佣了“法比安战术”,将军队分成位于重要地点的小部队,并且避免迦太基人试图引诱他们进入有争议的战斗。在公元前211年,罗马开始从其骨灰中复活。

罗马人决定扭转战争进程,为此他们派出一支大军围攻卡普阿市。汉尼拔强迫罗马人提高围城,但由于物资供应不足,不能留在该城市。曾经汉尼拔离开的罗马人回来围攻这座城市,完全围绕着这座城市,并设有双护城河。汉尼拔的袭击被挡住了,以迫使他们提出围攻。他游行在罗马。他抵达城市的大门,但强大的防御工事和四个军团使他不再受到攻击。此外,围困卡普阿的军团并没有离开他们的位置。因此,汉尼拔被迫在罗马人的支配下离开这座城市。卡普阿的垮台促进了重新夺回由迦太基人控制的意大利南部主要城市

罗马入侵非洲

征服伊比利亚一年后,当选为公元前205年的领事斯基皮奥决定直接攻击迦太基,并利用罗马海军的优势。一旦在公元前204年在非洲登陆,没有迦太基舰队的反对,罗马人发现了一个最终会证明具有决定性的盟友,东方Numidia的国,他的主要竞争对手,迦太基的盟友剥夺了他的王位。

公元前202年,罗马人进行了攻击。迦太基人和纳米人聚集了他们最后的储备去对抗西皮奥。随后的扎马之战以完全的罗马胜利达到高潮,迫使迦太基进入和平谈判。扎马之战是汉尼拔在他的军事生涯中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战争的结束

汉尼拔本人决定与罗马进行和平谈判,因为他知道继续谈判毫无用处。罗马强加的条件是:迦太基位于非洲大陆以外的所有财产的损失;

禁止未经罗马人许可宣布新的战争; 交付整个军队的义务; 在50年内支付10,000人才银(约26万公斤); 在非洲维持罗马占领军队三个月;

交付由Scipio选择的100名人质,作为遵守条约的保证。

汉尼拔接受了这样的条件,以便罗马人在帮助迦太基重建权力的同时让他平静下来。该条约由参议院批准,包括迦太基和罗马。罗马强加的苛刻条件虽然使它成为独立国家,但却将迦太基沦为二线国家。

迦太基人认为罗马是一个粗俗的国家,是军国主义化。但罗马已经开始成为别的东西,它正在成为一个帝国。据说第二次布匿战争更像一个人和一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而不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就像通所说的那样。汉尼拔和他的家人在他们的城市几乎没有任支持的情况下,凭借微妙而智能的策略机动作战维持了20多年的战争:将行动中心移动到意大利营地,破坏了那些开始战斗的人。这场战争将罗马推极限,但导致建立伟大的罗马帝国。

更多文章

  • 奥意战争:蒸汽装甲舰船的首次登场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奥意战争,意大利

    1866年6月17日至8月10日进行的奥意战争,是意大利为从奥地利统治下获得解放和建立民族国家而进行的战争。1859年奥意法战争和1859—1860年意大利革命的结果,意大利基本上实现了统一。1861年3月建立了意大利王国,撒丁国王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继承了王位。只有罗马和威尼斯省仍归奥地利管辖。1

  • 维也纳战役:奥斯曼帝国缓缓落幕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维也纳战役,奥斯曼帝国

    1529年奥斯曼土耳其的失败围攻维也纳标志着长期的衰退的开始他们的帝国。它也停止了伊斯兰教的提前到中欧和西欧,并确保基督教而非穆斯林宗教和文化将主宰该地区。1520年,苏莱曼II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第十,达到从波斯边疆西非和包括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苏莱曼继承了最大、世界上训练有素的军队,包含上级

  • 姆岑斯克坦克战有着哪些战前准备?战争背景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姆岑斯克坦克战,德国,苏联

    1941年6月22日4时30分,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向苏联发动了侵略战争。 德军企图以“北方”集团军群,歼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军,攻占列宁格勒;以“南方”集团军群向基辅方向实施进攻,把乌克兰的苏军主力消灭在第聂伯河以西;以“中央”集团军群,分南、北两路实施钳形攻势,围歼白俄罗斯地区

  • 血战卡昂的战役背景是怎样的?参战双方分别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血战卡昂,二战,德国

    卡昂战役(康城之役,英语:Battle for Caen)是1944年6月至8月的大君主作战期间,盟军与德军在法国北部卡昂爆发的一连串战役。盟军原预计在D日当天攻占法国诺曼第地区的最大城市卡昂,并要达到下述战略目标:占领其周围的奥恩河和卡昂运河,这两个河流形成的障碍能够有效加强德军的防守,必须先将其

  • 卡拉布里亚海战的详细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卡拉布里亚海战,二战,英国

    卡拉布里亚海战(意方称庞塔斯提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地中海上最大规模的海战,发生在1940年7月。当时意大利独裁者本墨索里尼对英法宣战仅仅数周,意大利海军主力舰队与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狭路相逢,短兵相接。交战双方包括5艘战列舰、1艘航空母舰、19艘巡洋舰和32艘驱逐舰在内的57艘大小战舰,意大

  • 纳瓦里诺海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双方投入了多少战船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纳瓦里诺海战,奥斯曼帝国

    土耳其拒绝执行英、俄、法签订的1827年伦敦公约关于给希腊自治权的要求后,了迫使土耳其就范,三国决定派出联合舰队,以诉诸武力作为调解争端的最后手段。1827年6月29日,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司令海军上将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谢尼亚文率9艘战列舰、6艘三桅炮舰、6艘轻巡航舰从雷维尔出发前往丹麦的哥本哈根

  • 纳瓦里诺海战:希腊复兴的奠基礼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纳瓦里诺海战,奥斯曼帝国

    在遥远的古代,希腊曾经创造过悠久灿烂的文明,堪称欧洲的文明摇篮,然而,自罗马帝国以来,这个地中海风情的浪漫国度却遭受了十几个世纪的异族统治,特别是1453年以来,希腊蒙受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近400年的奴役性高压统治。19世纪初叶,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希腊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复兴。希腊船队从爱琴海进

  • 科林战役双方是怎样排兵布阵的?带兵将领分别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科林战役,普鲁士

    构想1757年6月18日清晨六点前后,菲特烈军团以整齐的行军纵队出现在往科林的道路上,科林的地势,是位于易北河有一小段距离的南岸谷地中。有一条沿着山谷往布拉格延伸的道路,周围则布满了高低不一的山岳与丘陵。而此时普军轻骑兵斥侯回到本队报告,在前方的卡哈耶克丘陵(Kamhajeker Berg)东方发现

  • 科林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科林战役,普鲁士

    科林战役(Battle of Kolin) ,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在1757年6月18日的战役。以奥军胜利作结。此战终结了腓特烈二世不败神话并摧毁了普鲁士速战速决的战略。科林战役虽然不大,但被认为实为七年战争最关键的战略转捩点,因为此役之後,腓特烈已经不可能在法国和俄国参战之前迫降奥地利,战略

  • 布汶战役战前是怎样的?发生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布汶战役,法兰西王国,神圣罗马帝国

    约翰撤退到英格兰本土的这几年,执政趋于暴政化,对于金钱无休止的贪婪,使得他的鹰爪触及了英格兰各地,牢牢吸着经济的血脉,再加上个人性格的喜怒无常,残忍暴虐,驱散和流放了许多达官要人,在宫廷之内,没有人愿意和他接近,他几乎就是孤家寡人。 更重要的是,在他心里,始终有着一个结打不开,就是他丢失了父辈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