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清朝时大小金川之役为何打了七年?大小金川之役难打的原因是什么?

清朝时大小金川之役为何打了七年?大小金川之役难打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169 更新时间:2023/12/24 21:36:36

首先,我先来说一说乾隆对金川用兵的起因。此事乃是大金川首领嘉勒巴之孙莎罗奔起的头,莎罗奔实力渐渐强大以后,对邻近部落有了很大的野心,“莎罗奔自号大金川,而以旧土司泽旺为小金川”,他将自己的女儿阿扣嫁给小金川土司泽旺,而“泽旺懦,为妻所制”。实际上莎罗奔成了大小金川的主宰者。在乾隆十一年,莎罗奔干脆“劫泽旺归,夺其印”,四川总督出面晓谕,才“始还泽旺于故地”。第二年,莎罗奔“又攻革布什札及明正两土司”,四川巡抚纪山率兵弹压,莎罗奔“反伤我官兵,纪山奏请进剿”。然后,定大小金川之战拉开大幕。

关于这场战争,我就拿乾隆第一次平定大小金川来举例。我昨天读了《圣武记》,情节确实是一波三折,清军在前两三年确实是进攻停滞不顺,愤怒的乾隆甚至连杀张广泗、讷亲两名大员。最后在乾隆十四年,才由傅恒、岳钟琪总结经验教训后,才合力平定。

下面我来说一说为何金川如此的难打?

第一个原因就是清军的战斗力在乾隆时期确实是退化很多了,毕竟承平日久,这是封建朝都会发生的弊病,这个症状在围攻大小金川的时候就明显暴露。就在乾隆十三年攻打拉底山的时候,就发生了“十余贼噪而下,我兵三千皆溃”的糗事,这已经无法和入关前的清军相提并论了。

第二,不管是张广泗和讷亲都有可杀之道。张广泗在用兵过程中,信任的良尔吉、王秋和阿扣(莎罗奔的女儿)皆为莎罗奔派来的奸细,以至于他们“专为莎罗奔耳目,军中动息辄报贼为备,所向扞格”。而讷亲之过,据傅恒所奏,到军之日“惟严切督战,任举败没,锐挫气索,晏起偷安,将士不得一见,不听人言,不恤士卒,军无斗志,一以军务委张广泗”,为将者,三军之司命也!军队核心出了问题,这仗还打什么?

第三,就是地理环境的问题。大小金川位于我国西南,环境多山,这些山道本就险峻,大小金川之人设碉据守,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这样的碉楼而且数量众多,不啻攻坚之战。傅恒在其奏疏中写道:“即臣所驻卡撒左右,山顶即有三百余碉,计半年旬日得一碉,非数年不能尽。”地理之难可想而知。

第四,再从天时上看,其地雾气偏多,烟雨亦多,在第二次征讨金川的时候,就发生过“连雨数旬,兵未能进”的情况,想必第一次征讨金川数年之间也是遇到过这种情况的。

第五,金川之地人心坚固,众志成城,战斗意志非常顽强。正所谓“且人心坚固,至死不移,碉尽碎而不去,炮方过而人起”。大小金川之地人皆骁勇善战,可见一斑。

所以,上述五点就是清军为何攻打大小金川时费时费钱费力的原因。各土司把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据了。而清军无此三项,就特别的劳师糜饷。

标签: 清朝大小金川之役乾隆

更多文章

  • 马歇尔计划:美国是怎样实现对西欧领导控制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歇尔计划

    为了遏制苏联和全球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美国在1947、1948、1949三年内相继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意味着美国从政治、经济、军事上三管齐下,对苏联实行政治上的孤立打击、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做为冷战三个重要支柱之一的"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 布汶战役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有着怎样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布汶战役,法兰西王国,神圣罗马帝国

    布汶战役是由同盟积极牵头者约翰王设计展开的。按照约翰的策略,由他自己领导巴黎南面战线,诱法王迎战并予以牵制;同时低地国家军队由奥托四世率领组成主力军,从北面向巴黎进军。事实上约翰王先行进军,奥托四世行军较慢,两者未能按原计划配合。在与法军进行两次遭遇战后,7月3日约翰王被迫退回阿基坦,难与盟军联系。

  • 美吉多之战:古埃及法老远征巴勒斯坦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美吉多之战,古埃及,法老

    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第一次远征巴勒斯坦期间的重要会战。是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一次战争。约公元前1482年,为镇压以卡迭石(今叙利亚纳比迈恩德)城邦为首的反埃及联盟,图特摩斯三世率军约3万人向巴勒斯坦进发。联军在美吉多城(今以色列泰勒美吉多)外设防。埃及军抄山路隐蔽接敌,突然出现在美吉多城下,然后兵分

  • 明登战役的详细经过?明登战役的历史影响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登战役,法国,英国

    七年战争期间的一次重大战役。1759年8月1日,德孔塔德斯元帅率领法国军队6.4万人与不伦瑞克的费迪南德率领的英国和普鲁士联军5.4万人交战于明登地区。费迪南德先派出一支1万人的部队威胁法军的后方,然后发起猛攻,一举突破法军第一道防线。由于联军骑兵未能及时投入战斗,损失惨重的法军得以顺利撤退。此次战

  • 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进攻路线是怎么样的?战后是怎么谈判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罗马共和国,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18年 - 公元前202年迦太基与罗马共和国之间的第二次布尼战争是三次布尼战争中的第二次。第一次布匿战争后,双方都被摧毁。但是迦太基处境较差,他们不仅因其海上贸易中断而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不得不接受昂贵的投降条件。控制伊比利亚半岛迦太基在西西里岛遭受沉重打击后,需要一个解决方案来改善经

  • 奥意战争:蒸汽装甲舰船的首次登场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奥意战争,意大利

    1866年6月17日至8月10日进行的奥意战争,是意大利为从奥地利统治下获得解放和建立民族国家而进行的战争。1859年奥意法战争和1859—1860年意大利革命的结果,意大利基本上实现了统一。1861年3月建立了意大利王国,撒丁国王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继承了王位。只有罗马和威尼斯省仍归奥地利管辖。1

  • 维也纳战役:奥斯曼帝国缓缓落幕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维也纳战役,奥斯曼帝国

    1529年奥斯曼土耳其的失败围攻维也纳标志着长期的衰退的开始他们的帝国。它也停止了伊斯兰教的提前到中欧和西欧,并确保基督教而非穆斯林宗教和文化将主宰该地区。1520年,苏莱曼II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第十,达到从波斯边疆西非和包括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苏莱曼继承了最大、世界上训练有素的军队,包含上级

  • 姆岑斯克坦克战有着哪些战前准备?战争背景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姆岑斯克坦克战,德国,苏联

    1941年6月22日4时30分,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向苏联发动了侵略战争。 德军企图以“北方”集团军群,歼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军,攻占列宁格勒;以“南方”集团军群向基辅方向实施进攻,把乌克兰的苏军主力消灭在第聂伯河以西;以“中央”集团军群,分南、北两路实施钳形攻势,围歼白俄罗斯地区

  • 血战卡昂的战役背景是怎样的?参战双方分别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血战卡昂,二战,德国

    卡昂战役(康城之役,英语:Battle for Caen)是1944年6月至8月的大君主作战期间,盟军与德军在法国北部卡昂爆发的一连串战役。盟军原预计在D日当天攻占法国诺曼第地区的最大城市卡昂,并要达到下述战略目标:占领其周围的奥恩河和卡昂运河,这两个河流形成的障碍能够有效加强德军的防守,必须先将其

  • 卡拉布里亚海战的详细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卡拉布里亚海战,二战,英国

    卡拉布里亚海战(意方称庞塔斯提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地中海上最大规模的海战,发生在1940年7月。当时意大利独裁者本墨索里尼对英法宣战仅仅数周,意大利海军主力舰队与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狭路相逢,短兵相接。交战双方包括5艘战列舰、1艘航空母舰、19艘巡洋舰和32艘驱逐舰在内的57艘大小战舰,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