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355 更新时间:2023/12/7 8:11:06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转折性事件,这场战争彻底将我国从封建社会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打醒了。其中很有趣的一点就是,这场战争之中,英国人对我国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但是清朝皇帝道光居然连英国具体在哪都不知道,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那么为何英国对清朝了如指掌,清朝对英国却几乎一无所知呢?

要说清朝对英国几乎一无所知,大家可能觉得冤枉了清朝,毕竟当年马戛尔尼使团就曾经出使清朝,见过乾隆皇帝。再有就是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之前就曾经和英国人打过交道,对英国也有所了解,虎门销烟之后甚至在广州加固了炮台,按理来说对于英国清朝不应该显得无知,但是关键在于,清朝虽然知道有英国这么个玩意。

但是对于英国的具体情况却完全不了解,这背后有三条重要原因:

1. 傲慢狂妄

在鸦片战争之前,我国古代的世界观十分诡异,首先是极端重视北方的游牧力量,整个清朝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对于蒙古强权的打击,同时对内的农民起义或者传统的强臣骄兵等问题也有很好的处理,基本上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然而对于外部力量,尤其是海外则显得极端轻视。

毕竟在中国历史上来讲,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朝是死于来自海上的侵略,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个王朝对于海外表现出很强的兴趣,虽然元朝曾经远征爪哇,但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穷兵黩武的表现,所以清朝根本不屑于了解英国人的情况。这种思维方式甚至到了鸦片战争被打的抱头鼠窜的时候还充分的体现出来,毕竟清朝最关心的问题是:“英国是否与回疆各部接壤”这类问题,还是以纯粹的陆权思维来看待。

2. 机构缺失

整个清廷对外的情报机构完全处于空白状态,这和邻国日本可完全不同,日本虽然“闭关锁国”,但是对外的“兰学”(日本版西学东渐)和“风语者”带回来的各国信息从未中断。

相比之下,清朝居然完全闭目塞听,对于西方的科技文化即便有了解也没有一个机构专门去研究,当年康熙皇帝虽然学了西方的几何数学,但是自己学会就结束了,也没有进一步研究,可以说和日本相比,清朝闭关的更加“纯粹”,也更加愚蠢。

3. 判断失误

清朝对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分析判断可以说是极端错误,这一错误也和我国的古代军事理念直接相关。就“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而言,他虽然对英国有所了解,但是对英国发动战争的能力也存在估计不足和局限性,他认为:“英国志在通商,通商不必衅”且英国远涉重洋开战“粮响军火安能持久?”以我国古代的军事思维来估计英国人。

然而相比之下,英国对于清朝的情报工作就显得非常具体强大了。

相比于清朝的无知,英国虽然已经是当时世界唯一一个工业强国,也是唯一一个海军超级大国(总吨位超过二三四名之和),但是对于清朝表现出了极大的情报重视,在搜集情报方面更是堪称跨时代的情报优势。

英国的情报来源十分广泛,当时各地的清人为英国提供了大量情报,比如英国在浙江的情报负责人郭士立就通过内奸陈秉均来收集情报,所谓“每日都有汉奸许多起,在夷人处报官兵信息,得受洋钱”,情报内容非常详细,包括清朝各地驻军的人数年龄姓名住址,还有清朝的明哨暗哨和炮台的编制配备等等。甚至连清朝士兵的具体姓名和体貌特征都有,可以说是非常的严谨。

同时,英国人还利用各地的传教士进行侦查,这些传教士们都充当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聘间谍,对整个清廷的情报进行搜集,利用职务之便以救治病人为借口到处搜集情报,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情报关系网,对于清朝的调查极为深入和细致。

其三,当时英国的军舰也日常进入广州等地进行探查。1832年2月26日直到9月5日,英国军舰阿美士德号对于广州进行了深入军事侦查,回去的报告令人不寒而栗:“南澳是广东第二个海军根据地,一半位在广东,一半位于福建,它是总兵官或提督的住所。在他的指挥下,共有军队5237人,其中4078名属广东,1159名属福建。”

同时,胡夏米(舰长)提出“这个根据地的防御,据我们所见,共有七八只战船。从外形看来,它们类似小型的福建商船;从各方面看来,比我们在广州看到的战船要差得多。海湾入口处有炮台两座,较高的一处有炮八尊,较低的一处有炮六尊。海湾内部另有小炮台一座,上面并未架炮。”

相比于清朝对于英国火力的极度无知,这种情报堪称是“知己知彼”,清朝安能不败?

情报战悬殊的结果就是双方的判断产生了天壤之别,英国意识到拥有庞大疆域的清朝其实是不堪一击,清朝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产生各种弱智判断,比如清朝两江总督豫堃上奏声称:

“(英国人)身体僵硬,双腿笔直。腿上穿着衣服,几乎无法自由伸曲。一旦跌倒,无法站起。对于陆地作战来讲,这是致命的”

然而事实上英国人陆战乃至于肉搏战都将清朝的八旗绿营军队彻底击垮。而且清朝错误的认为英国人不会沿着长江进入内地,结果再度被打脸,只能推脱说是内奸过多造成清军一败再败“所有各处失陷之由,皆系汉奸作为内应”。

可以说,清朝的战败早在战前情报战就已经决定了,而情报战的胜败因素,不仅值得我们深思,更值得我们警惕。

标签: 清朝林则徐

更多文章

  • 野狐岭之战:大蒙古国的崛起之战,决定了蒙金交战双方政权的命运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野狐岭之战.成吉思汗,大蒙古国,金国

    你知道蒙古帝国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蒙古帝国时期,军事实力冠绝全球,在当时可以说是无人能及,不过蒙古帝国也是从弱小时期一步步强大起来的,通常认为蒙崛起的转折点是野狐岭之战。野狐岭位于今河北张家口万全区,在北京西北方向约200公里一带,北连漠北、西通西域、南接中原,在古代被称为“

  • 历史上真实的“雍熙北伐”,把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辽国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熙北伐,宋朝,辽朝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雍熙北伐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儿皇帝”之称的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辽国。北宋雍熙三年,宋太宗为了将割地夺回,便派遣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向辽国发起进攻,这次讨伐被称作“雍熙北伐”。然而,这次声势浩大的北伐之旅,最终,却以北宋十万大军的覆

  • 历史上最早的细菌战是匈奴发起的吗?他们是如何做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匈奴,汉朝,细菌战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世界上第一次细菌战的由来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快点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汉朝与匈奴是一对欢喜冤家,干了几百年。结果,我们都知道,汉朝赶走了匈奴。很多人不知道,在拉锯战过程中,匈奴首次使用了细菌战,这也算是世界上的第一次。那么,匈奴是如何使用细菌战的呢?中原和匈奴的战争,由来已久。在秦朝

  • 南北朝瓜步之战:南弱北强的格局也越来越突出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瓜步之战,南北朝

    自从西晋灭亡之后,中国就进入了战火纷飞的南北朝时期,很多中原人民都进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时代,也是各个国家致力于统一的时代。瓜步之战就是其中的例子,也被称为元嘉北伐。南方的刘宋取代晋朝后,北方的北魏也把握住时机崛起,南北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汉中之战,曹操为何会输给刘备?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中之战,曹操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中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他开始退回北方。休养生息,重整兵马,以待日后决战。可见曹操统一天下的决心,始终没有改变。他坚信他一定能够东山再起,也是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再回到北方之后,他稳定了北方的各路兵马,将局势安定了下来

  • 宁夏之役:大明悍将李如松依靠这次战争而迅速蹿起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宁夏之役,李如松

    1592年,平静多时的明朝北部边疆,爆发了震动不小的宁夏之役。从蒙古投诚而来的大将拜,因为利益问题而选择铤而走险。明朝为了将之镇压,而几乎动用了全国一半以上的机动部队。包括后来声名远播的悍将李如松,也依靠这次战争而迅速蹿起。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多重矛盾作为中原与草原势

  • “却月阵”有多厉害?刘裕凭借两千步兵胜三万骑兵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晋朝,刘裕

    却月阵是中国古代兵车战法中的一种战法。按照《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还记载,刘裕用“却月阵”,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万精锐骑兵。刘裕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为中国军事史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不仅善于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还善于战术革新;不仅善于指挥步兵、水军作战,还善于指挥诸兵军协同作战。其中以“却月阵”

  • 清朝是如何平定准噶尔地区的贵族分裂的?战事长达八年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康熙

    清朝平定噶尔丹叛乱 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看一看清康熙年间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战争。明末清初蒙古准噶尔部不断壮大,噶尔丹继承汗位后势力更是空前。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先后吞并蒙古各部,继而南下威胁清廷。明末清初,蒙古族分为三部: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厄鲁特,蒙古分

  • 淝水之战中“风声鹤唳”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晋朝,淝水之战

    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介绍我国历史上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西晋末年,中国历史进入了割据局面,淝水之战就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一次战争。战争后我国南北朝开始了长期的割据分裂。西晋末年,统治者腐败无能,社会动荡不安,我国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南北朝时期。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

  • 鄱阳湖大战——中世纪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水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友谅,朱元璋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鄱阳湖大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长江上有陈友谅,长江下有张士诚,东南有方国珍,南邻陈友定,在前有狼后有虎的情况下,朱元璋分析了自己的局势和处境,将目光对准了陈友谅,而作为朱元璋占据应天后最大的敌人,朱元璋又是如何诱敌陈友谅的?在此之前朱元璋和陈友谅本来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