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国鼎立被破:曹魏灭蜀汉 东吴为何见死不救

三国鼎立被破:曹魏灭蜀汉 东吴为何见死不救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00 更新时间:2024/1/2 2:34:27

公元263年,曹魏派遣钟会邓艾等人率二十多万大军进攻蜀汉,蜀汉不能抵挡,后主刘禅在成都投降,年底,蜀汉灭亡。

三国时代魏蜀吴,魏国最强,吴蜀同盟对抗曹魏。

令我们不解的是:曹魏灭蜀汉时东吴在做什么?东吴为什么不救蜀汉呢?难道吴人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其实,蜀汉灭亡前,东吴是尽力去救蜀汉了的。

根据《三国志@三嗣主传》记载:冬十月,蜀以魏见伐来告。......甲申,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魏寿春,将军留平别诣施绩於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皆救蜀。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

这段记载说的很明白:蜀汉向东吴求救,东吴派遣丁奉出寿春,“围魏救赵”,又派留平前往荆州商议从永安入川,另外,还派丁封,孙异从汉水入汉中救援。

从部署来看,东吴其实尽了力,他们动用了可以动用的力量,以当时仅有可能的途径试图救援蜀汉,减缓蜀汉的军事压力。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

东吴全力救援蜀汉,如果两家合兵,魏军未必能灭掉蜀汉,搞不好魏军还会覆没于四川山中。但是,东吴到底没有来得及救援蜀汉。

东吴未能及时救援蜀汉,从时间上看,不能怪东吴动作慢,只能怪蜀汉灭亡太快。

蜀汉求救的信息是十月份送到东吴,但下个月刘禅就投降了,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东吴又怎么来得及救援呢?

可是,到此我们又有了疑问。

我们都知道,蜀汉地处四川,崇山峻岭,沿途都是险要关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汉坐拥十万大军,怎么说灭亡就灭亡了呢?为什么灭亡的如此迅速呢?

要说起来,蜀汉迅速的灭亡的最大责任人有两人:一个是后主刘禅,另一个是蜀汉军队主将姜维

后主刘禅的责任是因为他执政期间,蜀汉政治腐败,人心涣散,邓艾兵临城下,他又不战而降,因此导致蜀汉速亡。

刘禅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坑爹君主”,他的责任已经是众人皆知,不用再多说。

倒是姜维的责任,恐怕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姜维对蜀汉迅速败亡至少有三大责任:

一、常年穷兵黩武,导致国力衰退,军中出现厌战情绪。

姜维的战争导致“军旅数出,百姓彫瘁”,蜀汉大将廖化愤怒的抱怨说:姜维的这种恶政,为何不在我生前出现,为何也不在我死后出现,偏偏要在我这辈子遇到呢?(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二、改变汉中防守策略,导致汉中迅速失守。

汉中自魏延时代,就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王平等人也都沿用。这个策略有效的挡住了曹魏的进攻,汉中安如磐石。

但是,姜维掌权后却脑洞大开,他改变过去的防御策略,变为“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策略。结果,正是姜维的策略导致魏军深入汉中腹地,汉中迅速失守。

三、姜维面对邓艾等人的魏军部队,只坚持一个月就被击败。

姜维最初在沓中屯田避祸,邓艾的精锐与姜维蜀军主力正面野战,大战于强川口,结果姜维大败。邓艾前后仅用一个月便将姜维击败,姜维被迫退守阴平,邓艾部队得以深入蜀中。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月馀,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

从魏灭蜀之战来看,魏军在蜀国境内进展迅速,从公元263年秋进军,仅用三个多月时间就兵临成都城下。

魏军进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姜维负有主要责任,总结起来,姜维的责任就是:“以攻代守”战略失误,“御敌于国门之外”策略错误,“被敌军击败”战术错误。

正是因为姜维的屡次错误,导致汉中迅速失守,蜀中门户大开,被邓艾偷渡阴平,抄袭后路。

假如姜维能在汉中或者沓中挡住魏军至少一路人马(魏军三路伐蜀),就可以为蜀汉争取时间,东吴的援军就有可能到达。

但是,姜维未能挡住任何一路,反而被邓艾击溃,终于导致蜀汉在短短三四个月中灭亡,东吴就是想救也来不及啊!

标签: 三国鼎立

更多文章

  • 秦晋崤之战是怎么回事 崤之战知识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晋崤之战,崤之战知识点

    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战乱不断,在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经典的战役,崤之战就是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之间爆发的一场争霸战,奠定了之后一段时间的天下大势,可以说是至关重要,那么这一场大战是怎么一回事呢?当时秦国很强大,正是秦穆公在位的时期,秦穆公重用贤臣,国力渐强,于是对于东进加入中原有了想法,而当时晋国就是秦穆

  • 关于城濮之战的成语是什么 城濮之战是哪两个国家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城濮之战的成语,城濮之战

    成语“退避三舍”出自城濮之战,成语的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也比喻退让河回避,避免发生冲突。晋文公继位以后,整顿内政,大力发展晋国,使得晋国渐渐地强大起来。楚国这时候正在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域范围,此次率领楚、陈、许等五国攻打宋国。宋国派人请求晋国进行援救,大臣们对晋文公说:“楚国总是欺负中原诸侯,主公要

  • 城濮之战中的人物分析 城濮之战意义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城濮之战中的人物,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中,晋军赢得了胜利,楚军却落败而逃。这场战争中的主要指挥的人物是战争胜负的关键。从晋国的国君到臣子都是有智慧和胆识的,但楚国却不能相提并论了。先来说下晋国的国君晋文公,晋文公年轻时经历长期流亡生活的磨练,增长了他的胆识和才干,在治理军队方面有自己的想法和策略,能够善于观察当时的情况,虚心采纳

  • 君子馆之战简介 君子馆之战是辽国契丹为了报复?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君子馆之战,君子馆之战简介

    “君子馆之战”,它主要发生于986年的冬天,是宋辽战争中,辽军攻打宋瀛州,最终在君子馆大败宋军的一次作战。当时,宋军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无法使用弓箭,最终被辽军击败,而宋军刘廷让的部队基本上全军皆没,死者将近有数万人,而宋军河北防线也遭到了重创。那么这场战役的背景又是怎样的呢?据说在986年的时候,

  • 为什么说春秋时期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车战

    车战,在中国古代商周时期曾经是两军战斗的主要战法,战车兵是军队的主力兵种,以一乘战车和其附属的徒步的士兵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车战的历史可上溯至三皇五帝的时代,不过,车战在春秋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春秋时期,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也可以说是一种贵族是的竞技,那么,车站是怎么演变成贵族式的战争的呢?一

  • 张绣的谋士 他的谋士便是赫赫有名的贾诩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绣,贾诩

    张绣的谋士,张绣的谋士是贾诩,贾诩这个人也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物,而且他的智谋是比较多,给张绣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而且,也是帮助刘秀成功的一个关键人物。对于张绣的谋士,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张绣的谋士到底是谁吧。张绣的谋士张绣,是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军阀。刚开始跟着叔叔张济四处征战,投靠过刘表,后来

  • 张绣杀了曹操哪个儿子 是曹操的长子曹昂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绣,曹操

    张绣杀了曹操哪个儿子,张绣本来就对曹操有妒恨之意,后来又跟曹操反目,最后投靠了刘表,在一场战役中,张绣杀死了曹操的儿子曹昂,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张绣杀死了他的儿子,反而还能够被曹操重用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介绍。三国张绣张绣是武威祖厉人,东汉末年的军法,当时的群雄之一。张绣的父亲是骠骑将军张济,

  • 解密:战争是古格王朝消失的真正原因吗?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格王朝

    古格王国遗址距阿里的札达县城3-4公里处,位于象泉河南岸的泽布兰村附近的一座黄土山上。现存的古格王国遗址,依山叠砌,由下而上,高约300来米,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遗址东北侧,屹立着7个土砌碉堡,还有3座10米高的佛塔;山坡上,蜂房似的密布着800多孔洞窟;中间有数幢红墙白壁的建筑,那是完好无损的

  • 英法百年战争中产生了哪些英雄 百年战争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英法百年战争,百年战争

    持续了一百多年的英法战争涌现出一批批英雄人物,他们爱国热情高涨,让人一方面为他们生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下表示担忧,一方面又为他们英勇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表示佩服,英法百年战争英雄中最为著名的应该就是法国的圣女贞德。英法百年战争配图圣女贞德是法国一名著名的军事家,她信奉天主教,她不仅仅是英法百年战争英雄,同时

  • 利萨海战的结果介绍 利萨海战的影响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利萨海战的结果,利萨海战

    利萨海战是普鲁士的盟友意大利和奥地利之间展开的一次激烈海战,作战海军司令分别是佩尔萨诺和B·冯·特格特霍夫。利萨海战画像利萨海战结果是以意大利配备最新蒸汽动力的“意大利”号沉没告终,意大利舰队被迫向西撤退。因为奥地利舰队在作战中也有部分舰船受损,所以B·冯·特格特霍夫并没有指挥海军继续追击,并在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