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鸦片战争差点提前 洋女逛街引发中英刀兵相见

鸦片战争差点提前 洋女逛街引发中英刀兵相见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87 更新时间:2024/1/5 7:54:36

道光十年(1830),在广州发生过一次洋女逛街事件,几乎让鸦片战争提前了10年开战。这一年的10月4日,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的大班(东印度公司最高领导层之一) 师偕同几个外国女人从澳门来到广州省城,坐着绿呢小轿,大摇大摆地住进了商馆。此后,一连几天,在 师夫人带领下,几个穿戴时尚的外国女人坐着绿呢轿,到处观光。谁能料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们竟然成了一场外交风波的主角儿。

因驱逐“番妇”引起刀兵相见

“番妇”(晚清官方资料中对西方女性的蔑称)如此招摇弄得满城风雨,官方震惊。因为夷人私带家眷入广州,以及私自坐轿入商馆,都是中国官府曾明规定禁止的。于是,中国政府责成时任两广总督的鸿宾亲自过问,并令外商退回澳门,不许在广州省城停留,同时禁止夷人乘坐肩舆(轿子)。

一场轰轰烈烈的外交交涉活动就此拉开序幕。当 师收到中国政府发来的公文时,并不领会中方提出的交涉;而英国商人雅各等,也拿着商行通事翻译的汉字禀帖,亲自跑到靖海门外呈递,表示外商留在广州商馆,如果不准携带家眷,实属不人道。李鸿宾对洋商的抗议申诉禀帖也不加理睬。最后事态发展成刀兵相见--中方通告:如两三天内, 师仍不遵命将夫人送回澳门,将派官兵进入商馆,实施驱逐。

对此,外方派出水兵百人,携带轻便枪炮,午夜在商馆码头登陆,实施布防,保护商馆。

就这样两相对峙,“番妇”问题使中英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实际上,双方都不愿意把事态弄僵。广东官员怕涉外事件激化,难以朝廷交代,于是急忙派洋行商人出面做输导。最后,还是英方先让了步,向清政府报告了派兵保护商馆的原因,并说如果中国官方肯保障商馆安全,水兵和枪炮自当撤去。在得到李鸿宾的保证后,英国水兵撤回到兵舰上去了。

水兵撤了,但 师夫人以照顾有疾病的 师为理由,并没有立即回澳门,等玩够了,才动身回澳门。

乾隆锁国只许英商在广东贸易

为了开拓贸易,乾隆二十年(1755)六月,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出英国的第一位“中国通”,开始到浙江沿海投石问路。这位英国人在广州贸易多年,通晓汉语,熟悉行情,汉语名字叫做洪任辉。他偕同公司大班汉森,乘船直抵浙海关宁波口岸。宁波在康熙年间是开放的口岸,后来因海岸滩浅水急和商人资本薄弱,被英商逐渐放弃。英船久不北上,此时忽然闯入海滨要地,乾隆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对浙江海防的忧虑。

为阻止英船北上,乾隆帝采取了一种折衷的方案:不宣布禁令,而是提高浙江关税,让外商无利可图。奇怪的是,浙海关税额的增加并没有吓跑英国商人,不久,乾隆得到信息:英商宁可多交税也要到浙江贸易。

为处理浙江海关事宜,乾隆帝将熟悉广东外贸的两广总督应琚调任闽浙总督。杨应琚接连上了两份调查报告,认为浙江不比广东有虎门之险可守。浙江海面辽阔,无险可守,洋船扬帆就可以直达腹地。奏报中不无担心:洋船上装载炮械云集天朝商港,这对于沿海清军水师是个巨大的威胁。乾隆当即朱笔批示:“所见甚是。”然后分别密谕两广总督李侍和闽浙总督杨应琚:“口岸定于广东,洋船不得再赴浙省。”这就是给大清国的海疆政策带来划时代变动的 “一口通商”上谕。

接下来,英国商船在浙江被逐,清朝沿海官兵处处设防,英商不得不按照老规矩回到广州。但是,事情并未了结。乾隆二十四年(1759)七月,一艘三桅小洋船“成功号”出现在天津大沽海口,英印公司派洪任辉北上京师,向清廷控告粤海关腐败勒索和广州洋行垄断贸易,并请求开放门禁,自由贸易。

一个西洋人胆敢跑到天津来告大清帝国海关的状,这让乾隆感到十分震惊。他召开军机大臣会议,决定派遣京官将洪任辉从陆路押解回广州,福州将军新柱从福建省前往广州,会同两广总督李侍尧一起在广州会审。

这场洋人控告案最后的结果是,双方各打50大扳,粤海关监督李永标被撤职查办、抄家流放,洪任辉以“沟串内地奸民,违例别通海口”罪,被遣送澳门圈禁3年。

大清规矩:“番妇”不准进广州城

洪任辉案结束后,清廷便把外商作为重点防范对象,两广总督李侍尧提出了一个“防范外夷”的规章,并得到了朝廷批准。其中一、二款,都是限制外商的行动和私生活的内容。

广州开埠之初,洋妇就和枪炮一样被拒之城外。当时远涉重洋而来的西洋妇女都暂时生活在船上。乾隆十一年(1746)开始,两广总督准许“番妇”居住澳门,厉行对外国妇女的查禁制度。

是案子总得有个了结。当事人 师夫人走了, 师也回了澳门。朝廷只好找相关人来说事,于是,那个送绿呢小轿给洋人的谢五做了替罪羊。

11月初,谢五被传拘监禁,罪名是:交结夷商,私送绿呢小轿。最后,总督李鸿宾与巡抚朱桂桢合议,结案:发往伊犁充当苦差,以示惩罚。

待李鸿宾等人把审判结果奏上报行,朝廷认可了,但谢五也已在狱中瘐毙了。

而后,李鸿宾等联名同拟8条关于夷务的章程上呈,除过去已有之外,特意将禁止“番妇”住馆、夷馆坐轿和偷运枪炮入省等3项明确强调加进。道光皇帝同意了。

实际上, 师夫人一案的处理,已使英国人摸清了大清帝国地方官的底牌。

过了3年,即道光十四年(1834),英国政府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在华的贸易垄断权结,专门设立了驻华商务监督,派律劳卑来粤,大班改为夷官,中、英之间一度发生严重纠纷,终于导致了鸦片战争。 “番妇”事件也成了英国商人煽动反华情绪的口实之一。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可以“带家眷”寄居通商口岸的条文被明确载入 《南京条约》。

从此,大清帝国的街道上,常能见到各种各样的“番妇”招摇过市。

标签: 鸦片战争中国英国

更多文章

  • 唐朝军人有何过人之处?唐朝的部队有多厉害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军人,部队

    有唐一代,中国军队强盛一时,唐军的主要对手突厥、吐蕃、阿拉伯都为当时强大民族,但他们与唐军的交锋却基本是败多胜少。盛时唐军开疆拓土,势力远达里海地区,外蒙古和西域尽为中华版图,辉煌的战绩为本国最高统帅赢得“天可汗”称号(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军队有什么 “过人之处”?令世界不敢轻慢?首先是充足的国力和

  •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一败再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苏联,卫国战争,

    自从德国对苏联发动突袭,苏德战争爆发以来!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苏联就损失数千架飞机,两万多辆坦克,有三百多万苏联军人被俘,有一百多个师被德军打残或歼灭!德军深入苏联境内达1000多公里。苏联大块的国土被德国人占领,有当时苏联全国人口40%之多的苏联百姓,生活在沦陷区,被迫接受着德国人的残酷统治。为什么

  • 揭秘:“彭城之战”刘邦为什么会一败涂地?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彭城之战,刘邦,项羽,汉朝

    楚汉争霸这段时期,著名的战役很多,比如巨鹿之战、彭城之战、背水一战和垓下之战。垓下之战,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乌江自刎。巨鹿之战和背水一战,二者都是以少胜多,都是一战成名,巨鹿之战项羽成名,背水一战韩信成名。其实,彭城之战也是以少胜多,并且对战双方悬殊比巨鹿之战更大,项羽与秦军的巨鹿之战是项羽三万

  •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历史上各朝代屠杀事件大全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朝代,屠杀,战争

    人类在地球上产生了多少年?有人说一百万年,也有人说有几百万年。或许今天人类在求证自己的祖先产生时间时,已经不觉中把自己从动物的范畴中划分而出,定性为一种高高在上的种族。然而,纵观历史,我们悲哀地发现,即便是已经穿起了衣服,进入了文明的时代,人类依然有着做为野兽的本能与血腥,甚至在屠杀同类这件事上,远

  • 突尼斯恐袭案致至少38人遇难:英国女王表哀悼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突尼斯,恐怖主义,英国,

    中新网6月29日电 据外媒报道,英国女王向在突尼斯海滨袭击案中遇难的死者家庭表示“诚挚慰问”,向伤者表示“深深的同情”。女王说,当地时间26日发生的枪击案让她和丈夫爱丁堡公爵深感“震惊”。据英国媒体报道,在突尼斯度假胜地苏塞海滨及酒店发生的这起袭击案中总计38人遇难,其中英国死难者人数有可能攀升到

  • 渭南之战战役经过:斗智斗勇的惊天动地大决战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渭南之战,三国,曹操

    1、关西起兵:西北其中一支军队马腾军,本来拥兵自重,所以曹操在南下之前,便以汉室之名召马腾到京都为官,令其子马超不敢妄动。后曹操于208年赤壁大败,幸而能守住合肥,不被孙权攻下(详见合肥之战),加上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所以曹操加强南方的防备,转向西部拓展势力。 211年三月,曹操派钟繇出兵讨伐汉中的

  • 渭南之战的结果:曹操大获全胜马腾一家全丧命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渭南之战,三国,曹操

    曹操在此战将关中数个拥兵自重的军团打败,令他们不能结合反抗,大大削弱了他们的势力。后来,曹操进一步收降杨秋,派夏侯渊镇守长安,与徐晃、张郃等平定韩遂,虽然马超仍然不断聚众起兵,但都被夏侯渊镇压下去,最后只有逃往汉中张鲁处为客将。而曹操也在建安十七年(212年)五月,将在京为官的马腾一家杀害。一、此战

  • 揭秘:古代战场上武将对阵时有没有单打独斗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战场,武将

    曾经有个笑话,说的是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遇上了明朝李如松的辽东铁骑,那时候日军中有个将领,读三国演义发了疯,非常崇拜三国中单挑的武将们,跳出来大喊:“谁和我‘一骑打’”,明军以为他神经病,一顿火枪把他打成了筛子。“一骑打”也叫做单挑,就是单打独斗。看来三国演义害人不浅啊,读古代演义小

  • 辽夏战争的背景:辽国与西夏之间的矛盾不断积累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辽国,西夏

    西夏建国以前,和宋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所以一直与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密切夏、辽之间的关系,元昊曾多次向辽请婚。公元1031年,辽兴宗将宗室女封为兴平公主,嫁给元昊。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公元1042年)三月,元昊请辽发兵攻宋,以配合他对宋的军事攻击。辽出兵至幽州(今天津市蓟县),却不再前进。元

  • 辽夏战争的过程:从宋夏讲和到辽夏全面开战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辽夏战争,战争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春,由于连年征战,西夏国力已臻衰竭,元昊就乘机派出使臣上书宋朝商谈和议。宋仁宗密诏庞籍与元昊谈判,“元昊闻之大喜”。谈来谈去,关键问题仍然是元昊称帝的问题,宋朝坚持要元昊自削“僭号”。元昊恼怒,大言:“(我)如日方中,止可顺天西行,安可逆天东下。”经过拉锯谈判,元昊派使臣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