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国演义中白天打到黑夜的战斗?

三国演义中白天打到黑夜的战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501 更新时间:2024/1/23 14:49:14

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莫过于葭萌关前张飞马超打的时间最长,从白天打到黑夜,那是真正的“大战三百回合”。

葭萌关两虎相争,并没有出现“必有一伤”的惨烈结局,因为这时候诸葛亮来了,他略施小计,就让马超束手束脚,最后偃旗息鼓卸甲投降。这时候我们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刘备诸葛亮不阻止,让张飞和马超继续打下去,最后谁会取得胜利?

《三国演义》中白天打到黑夜的战斗是谁?在《三国演义》里面说的是马超攻打刘备。正是这个时候,刘备的军师诸葛亮用计当做张飞的面说,马超英勇得在荆州般请关羽来战马超。张飞听了不服气。有我张翼德在此何必搬请我二哥。说着就去和马超斗,后来张飞和马超打了一天一晚上。

诗句“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塞下曲》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注释】桑乾(gān)北:桑乾河北岸。桑乾河,永定河的上游,发源于山西,流经华北平原。秦兵:唐都在关中,是秦朝旧地,所以称唐军为“秦兵”。半不归:一半回不来,指战死。乡信:家乡来信。犹自:仍然。寒衣:御寒的衣服。【翻译】桑乾河北边一场夜战,秦地士兵一半未能归营。早晨后方送来一位士兵的家信,告诉他寒衣已经寄来。【赏析】“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前两句仅用十个字描写了发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战。这次夜战的结果,使得半数左右的战士再没有回来。这种情形是战争年代很普通、也很真实的悲剧。此诗仅用纯客观的叙事,真实地反映一场战争。表面看来,作者对此战争未附以感情色彩,但从他描写战争造成的惨重伤亡看,他是十分同情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是不赞成这场战争的。另外,诗人说的是桑乾河“北”而非“南”。倘若是在河的南岸作战,那主要是防守;如今却打到了河的北岸,那就是主动方了。主动出击而被打败,其责任在于攻方的决策者、指挥者。这便给与了上层统治者无声的批评。由于作者许浑生活在中唐时代,唐朝已日益走下坡路,边塞诗多染上了时代的感伤情绪。此诗基调是凄婉、哀伤的。唐代诗人写边塞战争,一般习惯于以“汉”代“唐”,但许浑在这里用了“秦”,主要原因是考虑到用“汉”在音律方面犯了“孤平”。从另一方面,将唐王朝比做“暴秦”,或许也折射出对统治者的不满。“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这两句运用“以一总万”的手法,在成千上万的牺牲者中挑出某一位战士,写在他牺牲的次日早晨有家信寄来,信中告诉他御寒的衣服已经寄出。上半首简单叙述了一次惨重的边塞战争,下半首说战士的家人来信寄冬衣的事。都不是什么特殊的内容,勾勒得也非常简单平实,但这两个场面紧密地安排在一起却产生了强烈的效果:一夜之隔,顿成阴阳之隔。仅仅差了一个晚上,寄给战士的家信战士再也看不到;信中说缝制的御寒衣服也已寄出,可是再没有人收取它了。此时此刻,阵亡的战士其尸骨抛掷在昨夜的战场,再也不需要寒衣,再也不会感受到亲人的眷念之情了,而家人却仍翘首以待,等待他的回信,等待他报以平安,等待他某一天从战场归来……悲剧效果就这样由于结构安排而产生。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死亡与等待在同一个时间里交叠,让观者陷入思考,对牺牲者和家属寄予深刻的同情,同时批评残酷的战争。这首诗诗人不发任何议论,而倾向性却从作者提炼出来的典型事件上自然地流露出来,短小中见深刻。艺术风格显得自然、平淡、质朴。但平淡并不浅露,思想深刻,耐人寻味,又能平中见奇,善作苦语,奇警动人。望采纳,谢谢。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1904年谁占领西藏?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1904年8月3日(农历1904年6月22日),英军侵占西藏地方首府拉萨。英军集结了2000余人,并装备了新式武器,由麦克唐纳准将统带,12月10日越过咱里拉,大举入侵,开始了英国继1888年之后的第二次侵藏战争。1904年4月11日,英军到达江孜。8月3日,侵占西藏地方首府拉萨。英军在拉萨大肆劫掠

  • 抗日战争时期,西藏的商人做出了哪些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沿海被日本侵占,大量的布匹、医药等经西藏远销内地,不仅西藏的商人积极参与内地与西藏以及中印贸易,而且不少内地商人还把商品由内地经云南、印度转运西藏。西藏地区的贸易因此获得很大发展,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抗日战争至1942年安徽大部分地区已遭日寇铁蹄蹂躏,但也还有部分地区未沦陷,

  • 子午谷奇谋的可行论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时期诸出祁山准备收复中原时,魏延曾提建议自己引兵从子午谷的小路过,让孔明带大部队从大路过,长安太守夏侯并非将才,魏延就可以杀他个措手不及,咸阳以西唾手可得。蜀汉剑锋可以直指洛阳,将来统一中原甚至平定天下。但诸葛亮用兵谨慎,担心风险太大所以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坚持从大路进军。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

  • 明朝战争史上有那些奇迹?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对整个西方来说,从头到尾都是奇迹,武器有代差,后勤一个可以保障前线能喝上咖啡,顿顿有肉,一个连每顿一个土豆都保证不了。双方在这样的条件下交战,每一次战役,每一个志愿军都是奇迹,无数个奇迹组合出来一个神迹:一个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全面落后的农业国,把一个世界最强,正处于国力巅峰的工业国逼的在停战协议上

  • 中国抗日历史事件大全及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

  • 上甘岭为什么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下依旧守得住?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我尽量简单说,三点原因。第一,反斜面战术和坑道战术。真实情况是在美军强大的火力下我军一开始也被打蒙了,电话线被炸断,部队指挥一开始也搞不清楚前面的情况。比如597.9高地的11号阵地,一个班直接全冲到了表面阵地,结果一轮轰炸全牺牲了。2号阵地看见11号阵地丢失,试图反击夺回,结果冲到一半又被一轮轰炸

  • 三国临淄怎么打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战国临淄是乐毅灭齐的战争,打下临淄就证明了他的成功。齐国被打的只剩两座城市,齐王战死。五国伐齐,指的是秦、韩、赵、魏、燕五国,在燕国的领衔带领下,由乐毅为主将,去攻打齐国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乐毅领导五国联军,一口气打下了齐国70座城池。吓得齐闵王立刻就从临淄城出逃,先后辗转到了卫国、邹国和鲁国。由

  • 不怕牺牲的名人故事简要?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

  • 中国古代在西安发生的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1)楚汉战争初期,刘邦出蜀地,平定三秦。(2)汉中之战(刘备在214年平定益州后,于217年出兵汉中,战事前后进行了两年。最终,刘备占据汉中,在秋天自立为汉中王)。(3)诸葛亮六出祁山(正史记载只有两次,“六出祁山”出自《三国演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陈仓(今陕西宝鸡西南)。(4)潼关之战(1、

  • 美国有史以来唯一一笔血本无归的战争投资是哪一次?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美国在有史以来唯一一次笔本无归的朝鲜战争中,连同16国参战小弟死伤109万人,其中美国死伤39万人(与中国相防),在世人面前丢尽了老大的颜面。美国建国246年来的战争史,最糟糕的就是侵略朝鲜战争,1950年它以联合国授权的名义,召入了16国“和南朝军17”个国家所谓的联合国军,和30个国家的后勤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