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历史上最勇武的人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勇武的人是谁?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945 更新时间:2023/12/18 4:16:24

当然是项羽

谢谢邀请。

将不过李,王不过霸。除了那位千古难觅的盖世英雄,谁还敢自称这个“最勇武”呢?

▲威风凛凛的西楚霸王

出生于楚国军事世家的项羽其祖上历代掌兵,行军打仗与他而言就是家常便饭,作为历史上“勇战派”的最杰出代表,其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打出来的胜仗莫不气吞河山。一生仅有一败,败于垓下,死于乌江,此并非韩信刘邦之能,而是霸王拙于谋略的累加而形成的时势之败也。

这些都无以掩盖这位英雄的丰功伟绩,笔者就来回顾一下西楚霸王的盖世雄风吧!

彼可取而代之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史记.项羽本纪》

自小不愿意做学问,剑也不好好练,偏想当一个万人敌,学习兵法也半途而废,但有些人天生就是豪杰,面对秦始皇仪仗的威风,小小年纪就想着取而代之,除了同样一世之雄的刘邦,几人敢动这个心思呢?

巨鹿之战楚怀王的心思是项梁死了,亲信宋义正好接过兵权。

刘邦忙着走武关入关中,准备当关中王。

诸侯则怕了秦军,明知唇亡齿寒而不敢救,尤其是第一个出头。

宋义的小九九则是坐山观虎斗,掌握军队控制权最为重要。

相比之下项羽的想法非常单纯:干他娘的,谁拦着我就一并干掉。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巨鹿之战

于是他砍下了宋义的头颅,带着英布和蒲将军的两万义军和八千子弟兵渡过黄河,用“破釜沉舟”的行为宣告了不胜不归的决心。项羽奋勇向前,义军则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巨鹿城下九战九胜,打退章邯,活捉王离,杀死苏角,逼迫涉间举火自焚,一举击溃秦军最后的主力,空留对岸的各路义军目瞪口呆中眼珠子掉一地。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史记.项羽本纪》各路义军何曾见过这样神挡杀神的英雄气魄,唯有将项羽当做天神下凡,“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从此天下归楚定矣。

荥阳之战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

东边的对手是刘邦带领的诸侯联军五十六万,北边是占据齐国的韩信大军,项羽的选择是派遣悍将龙且带领二十万大军抵御韩信,自己则带着三万骑兵直奔荥阳。

▲荥阳之战

信心满满的刘邦在荥阳以逸待劳静候项羽微不足道的三万军队,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位杀神,五十多万汉军仿佛成了练兵场上的木桩,刘邦深刻体会到后世常凯申君“杀几十万头猪也要杀好几天”的悲哀和不解。

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璧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史记.项羽本纪》一个上午就被三万人所击溃,阵亡十几万,淹死十几万,失散的不计其数,看似强大的汉军转眼之间灰飞烟灭。这不是运筹帷幄的张良能够与千里之外能算得到的,这完全是一个不可修复的bug,刘邦的一双儿女被狠心老爹三次推下逃跑的车辆,说汉高祖此刻是一只惊弓之鸟了并不为过吧。

垓下决战刘邦没脸没皮,内心强大,很快以“与共分天下”的手段召集各路诸侯卷土重来,龙且的二十万大军因为轻敌而全师丧于兵仙韩信之手,北边也不在项羽的控制范围之内了。此刻孤立无援,曾经无敌的西楚霸王突然成为了天底下的孤家寡人。

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史记.高祖本纪》

一代兵仙韩信带着三十万大军直面项羽十万人马,却被打的节节败退。在这次堂堂正正的阵战中项羽几乎击穿了韩信的排兵布阵,但由于寡不敌众,在汉军左右两军的攻击下显出了败相并被团团包围在垓下。时势如此,虽天纵之雄亦不能有所为也。

落幕乌江”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唯有悲怆

在四面楚歌的心理攻势下,不可一世的楚军士气尽丧而几乎奔溃,在霸王别姬的悲壮中项羽告别了他的爱人,也卸下了最后一丝包袱,乌江岸边的小船能带我回到江东故里,而曾经的八千子弟呢?吾何忍独活?那么就去坦荡地迎接专属于西楚霸王的悲壮吧!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史记.项羽本纪》▲谁敢亲取西楚霸王的人头?

赤泉侯杨喜也是汉初的猛将,却被一个眼神吓得“人马俱惊”,不敢动弹;一人一剑,砍翻了数百个追求封侯的汉军士卒,西楚霸王的头颅岂是别人能取的?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史记.项羽本纪》令笔者感叹的是项羽的从容赴死和汉军争夺尸首(用来封侯)的丑态形成了过于鲜明的对比,从此这个世界上再无真正的贵族,甚至连“士”阶层的黄金岁月也所剩无几了。一个有流寇、流氓和投机者组成的新王朝从此诞生,哪怕他们的后续的辉煌如何伟大,终究少了一丝来自春秋战国的烈烈英风。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之所以项羽是中国古往今来最大的英雄,不止于战场上俾睨天下的豪气和武义,更因为其不可一世的霸气、直面死亡的勇气以及我行我素的气魄,还有传承自先秦礼乐的贵族之风。

后世能打的武将很多,比如吕布、史万岁等,还有那位齐名的“将不过李”的李存孝,战场瞬息万变,单挑的话也许项羽不一定能够稳赢,然而他们怎么看都缺乏一些独立之人格。或匍匐于王权之下,或苟全于利益之中,或被驱使于冲锋陷阵,或死于窝囊,或死于自己人之手,从而徒留许多笑柄。唯有项羽这样的盖世英雄,后世有人悲叹、有人惋惜,唯独不见诋毁。活的轰轰烈烈,也能够直面失败,终而死得其所,这才是真正的盖世豪杰!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这个字读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剡shàn,yǎn(1)(形声。从刀,炎声。本义:削)(2)削;削尖[sharpen]剡,锐利也。——《说文》古者剡耜而耕。——《淮南子泛论》曾枝剡棘。——《楚辞橘颂》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3)又如:剡章(削牍写成奏章。泛指写奏章);剡麻(缀缉麻缕)(4)举,举起[liftup]视可

  • 历史上哪些名人是七夕生日,历史上七夕节发生过哪些大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南唐后主李煜的生日就是七月七日他在这天喝了些酒就唱了歌宋太宗赵光义就赐毒酒结果李煜就这样死去了还有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1937年日军入侵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史称“卢沟桥事变”或者“七七事变”晏子使楚晏子出使楚国。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

  • 驻马店有什么都市或者历史传说?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驻马店是个新城市,古时就是一个乡镇。是明朝在这里建了一个驿站。到了信阳事件之后,才从信阳分出来九县一市。有新蔡,上蔡,正阳,确山,泌阳,平舆,汝南,遂平,西平和一个驿城区。现在新蔡归省直辖。驻马店的得名说法不少。我了解到的非官方的说法,我觉得最靠谱的是驻马店北面是漯河,过去是南北牛马大市场或者是骡马

  • 《亮剑》最热点搞笑的片段是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学习李云龙独胆英雄和集体主义压到一切敌人的血型自我牺牲精神.敢打硬拼.主动出击.灵话机动战略战术顽强意志有错必改的作风和连续作战优良作风.及服从命令顾全大局.能上能下自觉改造.求.学上进.不甘落后.不居功自傲.爱兵亲如兄笫的高度无产阶级感情.个人感情服从人民利益.国家.党的大局你要说搞笑片段,我实在

  • 一战时德国是有王室的,后来他们去哪了?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一战时期,德意志帝国的君主是威廉二世,也是德意志帝国的末代君主,威廉二世在位期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895年,威廉二世生于柏林,他是前任德意志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与腓特烈皇后维多利亚的长子。1888年,继位不久的腓特烈三世因病去世,威廉二世继位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

  • 美女西施到底姓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苏轼有诗云,“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姓西”,说的就是西施。这是一句离别诗。舸,大船。鸱夷,用皮革做的袋子。相传,当年伍子胥就是被吴王夫差装进“鸱夷”,然后捆绑上石头沉水而死的。西施和伍子胥是当年权力斗争中的两枚棋子,但这里的“鸱夷”和伍子胥无关,说的是另一枚棋子,西施的情人,范蠡。吴国被越国灭亡

  • 关于战争的历史故事,要中国的。300-600字左右 原不原创无所谓 快快...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的淝水之战发生在合肥市肥西县以北的东记河上。它邻近安徽寿县。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同源而异归:向西北流者,经200里,出寿县而入淮河;向东南流者,注入巢湖。三国时,魏将张辽曾败孙权于淝水。东晋时,谢玄亦败苻坚于淝水。是有名的古战场。特别是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

  • 中国史上有哪些战争胜局已定,最后被反杀呢?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说起这类战场上看似“大局已定”,却突然奇招迭出的“反杀”操作。古今中外战史上,都是各有各的“杀法”。但尤其叫后世读史者哭笑不得的,当属中国战争史上的这几仗。首先值得一说的,就是北宋晚期一场重要战争:河湟之战。北宋元符二年(1099)六月,锐意变法的宋哲宗君臣痛下决心,对长期勾结西夏的河湟吐蕃部落发起

  •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东南在两宋时期居于全国什么地位?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最准确的意思是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说明到了北宋,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太湖流域,所以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由此可见,经济重心也就是养给中心建议竟仰仗东南最初是在北宋。有商鞅(卫鞅)申不害吴起孙膑庞涓田忌管仲乐毅晏婴孙武吴子胥文仲范蠡苏秦张仪战国四公子

  • 靖康之耻的发生,被俘虏走的皇室成员,他们的命运到底有多么的悲惨?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引言:“靖康之耻”后,宋徽宗赵佶与宋钦宗赵桓以及皇室、皇族、贵戚、近臣、各种工匠等14000多人,被当做战俘押往金国,作为俘虏,可以想见其悲惨命运。一、徽宗、钦宗的命运徽、钦二帝先后被囚禁在燕京(今北京)、中京(内蒙宁城县)、上京(黑龙江省阿城市)、韩州(辽宁省昌图县)等地,从这些囚禁地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