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淝水之战发生在合肥市肥西县以北的东记河上。它邻近安徽寿县。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同源而异归:向西北流者,经200里,出寿县而入淮河;向东南流者,注入巢湖。三国时,魏将张辽曾败孙权于淝水。东晋时,谢玄亦败苻坚于淝水。是有名的古战场。特别是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淝水之战,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70多万。唯有鲜卑慕容垂部的3万人马尚完整无损。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不仅如此,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他族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影响。
建议楼主找一下抗战中国远征军和朝鲜战争中国志愿军的,很多的
你爷爷奶奶战争时期经历过什么小事?
我老家在沙沟火车站北约七里路,爷爷1900年生人,194O年后,日本鬼子占领了铁道线,铁道线两侧老百姓们,经常帮铁道游击队扒道轨,劫货车,帮助运藏物资。
那年秋天,游击队在接受一次护送伤员的任务时,不幸被铁道上巡逻的鬼子发现,遭到鬼子的追杀,我们老家后就是连绵的大山,游击队们只好边打边往山上退,当老百姓一听枪响,都立马上山躲藏,我爷爷藏好仅有的粮食种子,刚一出村,发现两个互相挽扶的伤员,实在坚持不住了,双双倒在了地瓜沟里,爷爷过去想扶扶他俩,他俩示意让我爷爷快走,他们怕连累百姓,受伤也不进村,想趴在地瓜沟里躲过搜捕。我爷爷当即把他俩分开,先扶起一个坐起来,把他身下的地瓜秧拽出来,再让他躺下,再盖上地瓜秧,全身都这样,把这两人先后盖好后,才急忙离开。
日本鬼子巡逻队,一路追赶着打掩护的游击队,先后路过那块地瓜地,直到游击队进山,鬼子们不敢进山,在山前胡放了一阵乱枪,撤退时再次又路过那地瓜地,楞是没发现那两个伤员。当时爷爷和游击队们在山上看的很清,等鬼子走远后,把那两个伤员救走。后来得知,其中一个姓王,以后给我爷爷混的很熟,经常到爷爷家落脚,可惜的是三年后,他在炸沙沟火车站的碉堡时,把炸药包靠好,拉着导索,转身刚跑没几步,不幸被碉堡上的鬼子击中,年轻轻的才29岁,就与鬼子的碉堡同归于尽了,铁道游击队烈士陵园的墓碑上,永远铭刻着他的英名……
我爷爷奶奶纯粹是老百姓但在战争年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听父说和我奶奶曾把情报放在头发和内裤里送出去,又把我父亲送到了革命的大熔炉,[微风][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