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有哪些打仗搞笑的国家?

历史上有哪些打仗搞笑的国家?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044 更新时间:2024/2/23 21:01:50

春秋历史上的搞笑战争还是很多的,比如有割麦之战。

郑国的郑庄公为了制服周天子,派了一支军队跑去把周王室的麦子割了,让周天子无粮可吃。

还有晋国派了一位使者到齐国出差,恰好碰到鲁国、卫国以及曹国的使者也来了。

更巧的是,这四个使者身体上都有些毛病。晋国的使者脚有点跛,鲁国的使者是个秃头,卫国是个独眼龙,曹国的使者是个驼背。

而齐国的国君开了一个国际玩笑,分别派出四位有同样毛病的人去迎接这四位使者,同时安排自己的母亲在城楼上观看,国母看到以后哈哈大笑。四国使者受到羞辱后,回去就策动国家发动了对齐国的战争,差一点把齐国灭国。

还有曹国的国君偷看晋国的晋文公洗澡,发现晋文公是个鸡胸,不由得哈哈大笑,晋文公回国当国君后,就把曹国给打了个半死。

还有一起抢小老婆引发的战争,而且最后还没打成,对方说了一个著名的黄段子,这个事情就过去了。

这就是齐桓公征楚。

我出版过一套书,《读懂春秋,就懂了当下》,用其中的一段来详细介绍这个事情。

齐桓公注意楚成王很久了。

在成王子文第一次进攻郑国时,齐桓公就召开了诸侯的大会,专门商议抗楚援郑。这个会议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楚军骚扰了一下郑国边境就跑掉了,并没有大举进犯,大概楚人也只是跑到郑国打个招呼,告诉中原人,我荆蛮子又回来了。

第二年,楚国再次入侵的时候,齐桓公还是拿出了老办法:开会。

会议地点设在了贯邑,这一次齐桓公不但邀请了中原的诸侯,还特邀江国黄国两国国君参加,江国是淮河流域的一个小国,夹在楚人与中原之间,而黄国大家应该都记得,当年楚武王开沈鹿大会,黄国就没参加,算是老资格的反楚势力。

这两国从地缘政治来说,都属于南国,齐桓公特地邀请他们参会,应该是想在楚国的后院培育一下反楚武装。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操作上并不太成功,后面的晋国受这个思路的发,终于想到了扼制楚国的方法。当然,那是后话,略过不提。

到了楚国人第三次进攻郑国时,齐桓公再次祭出开会这个法宝。江黄两国又再次参会,会议地点在齐国的阳谷邑,就是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地方。而这次会议,齐桓公就是商量怎么打斗子文这条云梦泽的华南虎。

在这个会议上,齐桓公提出了四点会议精神,一是不要阻断河谷,二是不要囤积粮食,三是要尊重嫡长制,不要随便换世子,四是不能让小三转正(不把侍妾当妻子)。

这四点看上去是老调重弹,但玩过政治的都知道,会议提倡什么,那一定是有人违反了什么。

比如第一条,齐桓公提出不要阻断河谷,那必定是有人干了阻断河谷的事,是谁这么缺德呢?不用迟疑,给你二个备选答案,你猜:A:荆人,B:楚人。

楚国人拦截宋国的农田,又从两侧堵塞了两条河水,使河水不能顺利东流,结果东山的西面,水深没墙,四百里以外才能种地。

又比如第二条不要囤积粮食,大概是楚国破坏宋国的农业生产,然后囤积粮食高价出售获取不正当的暴利。

再比如第三条,尊重嫡长制,现任楚国国君楚成文就是老二干掉老大,当上的国君。

至于第四条。楚文王这一年刚成年,大概还不至于犯这样的错误,但楚国向来不讲礼数,令尹斗子文是野地里怀上的,文夫人是抢来的,现在提一提,就当给楚国打个预防针吧。

这次阳谷大会虽然没有点明,但显然是一次反楚大会。大家讨论热烈,发言积极,表示一定围绕在齐桓公的周围,打击一切敢于违反阳谷四条的不法份子。

齐桓公的会开得不亦乐乎,郑文公都火燃眉毛了。

文山会海能够消灭茅台云烟,却消灭不了楚军荆阵。齐桓公年年开会,楚国人年年来进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郑文公也等不了,他召集大臣,准备同楚国讲和。

郑国大夫孔叔告诉他,齐国正在大力帮助我们,我们要是跟楚国讲和,就是背信弃义,也辜负了齐国的恩德。

那怎么办?郑文公反问。

再等等看,齐侯正在开会,总会想出办法来的。

办法终于还是被齐桓公想出来了。这个办法不是开会开出来的,而是开船开出来的。

阳谷大会结束之后,齐桓公回到了临淄,这些年也的确够忙,为了劳逸结合,齐桓公跑到后花园,与后宫大小老婆一起游玩一下。齐桓公宠爱的老婆很多,那一天,他选择了年轻的蔡姬跟他同船游玩。这位蔡姬,据说是蔡国国君蔡穆候的妹妹。

登上船,开到湖心后,蔡姬年轻,生性好玩,在船上左右摆动。齐桓公同志站立不稳,脸色霎时苍白。齐桓公大概是个旱鸭子,这一次上船,本想跟老婆来个鸳鸯戏水,可再摇下去,就要双双落水。齐桓公厉声喝斥蔡姬马上停止胡闹。

齐桓公同志刚开完阳谷大会,据记载,在阳谷大会上,他戴着礼帽,穿着礼服,插着笏板让各国的诸侯朝拜他。各国诸侯纷纷听命。

可就在这条船上,齐桓公的命令失效了。

这一刻,他不是什么伯主,他不过是一个得宠少妇撒娇戏弄的夫君。蔡姬继续摆动船舷,直到看到齐桓公怒火暴发。

船终于还是靠岸了,齐桓公怒气冲冲地上了岸,他并没有打算原谅自己这位调皮的小老婆。而是将她打发回娘家蔡国,让她娘家好好管教一下。

没过多久,齐桓公就听到一个让他火冒三丈的消息。蔡国将这位蔡姬改嫁了!

这就太胡来了,齐桓公也没有休掉蔡姬,只是让她回去反省一下,你们不但不帮着教训,反而把她嫁给了别人。这让齐桓公的脸面往哪里放。

史书没有记载到底是谁接了齐桓公的盘,有的人说是楚成王,这个虽然没有史料支持,但细想一下,不无道理,普天之下,刚娶齐桓公老婆的人,大概也只有楚的王吧。

齐桓公出离愤怒,这一次,他不开会了。直接召集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穆公,曹昭公组成了一个八国联军,组团讨伐蔡国。

蔡国真的要成为八国联军的一盘菜。

在把蔡姬改嫁时,蔡国国君蔡穆候应该猜到会激怒齐桓公。这对蔡国来说,是一个比较反常的举动,蔡国做为一个小国,实力不强,在国际上一向采取跟随战略,谁强大就认谁为大哥。跟在大国后面吃香的喝辣的,对齐桓公的霸业也很支持,早年齐桓公开会,蔡国就是第一个到会场。

现在突然跟齐桓公对着干,大概对齐桓公是有一些不满的。蔡国屡受楚国进攻,做为中原保护伞的齐桓公没有尽到应有的保护责任。蔡国前任国君姬献舞在楚国被关了近十年,齐桓公也没有想办法把他捞回来。

对盟主窝着一肚子火,蔡穆候才做出了这样的举动。

这个事情终究还是蔡穆候做得不对,但齐桓公也太夸张了,毕竟这件事情只是齐国跟蔡国之间的婚姻矛盾,齐国跑去要人,或者找派出所调解(也就是周王室)都是可以的,但树着伯主的大旗,领着七大国围攻小小的蔡国就有些以大欺小。这也违背了管仲交好四邻的原则。

可听到齐桓公的这个决定后,管仲并没有劝阻,反而积极从中协调,操办攻蔡事宜。

于是,八国联军纠集一处,向蔡国发动了进攻,这次进攻因为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而起,也算是中国版的特洛伊战争吧。

特洛伊战争打了十年,蔡姬之战连十天也不用。在八国联军绝对优势下,蔡国溃不成军。很快就举手求饶。

事情到了这里,似乎已经完成最初的目标,齐桓公的气也出了。更通过这一战,展现了强大的号召力。自己一吆喝,七大国纷纷前来帮忙。还有比这更威风的伯主吗?

齐桓公准备班师回齐,请七国国君吃个饭,这个事情就算圆满结束。在出发的时候,管仲找到他,告诉他现在还不能回去。我们的任务才刚刚开始。

“还有什么任务?”齐桓公问道。

“攻楚!“管仲严肃而认真地回答。

管仲早在谋划进攻楚国,可进攻楚国要调动多国兵马,动静很大。只怕一动,楚国就能收到消息。所以当齐桓公要为红颜一怒,调八国联军打蔡国时,管仲没有反对,他意识到这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用攻蔡来召集兵马,趁着楚国看热闹的时候,我们可以顺势南下,打楚国一个措手不及。

大概想到了自己的蔡姬现在就可能在楚宫里,齐桓公同意了管仲的建议,再一次召集诸侯,宣布攻蔡不过是一场热身,我们的目标,楚国!

据我猜测,不但蔡国不知道只是八国联军的开胃菜,可能连七国首脑也未必全部知道。当齐桓公提出攻楚时,中原各国反响十分热烈,尤其是郑国更是十分高兴。

大家这些年饱受楚国荼毒,早就想给楚国人一点教训了。

八国联军重新整顿部队,继续南下,挺进到楚国边境线上的陉邑。

齐桓公意外发现,楚国人已经做好了应战准备。而楚国的使者更在这里等候他们多时。

这是什么回事?难道这些信鬼神的楚国人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答案只能有一个。八国联军出内鬼了。而且这个内鬼还不是其它诸侯国。出卖消息的就是齐国人。

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春秋》鲁僖公二年)

这句话的意思是,齐国的寺人貂最初在多鱼泄漏军事机密。

所谓寺人,不是指和尚,而是指太监,这位貂全名为竖貂,据我所知,他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明确标称为太监的人,而且还是一个自阉成才的太监。他为了讨好接近齐桓公,自己主刀手术进入齐国宫城,因为将齐桓公的夜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颇受齐桓公信任。

这位坚貂在齐桓公出征时,不替齐桓公管理好后院工作,却向楚国出卖齐国的军事机密,个中原因不祥。从他本人的经历来看,我一直怀疑他是否就是楚国精心安排的长线卧底,专门来削弱齐国的。

突然袭击的目标已经无法达到,楚国的使者也到了,那就坐下来谈一谈吧。

楚国的使者是国内的大夫屈完,本着对等原则,齐桓公没有亲自出场,而是派出了管仲。

面对全副武装的八国联军,屈完的第一个反应竟然是十分委屈,表示我们楚国犯了什么错,竟然你们八国联合起来攻打我们。为了表示这样事情的莫名其妙,屈完打了一个比较三俗的比方。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齐侯在北方,我们国君在南方,我听说就是牛发了情,也不会去找马发泄,没想到您竟然跑到了我们楚国来,这算什么回事呢?

屈完先生你太有才了,两国谈判,你竟然说起了黄段子。幸亏坐在你对面的是思想开放的管仲,要是碰上鲁国的大夫,说不定直接回一句:无礼!然后甩袖而去。

楚国使者如此直接了断,管仲也没有放不开,他严肃地表示自己是师出有名的。

“当年周成王对我们的祖先太公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他们。’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边到无棣。都是我们齐国的征伐范围。现在该你们朝贡的包茅不按时献纳,没包茅滤酒,天子祭祀活动就受影响,我们齐国国君特地来追查此事,还有昭王当年南巡,没有回去,我们齐侯也要问个清楚。”

也不知道当年周成王给齐国这个征伐天下的经营范围时,有没有规定经营期限,但这一句显然来头很大,把屈完都吓住了。

停了一会,屈大夫深吸一口气。

“贡品没送到,这是我们国君的过错,以后一定及时上交。”说完,屈完还表示,这一期的包茅,楚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齐侯转交周天子。

看来,楚国也猜到了齐国会有这样的借口,早就做了准备。

可是,昭王的事情你怎么解释?当年昭王伐楚,结果坐的船胶解了,昭王淹死在汉水里,这个你们总赖不掉吧。

对于这个指责,屈完不慌不忙。

“昭王没有回去的事情,跟我们楚国人没有什么关系,要问,就请向汉水边的百姓打听吧。”

管仲语塞了,这也不能怪楚国赖债,当年昭王淹死一事,楚国嫌疑最大,但周王室好面子,一直不肯承认是楚国做的手脚,对外宣称是船工用胶糊的船。

说来说去,楚国好像是冤枉的。再围殴楚国,似乎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屈完适时提出,愿意跟中国诸国缔结盟约,友好相处。

管仲同意了这个提议,楚国也承认了自己不按时纳贡的错误,现在楚国有了准备,再强攻,未必就有胜算。能缔结盟约,见好就收吧。

齐桓公率领八国联军主动后撤三十里,退到了召陵。准备与楚国和解。

听完管仲的谈判简报,齐桓公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好不容易召集这么多军队,也没派上用场,太可惜了。于是,他灵机一动,准备给楚国人一个下马威。

屈完到了之后,齐桓公热情邀请他上了同一辆子,然后拉向了练兵场,请屈完参观一下八国的军队。这就是传说中的阅兵了,八国联军汇集在一起,这个阵势颇为可观,齐桓公意气丰发。

“这次起兵也不是为我,不过是为了继承先君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你看,我们也建立这样的关系好不好。”

言下之意,你们楚国也该像宋陈卫郑许曹这七国一样,加入到幽盟组织里来,听从我齐伯主的号令。

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话,不同意,就是傲慢,会给接下来的盟会造成不利影响,同意的话,就等于承认了齐桓公的老大哥地位,楚国就要跟宋陈卫这些国家一样,成为齐桓公的跟班。

想了一下,屈完答道:“承蒙您为我们的国家社稷祈福,接收我们的国君,如我们国君之愿。”

要想让我们楚国当小弟也可以,你先把幽盟的宗旨改成替楚国社稷祈福.

这是一个无法让齐桓公满意的答复,他再一次指向八国大军。

“用这样的军队作战,谁能够抵御?用这样的军队攻城,什么样的城不能攻克?”你要是再这样不服从管理,就看看这些军队,你们楚国的军队抵御得住吗?你们楚国的城经得起我们的一攻吗?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屈完不卑不亢,给出了他的回应。

“齐侯要是用德行安抚诸侯,谁敢不服?您要是想用武力的话,楚国就以方城山为城墙,汉水为护城河。您的军队虽然多,但只怕也没有用得上的地方。”

如果说齐侯率领的是天下最利的矛,楚国用山河造出世间最坚的盾。这是中原霸主的豪气与南方舵主的蛮劲之间最激情的碰撞。

结果谁也没有占到上风。

最后,双方在召陵签订了盟约,跟春秋许多的盟约一样,它的效力并不持久,这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休兵协议。

对于这一点。齐楚双方都无比清楚。

召陵之盟的墨迹在静静地风干,新的冲突亦在无形中酝酿发酵。

战争一向残酷,但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总有一些国家一本正经的搞笑。

打仗派出80人,打完仗回来81人这个国家就是列支敦士登,他是位于瑞士和奥地利之间的一个小国家,名不见传。

19世纪,欧洲爆发了奥地利与普鲁士的战争,虽然列支敦士登只有80人的军队规模,但列支敦士登还是派出全部军队到奥地利一方。

奥地利一看,友军一共80个人,恐怕一个冲锋就全军覆没,那多不好,就没敢把他们放到前线,而是派到提洛尔地区驻守,防止意大利来帮助普鲁士。

幸好,他们遇到的是意大利,意大利人并没有进攻而是躲在战壕里享受自己的小日子。于是列支敦士登也幸运的跟意大利分别待在自己的战壕中等到了战争结束。

虽然最终奥地利战败,但列支敦士登部队一员未损的回国后却受到人民热烈的欢迎,而且列支敦士登军队非常自豪的宣称,虽然自己出去了80人,但是回来了81个,原来在回国路上,一位奥地利陆军驻列支敦士登分遣队的联络军官选择加入列支敦士登。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抗美援朝战争中哪一场战役最难打?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抗美援朝战争中最难打,志愿军将士伤亡也最大的战役是:长津湖之战,共造成了4400名志愿军牺牲、3000多名志愿军被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死亡最多的战役。英雄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人,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攻占金化以西391高地的战斗中,他所在连队担任突击任务。在这生死紧要

  • 为何在古代历史上的战争中,欧洲人总是输给蒙古人?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中世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极其子孙开挂式的崛起,带领蒙古军队一路攻城略地、无坚不摧,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那么,为什么亚洲的蒙古军队可以打赢欧洲军队?首先,蒙古有较为完善的军事体系。中世纪的蒙古人尚武。蒙古族的孩子自小就要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中,锻造一身的好武艺,好骑术,掌握使

  • 欧洲著名的百年战争发生在哪两个国家?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英国和法国百年战争(HundredYears'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12世纪中,英国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占有广阔领地,12~13世纪,法国国王逐渐夺回部分被英王占领

  • 历史上欧洲战乱多还是中国古代战乱多?有什么区别?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相比于中国古代,欧洲战乱更多。我们都知道战争频繁则意味着社会的不稳定,我国古代长期以来几乎都是大一统的王朝,只有在王朝末期的时候,政治经济的不稳定从而造成频繁的战争。我国古代社会战争频繁的时期主要有: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国的这几个国家政权长期处于分裂特定时期。也就是说中国只有在国

  • 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役是哪场?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所属部队总兵力为103万余人,而“东北剿总”卫立煌全军只有55万人,兵力对比约为二比一。平津战役,东北野战军入关约80万精锐,华北军区所属的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也有40万人,加一起总兵力可达120万人,而“华北剿总”傅作义全军不过58万人,总兵力差不多也是二比一,非常的巧

  • 世界史上有什么很有趣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必须得有海螺独立战争啊。1.1982年,美国最南端市基韦斯特市的市长丹尼斯沃德娄宣布独立,成立海螺共和国。我们先介绍一下基韦斯特市,这个市原是佛罗里达南端的一个岛屿市,上面有二万人口,19.2平方公里大。是美国南端著名的旅游岛以及富人度假区。上面风景秀丽,其岛屿面积最狭窄的地方也就是公路大小。想像一

  • 现代战争,有哪个国家被侵略者击败灭忙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这种弱智问题真令人齿冷!《头条》这些日子是怎么回事啊?净整些没无聊的问题,还往往句子不通、错别字频现,看来是要完蛋的节奏!南斯拉夫啊。一场科索沃战争,硬生生解体了,北约没有出动地面力量,单靠空袭就获得了胜利战争是政治的集中体现。如果乌克兰不寻求加入北约,俄罗斯的自身安全不会受到直接威胁。俄罗斯从自身

  • 目前哪些国家还处于战争状态?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现在在世界上战乱最厉害的是叙利亚,处于内战状态。利比亚也处于内战之中,部落联盟谁都想当盟主,谁都不服谁。其他地区基本可以参照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派驻情况,现在有战乱的地方差不多都有联合国的维和部队。中东地区,也就是西亚伊拉克,伊朗等地区。这些都是恐怖主义活动最频繁的地方,所以竟然发生军事冲突。不少恐怖分

  • 中东战争有哪些国家?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中东战争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由于巴勒斯坦土地极度不公平的分割,导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交战,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占优势,但是停火后以色列接受来自美国的大笔援助,以及阿拉伯军团的英国指挥官指挥部队撤离战场,导致阿拉伯国家战败。第二次中东战争:埃

  • 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青年,后来是什么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在公元1914年6月28日,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塞尔维亚19岁青年普林西普做梦都不会想到,他的一枪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令枪。被他刺杀的斐迪南大公夫妇的生命之火,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现在看来,普林希普就是恐怖分子.而当时却是热血青年,爱国主义者。19岁的普林西普当时的身份就是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