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中国古代,欧洲战乱更多。我们都知道战争频繁则意味着社会的不稳定,我国古代长期以来几乎都是大一统的王朝,只有在王朝末期的时候,政治经济的不稳定从而造成频繁的战争。
我国古代社会战争频繁的时期主要有: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国的这几个国家政权长期处于分裂特定时期。也就是说中国只有在国家领土分裂时期战争才是最频繁的,这个时期政权割据,各个政权之间征伐不断,但是在最后我们会发现,经过一定时期的分裂割据之后,中国最终仍然会走向大一统的局面。
但是与中国古代不同的是,欧洲大陆的历史则是不断的在分裂,不断的在战争中分裂。欧洲大陆国家的历史自罗马帝国的统一之后,面临的就是不断的国家分裂史。
那么造成这种的原因是什么?
1.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不同
中国文化讲究的是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过程。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中国向来就是以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而且中国古代的天子是“君权神授”的,皇帝是天下百姓的皇帝。全天下的百姓都承认皇帝对他们的统治。
而欧洲呢,欧洲的统治模式都是一种领主制的,即普通百姓只对他们的领主负责,而领主则对皇帝负责,而且领主对他们的领地享有绝对的权力,这意味在他们自己的领地上他们自己就是皇帝,渐渐的在对外兼并战争中领主逐渐强大,并开始分封他们自己的子民,来巩固领主的统治,而领主强大到不受皇帝约束的时候,那么他们自己就可以成为新的皇帝。
2.制度上的差异
中国只有在奴隶时期,才有分封制,所以也只有在这个时期是战争最频繁的一个时期,比如春秋战国,他们的制度就是天子诸侯卿士大夫。这是奴隶时期的统治阶级。要知道在春秋时期整个中原大地上有一百多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之间又经常战争。一直到秦王朝一统中原,建立起封建制国家后百姓在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而欧洲一直到近代资产阶级掌权之后,分封制的影响才逐渐消去。欧洲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都实行的是分封制,不断的分封自己的家臣,导致领土越分越小。也只有在中世纪的时期,教皇国也只是名义上的统一。就以德意志联邦为例,德意志联邦绝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德国。他曾由300多个贵族和1000多个骑士联合起来的,势力范围包括现在的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北部等一片广大的领土。之后德意志经过不断的战争分裂成为多个欧洲国家。
欧洲呗。那是一块被战争诅咒过的地方。事实上二战以后到现在,你看到的欧洲是非常态的欧洲。欧洲自从罗马被日耳曼人攻破之后,就在也没有形成过一个长时间统一稳定的大国。各王国,公国之间杀伐不断,还有教权与皇权之争。
所以,欧洲可谓是连年征战,打了一千多年,就没停过。
中国跟欧洲的不同是,我们几千年的每一场战争,最终获得了稳定的可控的领土。除了每个王朝更替阶段的内乱,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国家军队与游牧民族的边境战争,甚至是境外战争。一般两三百年的王朝,大部分时间内陆并无战争。所以你会发现,从上古到现在,南方人口是逐渐增加的,经济也是逐渐繁荣的,而越往北或者西的地方,由于离战场较近,所以破坏相对严重一些。
农耕文明大一统国家的好处是,军队就是军队,百姓就是百姓,偶有天灾,但依然可以歇心耕种。而欧洲一个小城堡,周围就是个小公国,老百姓没法过安定的日子,说打就打起来了。
无论什么文明,什么政体,什么国家,稳定永远有利于人民。没有什么比这条命天天挂裤腰带上更让人寝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