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阪泉之战黄帝vs炎帝第一场战争仅存于神话2、牧野之战商vs周可考证的第一战3、长平之战秦vs赵最后一个能独立抗秦的国家衰落4、雁门之战李牧vs匈奴第一次大规模以步制骑5、巨鹿之战楚vs秦5万40万破釜沉舟,不用说了6、彭城之战楚vs汉3万60万骑兵的妙用7、井陉之战韩信vs赵3万20万置之死地而后生8、河套、河西、漠北战役汉vs匈奴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9、昆阳之战刘秀vs新2万42万天意!10、官渡之战曹操vs袁绍2万10余万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11、赤壁之战周瑜vs曹操5万20万家喻户晓12、夷陵之战陆逊vs刘备5万70万三分天下开始13、淝水之战东晋vs前秦8万97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14、玉壁之战东魏vs西魏700015万当时生产力下最高水平的城市攻坚战15、睢阳之战唐vs安禄山叛军680013万可歌可泣的城市保卫战16、怛罗斯之战唐vs大食东西霸主的交锋17、出河店大捷金辽2500--70万消灭辽国主力18、郾城之战岳飞金2万12万扬眉吐气18、崖山海战宋vs蒙古30万20万古典中国的灭亡19、鄱阳湖之战朱元璋vs陈友谅20万60万大明兴20、宁远之战明vs后金2万12万袁崇焕闪亮登场近现代略,不实之处,欢迎指正!
中国古代十大悲壮战役
春秋长平之战,赵国几乎每家都死了一个男丁,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军唐睢阳之战,以6000人对安禄山13万人项羽垓下之战,仅剩二十余人,最终自刎乌江长坂坡之战,刘备丢妻弃子,,仅剩几千人和数十万手无寸铁的百姓土木堡之役,皇帝都被生擒,明军全军覆没孙传庭与李自成决战,帅五千羸弱之师与闯军数万人相敌崖山之战野狐岭一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
中国古代用以逸待劳为技的战争有哪些
以逸待劳典故出自西汉末年,陇甘军阀隗嚣脱离刘秀,去投靠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刘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器,结果反被隗器打败。1、刘秀再派征西大将军冯异,前去占领枸邑。隗器得到消息,命令部将行巡立刻去枸邑抢占有利地形。冯异的部将们知道后,都劝冯异不要和行巡大军作战。冯异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必须抢占枸邑‘以逸待劳’。”冯异命令部队急行军,抢在行巡之前,占领了枸邑。冯异严密封锁消息,紧闭城门,偃旗息鼓,让将士们休整。行巡的部队急匆匆地刚赶到城下,城楼上突然鼓声大作,亮出了冯异的帅旗。行巡的军队毫无防备,吓得四下逃窜。冯异大开城门,领兵冲出城来,大败敌军。让自己的军队养精蓄锐,以等候从远方赶来的敌军,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称为“以逸待劳”。2、古按语举了管仲治国备战,孙膑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大破匈奴的事实,来证明调敌就范,以逸待劳,是“无有不胜”,法。强调用中心枢纽,即关键性的条件,来对付无穷无尽、变化多端的“环”,即广大四周的情况。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是本计关键。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蠢人则其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往往被退让者打倒。3、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4、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时,秦军连克数城,锐不可当。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伏兵之计,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数万。后来,秦王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固守的姿态。两军对垒,战争一触即发。楚军急于击退秦军,相持年余。王翦在军中鼓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已无斗志,认为秦军的确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势不可挡,公元前223年,秦灭楚。能找到的就发现了这几个。也是比较重要的。么么哒~~~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