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中东战争:以弱胜强的典范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了对巴勒斯坦地区的托管。犹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苏联、美国等国相继都予以了承认。接下来几天内黎巴嫩部队、叙利亚部队、伊拉克部队、埃及部队、外约旦部队以及数量不明的沙特阿拉伯和也门部队开始进攻以色列,且阿拉伯联军在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期间停停打打,7月9日,停火期满,经过充分准备的以色列军队向阿拉伯军队发动攻击,这次进攻名为“十天进攻”,至7月18日结结束,最终双方签订了停战协议,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逆转取胜宣告结束。
2.六日战争:先发制人战争的一个范例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以空袭的形式拉开战争的帷幕,突然袭击了埃及、叙利亚以及约旦等阿拉伯国家。以色列选择的时间是周一,在开罗时间8点45分,也就是以色列时间7点45分开炸。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是因为埃及的正式上班时间是9点,每天巡逻机着陆的时间是8点45分,从8点45分到9点也正是交接班的时间,这15分钟时间大多数军官正在上班的途中,因此以色列就瞅准了这宝贵的15分钟,打得埃及空军措手不及,大批飞机还未起飞,就被摧毁在地面。以色列的陆、海军也相继投入了战斗,没有了空军的支援,阿拉伯国家损失惨重,被击毁坦克820辆,伤亡达6万人,。以色列只用了6天就夺取了加沙、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及约旦河西岸等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领土迅速扩张3倍。
3.赎罪日战争,经典的反败为胜
以色列通过发动六日战争,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此后两国一直谋求通过外交途径要回这两块失地,但以色列根本不予理会。外交努力无果,埃叙两国开始谋求军事手段解决这一问题,并且密谋在1973年犹太人赎罪日发动突然袭击。色列人在这一天放假,军队回家过节,而且一天不能吃饭,不能碰武器……可以说,这是以色列一年中,最弱,最没有防备的一天。10月6日赎罪日那天,埃及和叙利亚组成的阿拉伯联军共计52万军队,在无数坦克,导弹,战机的掩护下,对以色列突然发起攻击。在几个小时内突破以色列的防线,埃及收复西奈半岛,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而且此时的以色列军队短时间内无法阻止有效的抵抗。以色列利用叙埃军队修整一天的空档,迅速结束赎罪日,召集50万预备役,同时接收美国大量现金武器装备,迅速投入战争。而以色列先集中兵力,直扑叙利亚军队,当时修建工事的叙利亚军队猝不及防,以色列一路直接杀到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城下,叙利亚彻底惨败。以同样方法,对埃及军队进行打击,原本准备固守的埃及军队也是猝不及防,全线溃退。
5希拉姆战役:一次典型的闪电战
1948年10月30日的希拉姆战役发生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此战总共不到60小时。以色列发起这次战役的意图是打击抢占巴勒斯坦北部“阿拉伯解放军”。以军一直追到黎巴嫩境内,占领了15个村庄。在“希拉姆”战役中,以军几乎没伤皮毛,就完成了作战目的。
6.鏖战眼泪山谷-装甲防御作战的经典战例。
1973年10月6日-7日北以色列最危急的时刻里,仓促迎战的第7旅顶住了叙利亚第7机步师和第3装甲师的进攻,以1个旅不足百辆坦克生生挡住了叙军1个机步师和1个装甲师的去路,加上“阿萨得共和国卫队”,叙军在戈兰高地北部地区投入了近700辆坦克,与以军坦克数量对比达到7:1,炮兵数量更是将近10:1,以色列最终打赢了“眼泪山谷”战役,以色列装甲兵挽救了整个国家。戈兰战役过去三十年了“眼泪山谷”之战已经被收入各国装甲兵的教范,成为装甲防御作战的经典战例。而正是这一周里以色列装甲兵挽救了整个国家。
4.恩德培行动:经典的武力解救人质
1976年6月27日,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A300客机,从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飞往法国巴黎。但是,飞机飞至伯罗奔尼撤半岛上空时,突然被恐怖分子劫持,被迫降落在乌干达首都的恩德培机场。恐怖分子要求以色列当局在7月1日14点之前释放53名在押犯人,否则将炸机杀人。临危受命担任人质营救的总指挥巴拉克制定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营救方案派以色列的突击队飞赴乌干达救人!以色列和乌干达相聚4000多公里,中间还要经过埃及、苏丹、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沙特等一大堆敌对国家,飞机有可能会被击落。倔强的巴拉克坚持认为,恰恰是这些情况才出其不意,拉宾总理最终被说服,同意了他的行动方案。巴拉克亲率攻击机群,朝乌干达方向冲去。为了躲避雷达,机群一到红海上空,就将飞行高度降到距海面15米的位置,全程进行超低空飞行……不久,机群神不知鬼不觉地飞抵乌干达恩德培机场。接下来的行动,完全和巴拉克设想的那样流畅:攻占候机大楼,解救人质,返航…仅仅53分钟后,所有以色列战机就离开了恩德培机场!此一战,使巴拉克成了以色列的国家英雄,也成就了全世界最典型的特种战战例,这一营救事件被列为1976年世界十大新闻之一。
7.巴比伦行动:混淆敌我的经典空战
1981年,两伊战火愈演愈烈。伊拉克共和国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的全部心思全在对伊朗的作战中,不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的另一个对手以色列已经将炸弹瞄准了他的核反应堆工地。经过一番精心策划,一个旨在摧毁奥西拉克核反应堆的代号为巴比伦行动的计划就在这里诞生了。该计划的要点是以空军出动F-16战斗轰炸机,在F-15战斗机的掩护下,选择适当时机,对奥西拉克发动一次突然袭击,消除伊拉克的核威胁。6月17日6架F-15战斗机和8架F-16战机出动,为掩人耳目,这14架飞机的垂直尾翼上,全都漆成了约旦空军黑白灰3色圈标记。在高爆炸弹的成千上万块金属颗粒迸击下,伊拉克核反应堆的心脏部位--生产铀238的重水堆机房已成一片废墟。
希望我的回答能满足你的提问,喜欢的话请添加关注
感谢邀请
以色列建国后与阿拉伯世界,因为国土化分等多种原因引起持续不断的动荡冲突,发生了五次中东战争。其中第一次中东战争(也称巴勒斯坦战争或以色列独立战争)这场战争是以色列建国后不久,在国家机器尚未完全运转,国力相对较弱,没有战争储备和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战争史上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微弱优势战胜强敌的经典之战。
1948年5月16日凌晨,
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阿拉伯国家联盟共七个成员国,共集结军队四万多人,主动向以色列发起了侵略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打响。
战争一开始,在军事实力上处于劣势的以色列,总兵力3.4万人,33架飞机,便节节败退,败至特拉维夫南面,拼命抵抗,才缓解进一步恶化的战局。为争取时间,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
1948年5月17日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一份停战议案,安理会命令双方36小时内停火。18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此时,阿拉伯联军已攻占以色列过半的领土。
以色列利用这次绝好的机会,开始大力扩充军备。号召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行动起来,支援以色列。
以色列在较短的时间内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犹太人的大量捐助,从美英进口轰炸机,从法国进口坦克,从捷克引进大量各类火炮,弹药和轻武器。
1948年7月9日,阿拉伯联军再次发动攻击,认为十天内就能结束战争,不料战斗一开始阿拉伯联军就陷于被动,以色列一口气夺取10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
7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再度命令双方停火,这次在军事上占尽优势的以色列军队,一口气发动了“约夫战役”“希拉姆战役”“霍雷夫战役”等著名战役。作为阿拉伯联军的主力,埃军毫无抵抗力,全面败退,整个阿拉伯联军更无斗志,节节败退,直至完全被赶出了巴勒斯坦。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面积,有96万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沦为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