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的连环画我看过的有:鸡毛信,英雄雨来,狮子楼。
五十年代著名连环画家有:陈丹旭、张鹿山、卜孝怀、陈光镒、令涛,胡若佛,陈履平,徐燕荪,王淑晖,刘继卣,任率英,赵三岛,赵宏本等。
上美老版连环画三国演义是哪一年发行的?
一提到老连环画,就会引起回忆,童年时,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看连环画就成为课余时最好的选择,几十年过去,留下难忘的记忆。上海人美出版的三国演义57年起陆续出版,当年也看过几本,没有特意本本都看,因己上初中,课余兴趣多多,己不像小学时那么热衷于连环画了。
上海人美出版社52年成立,设连环画创作室,55年底决定出版连环画三国演义,有十多人负责编文字脚本,绘画者有三十多位画家,从56年到61,出齐60册,为统一人物形象,主要人物造型由刘锡永,徐正平,陈光镒等5画家担任,参考历代史籍资料,有些人物形象,考虑群众欣赏习惯,参考午台戏剧人物形象特征,共设计115个人物绣像,全套书共6941幅,贺天健为每册题书名,63年再版有些修改,79年再版改为48分册,87年版又增补12册,94年出60册套装,2003年出收藏本,附一本人物绣像。三国演义连环画从出书至今,共出书2亿多册,这在上海人美及整个中国连环画界都是一颗耀眼明珠。而57年版,己成稀世珍品,要凑足全套十分困难,前些年有一不成套的57版(26本)就拍出50万元,若真有全套当在三百万元以上。前两年,得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将57版整理出版,小精装60册,定价1900多元,其收藏价值与57年原版无法比。
老版的是1963年初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绘制出版,这是以后各版本的母版。当时中国的很多名画家如刘锡永、陈光镒、汪玉山、李铁生、严绍唐等参与了这本儿童连环画的绘制,不得不佩服当时国家开展此重点文化项目,上海人民美术社的组织能力表现得非常强大。而更深得人心的是1979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连环画64开共48集,随着印刷技术的大幅提高,整个连环画从封面到内页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79版本流传更广,影响更大。
我们翻开《三国演义》连环画,不仅是在回望波澜壮阔的三国故事,更是欣赏每一个画家风格纷呈的绘图作品。对于三国人物的刻画,出版社有着标准的要求,比如服饰,面容,坐骑甚至盔甲的样式,而这些绘画大师们却能在统一的标准下画出了不同的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例如:刘锡永(19141973),主要绘制了《虎牢关》、《长坂坡》、《赤壁大战》、《二士争功》。画风粗中有细,线条苍劲。
陈光镒,据说是《三国演义》造型组的成员之一,那些三国人物的形象很多出至他的设计。他绘画的《董卓进京》、《千里走单骑》、《诸葛亮渡泸水》,线条细腻,潇洒飘逸,当时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翻看的就是这几集。
李铁生,是《三国演义》连环画中参绘较多的画家。主要有《战官渡》,《反西凉》等,画风朴实,擅长刻画古战场战斗场景。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国演义》,成了童年永远的回忆,也是我一生热爱三国的源头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