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这个建筑一般都是一个城市历史的浓缩与见证。那么山城重庆最能体现重庆人精神、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应该就是解放碑。
解放碑最初兴建于1940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1941年底落成,1947年改名为“抗战胜利纪念碑”,“人民解放纪念碑”是在1950年改建改名的。碑上竖雕“人民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碑的下面雕刻着“一九五零年刘伯承题”两竖行小字。是全中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
如今,这里已是繁华的商业区,是重庆的商贸中心区,有“西部第一街”的美誉。周围高楼林立,购物广场上人群如潮,充满着热闹繁华的时尚气息。
人们都说,“不览夜景,未到重庆”,我特别爱在晚上去观赏解放碑。看着霓虹闪耀中来来往往的人流,他们是不是不远百里千里来重庆寻找解放碑的呢?
仰望解放碑周围的高楼,直插云霄;远眺解放碑四面的大厦,金碧辉煌。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是留得闲暇寻找远离时尚的解放碑?他们在寻找什么?虽然眼前的解放碑早已经被周围鳞次栉比的现代时尚、宏伟磅礴的建筑衬得有些落伍不堪了。
那么,解放碑还有什么留恋的呢?我想也许一个人走累了,需要一份回忆的情感,需要回头看,需要坐下来沉淀。我们怎能忘记红岩壁洞里的最后厮杀,渣滓洞里的叫喊,还记得那个瘦骨嶙峋的小萝卜头。
我相信,解放碑的历史,将永远牵动着人们景仰的目光。
【交通贴士】前往解放碑交通十分便利,有很多公交巴士线路经过或始发。另外,从江北和南岸通往渝中半岛,经过千厮门大桥和乘坐长江索道只需十分钟。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亦经过此地,可在“临江门站”上下车。
笔者昨天刚刚从解放碑回来,正好在此和题主分享一下所见所得。老样子,先发一张实地实拍的照片。咱们边看边说说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以及这里的前世今生。
这里其实三次易名,最初在三十年代的时候,这里叫做“精神堡垒”,在四十年代的时候这里叫做“抗战胜利纪功碑”,直到五十年代这里才改成了现在的名字“人民解放纪念碑”。短短五十年的时光,让历史的变迁在这座重庆地标之上投射,也演绎了这里独特历史的变迁。
此纪念碑历史其实并不长,最开始在1940年才开始建造,当时主要的初衷是为了纪念“国父”孙中山逝世,隔年1941年建成,当时还处于抗战阶段,为了让所有的中国人团结起来共同抗战,并凝聚民族之精神,故而把此碑命名为“精神堡垒”。1946年,艰苦的抗战终于胜利,当时的重庆市政府在原“精神保垒”地基上建“抗战胜利纪功碑”以庆祝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抗战胜利纪功碑历时一年竣工,由张笃伦题写了“抗战胜利纪功碑”七个大字并在碑背面篆刻了碑文。到了1949年,重庆解放,继而这座纪念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功碑改为了人民解放纪念碑。如今,这座解放碑依然矗立在这里,成为全国尚存唯一一座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