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的评书,谁说得最好呢?非袁阔成莫属。袁阔成说的评书《三国演义》,声情并茂,说表并重,神形兼备,以形传神,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自鲜明。
1981年,袁阔成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录制了长达365讲的《三国演义》。1985年播出后,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极大欢迎,成为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记忆,也受到了陈云,王震等中央领导的接见。2009年,”袁派评书”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得当时,除了打开收音机,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三国演义》,就是看小人书《三国演义》连环画。尤其,对袁先生讲的《三国演义》,更是入迷,准时打开收音机,放大音量,守在旁边,直至听完一讲,盼望着明天听下一讲。直到现在,每当想起那时的情景,还非常怀念!也是一段值得回味的美好记忆呀!
我的许多有关三国的历史知识,也是自从听了袁阔成讲的《三国演义》之后获得的,并且对三国历史逐渐有了兴趣,再通过翻阅其他历史书籍,对三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这是一道有关情怀的问题。它勾起了我的评书回忆。都说回忆杀,确实很怀念那个听评书的时期。
小时候,爸爸喜欢听评书,家里有台“戏匣子”,中午的时候总会听到评书,现在长大了才知道听的是《白眉大侠》。这台戏匣子陪我度过了小学时代,没电视的时候,它是我最好的朋友。上初中后,学习英语的需要,爸爸为了让我们练习英语听力,又买了一台可以放磁带的收录音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总是去搜索评书频道,也让我认识了很多评书名家,听到了很多评书精品。大学时代,学校发了小收音机英语听力时用,从此收音机不离身。带着耳机听评书、听音乐。
凭着多年的听书经历,关于三国的评书谁说的好我谈下自己的看法。
说过三国的有袁阔成,单田芳,连丽如。
三国这种题材的评书用评书行话叫做“长袍”,侠义类的如《三侠五义》、《三侠剑》叫做“短打”。袁阔成先生说的三国可谓知名度最高,堪称家喻户晓。袁先生说的三国遵循了原著,可以说对三国演义的普及做出了贡献。记得他对原著里里的一些文章都背了出来,如草船借箭时的那篇大雾赋,诸葛亮给周瑜吊孝时的那篇祭文,孟达离开刘备时写的那篇告别书,都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一番。而且主要人物离开历史舞台时,他还会专门回顾其的历程,并做出点评,印象中诸葛亮、赵云那几集都非常感人。后来,还听过老先生的《长坂雄风》,专门讲赵云的,可谓赵云的传记。
单田芳先生的三国由于种种原因,只听过几集,有机会一定听完整。感觉说的很热闹,节奏比较快。单先生的书听的最多,他说的《白眉大侠》、《铁伞怪侠》、《连环套》、《十二金钱镖》等等短打评书深得我心,百听不厌。还听过一部《刘伶传奇》,讲述了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也涉及到不少三国的故事,堪称三国野史。听听也很不错。
连丽如的三国我个人认为其实讲得很不错,有很多独到之处。如辛评之死,连先生演绎出其被袁潭气死,仔细想想,也有一番道理,可以说听连先生的评书,也能学到不少东西。后来专门下载了,可惜只有前100回,有整套资源的朋友请帮帮忙。连先生的三国应该是家传的,连阔如老先生以说三国闻名,可惜没有留下音频资料,我们从其女连丽如先生身上可以去依稀领略他的风采。
至于现代的新评书演员,如王波、孙一等我听的少,不知道如果他们说三国会是什么样子,很期待哦。
有人说,评书已死。但我希望,评书能焕发生机。毕竟,陪伴我这么多年,带给我无边的快乐。
评书,别来无恙。
相信不少朋友都跟我一样有评书情结。希望一起交流,纪念我们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