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二战中在国际战场除了中途岛海战还有哪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二战中在国际战场除了中途岛海战还有哪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68 更新时间:2024/1/27 2:16:08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是继一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战争分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二战期间发生的战役很多,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严格来说,除中途岛战役外,堪称经典的,还有英德不列颠之战、北非托布鲁克战役、苏德克里米亚战役、第三次哈尔克夫战役。一、不列颠之战

不列颠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而这次战争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由于损失过多的战机和飞行员,又无法取得英伦海峡的制空权优势,更无法借由空袭瓦解英国的地面和海军战力,德国不得不放弃入侵英国的作战计划。

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德军企图首先夺取制空权,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消灭英国空军,并钳制住英国皇家空军。于是德国空军元帅戈林集结了德国空空军主力3个航空队和2669架飞机,战斗机和轰炸机各占一半,而英国只有700架战斗机和500架轰炸机,德国占有2:1的优势。对负责英国本土防空任务的道丁来说,数量上的劣势,着实让他伤了不少脑筋。

不列颠空战共分为四个阶段。德军在对英国空袭作战中,损失的飞机超过2000架,英军损失飞机共995架。

由于不列颠战役的胜利,英国得以保存下来,而英国的坚持抗战,把德军拖入了致命的长期持久战,而且成为日后英美反攻欧洲大陆的跳板,使德军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境。

可以设想,如果不列颠之战中德军获胜,那很快就会实施登陆,只要德国陆军登上英伦三岛,英国就将彻底失败,以后即使美国参战,要想横渡大西洋收复欧洲大陆,简直是梦呓!

二、托布鲁克战役

1940年,意大利独裁墨索里尼趁希特勒围攻英法之机,派非洲军团进入非洲沙漠,妄图占领英法在非洲的殖民地,并以亚历山大港为基地切断英法的退路。结果,意大利非洲军团不仅没能占领英法殖民地,甚至连立足的地方都很困难。为了确保轴心国的共同利益,希特勒根据德意日签订的共同条约,指派在欧洲战场打得风生水起的隆美尔前往非洲救援意军。

虽然希特勒交给他手上的只有一支轻装甲师和一支二流步兵师,隆美尔并不嫌少,在他一系列欺骗战术和冒险行动之后,居然在非洲沙漠驰骋800公里如入无人之境,迅速扭转了轴心国的战场不利局面,并把下一步目标指势在必得的埃及。

在隆美尔拿下埃及部分地区和苏伊士运河以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已经认识到战局的严重性,丘吉尔把非洲殖民地看得和英国本土一样重要,隆美尔更是把托布鲁克看成眼中钉肉中剌,原因就是,托布鲁克是通往埃及方向最关键的深水良港,占领了这里,德军补给才不用从遥远的班加西和的利波里运输过来。

负责非洲军团的是英国将军韦维尔,他对隆美尔的疯狂举动并没太在意,因为在他手上有多于隆美尔几倍的兵力,而且后续丘吉尔正源源不断地给他送来所需的兵力和武器。面对丘吉尔不断地增兵,而德军却仅仅只有几个师的建制,前期又在沙漠上损失了一些。但隆美尔并不感到失望,他把意大利残存下来的部队收拢到一起,加上他自己带来的两个师,将托布鲁克包围得水泄不通。

1941年5月12日,得到增援的韦维尔在丘吉尔敦促下,对隆美尔发动大规模的反攻,行动代号为“战斧作战”。6月15日凌晨4点,“战斧作战”行动开始,英军兵分三路从利埃边境向德军阵地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6月17日,德军11坦克师从贾扎拉防线南端的比尔哈希姆突然冲出来向北进攻,英军第2和第4坦克旅陷人了德军两个师的包围中。英第4坦克旅一开始就溃不成军,英第2坦克旅和赶来增援的英第22坦克旅被迫撤退。激战至黄昏,英军损失了131辆坦克,大部分是美国援助的M3中型坦克,德军的行动完全出乎英军的意料之外,英军高级指挥官急忙下令部队赶紧撤退。

6月19日拂晓,在炮兵和空军的火力掩护下,德军部队从东南面向托布鲁克要塞发起了突然进攻。当日上午,德国非洲军攻占了托布鲁克港并攻入城镇,英军要塞司令莫斯黑德率3.3万名守军向隆美尔投降,这一战隆美尔缴获了足够3万人用上一个季度的物资和大量燃料,至此,隆美尔征服了整个昔兰尼加。英军烧毁了大部分的辎重,全线退回了埃及境内,丘吉尔寄予厚望的“战斧作战”以失败告终。在希特勒入侵苏联前,隆美尔以取得托布鲁克的胜利,给希特勒送上了一份贺礼。

隆美尔因此名声大,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可以想象,在德军就要闪击苏联之前,希特勒得到这样一份战报,他是多么的欣喜若狂,所以,他不顾德军将领们的反对,直接将不久前才晋升中将的隆美尔擢升为上将,又将非洲陆军司令部调整为非洲装甲兵团,让隆美尔着实惊喜了一把。1941年6月22日,在隆美尔晋升元帅的当天,希特勒发动了闪击苏联的苏德战争,直到这时,隆美尔才明白希特勒为什么不派更多的装甲部队到非洲来,原来,他在非洲的所作所为,只是为欧洲战场打掩护而已。

三、德军克里米亚进攻战(区别于后来的苏军克里米亚收复战)

位于黑海之滨的克里木半岛,又称克里米亚半岛,连接俄罗斯和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是苏联黑海舰队驻地,从机场起飞的轰炸机能直接威胁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而此油田恰好是纳粹德国主要的石油来源,因此攻守此半岛对德苏双方都意义重大。

攻击克里米亚的任务由曼施坦二级上将所统帅的第11集团军承担。当时第11集团军仅有10万人,而苏军则有两个集团军30万人,并且可以依托坚固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这个任务对於第11集团军而言无疑是过分沉重的。首先,第11集团军的编成混乱,德军师只有六个,其的部队都是不太可靠的罗马尼亚人。其次,在兵力对比上,德军居于劣势。再次,在战役态势上,苏军不仅在正面占据地利,海上苏军黑海舰队也可以从侧后攻击德军,德国人不得不两面作战。最后,德军编成内没有必须的装甲师,这就意味这德军不得不付出重大牺牲,用步兵占领要塞了。

总攻于1941年9月24日展开,第11集团军面对的是苏联第9和第18集团军。战役进行了一个多月,至11月16日,除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以外,全部克里米亚都已经落入了德军手中。苏军损失近二十万人,其中十万成为俘虏。

经过冬季的准备之后,正当曼施坦因即将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发起总攻击,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苏军在其侧后的刻赤半岛登陆,登陆的是外高加索方面军,一共有1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两个骑兵师又两个骑兵旅、4个独立装甲旅,近三十万人。而德军正面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还有十万以上的苏军。腹背受敌的曼施坦因玩了一个小花招,他将主力悄悄的向刻赤半岛转移,正面只留下少量部队虚张声势监视守军。塞瓦斯托波尔及刻赤半岛的苏军显然都被迷惑,塞瓦斯托波尔方面不敢出击,刻赤半岛方面也麻痹大意。

曼施坦因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终於在1942年5月8日出手,这是一次典型的曼施坦因式的攻击,德军撇开了刻赤半岛正面之敌,舍近求远从防守薄弱的南部出击,以一个漂亮的右路突破彻底歼灭兵力数倍于己的苏军。此次德军一共俘虏了18万苏军,只有少量苏军逃掉,曼施坦因因此被晋升为一级上将。

这时候,缓了一口气的曼施坦因就要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个500年要塞名城塞瓦斯托波尔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地形特别险恶,上面布满了无数小型防御工事,其中最著名的有“高尔基一号”炮台,这些防御工事令德国步兵伤亡惨重。第11集团军在克里米亚的最后这场苦斗时间持续达一个月之久,苏军表现出来从来没有过的顽强,寸土必争,每一个碉堡和每一条堑壕,都要经过浴血苦战才能获得。

曼施坦因於是不停的围绕着塞瓦斯托波尔进行观察,希望能找出防守漏洞。当德军攻克塞瓦斯托波尔湾之后,曼施坦因经过观察后发现,这个地方是整个塞瓦斯托波尔地形最险恶的地方,但正是因为如此,苏军的防守力量相对薄弱。曼施坦因认为正因为它是看上去不可能的,在这里发动进攻才有奇袭的效果。

几乎是在一致的反对下,曼施坦因决定冒这个险。事实证明曼施坦因是正确的,此举成为了整个战役的关键。到7月4日,苏军终于投降,德军一共俘虏了9万余人。曼施坦因也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此战被誉为是奇迹般的胜利,因为曼施坦因的兵力是那样的少,敌人是那样的多,又不占地利。尽管德军死亡了5万多人,但他们单是俘虏的苏军就近40万,这一成就的确是人所罕及的。

四、第三次哈尔克夫战役

哈尔科夫反击战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在南线实施的一记漂亮反击。曼施坦因以劣势兵力一举击溃苏军五十余万人,稳住了德军的阵脚,以一己之力扭转了东线岌岌可危的态势,此战也成了二战中的经典战役之一。

二战苏德战场上,在哈尔科夫这一个地方

双方就打了四仗,有些类似抗日战争中的四次长沙会战。第一次是德军夺城之战,第二次是1942年5月德军在此粉碎苏军攻势,第三次是曼施坦因打的,第四次发生在1943年8月,苏军终于胜了一次,收复哈尔科夫。

第三次哈尔克夫战役是时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的曼施坦因元帅巅峰之作,也被希特勒寄予了扭转战局的重望。如果战场是一个舞台,那么哈尔科夫战役就是曼施坦因一生绝学与个人天赋的汇报演出。

曼施坦因面对的挑战不小,区区不足10万拼凑的部队,要面对苏联几个方面军共约50万人。但重压之下的曼施坦因依旧头脑静、思维缜密。他发现瓦图京的西南方面军进展过快,力不从心。从斯大林格勒出发,苏军已经穿过两条大河,向西开进了500多公里,这是战争爆发后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军事行动之一,但也基本达到了本轮反击的极限。能量高潮点过后,战斗力下降,物资和燃料供应也难以为继。而拿下哈尔科夫后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同样战斗力严重下降,兵力减员,坦克也少得可怜。恰在这个时点上,德军正在壮大,补给线也大大缩短。经历斯大林格勒惨败之后德军并未精神崩溃,他们勇敢沉着、顽强、忠于职守。此时的南方集团军群虽然人少,却都是精锐,装备精良。

2月19日,哈尔科夫反击战按照曼施坦因的设想展开,当党卫军骷髅师的虎式坦克突然南下冲向西南方面军先头部队时,从瓦图京到斯大林都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还以为这是德军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一次局部反击,苏军前线部队应该继续向第聂伯河前进。很快,苏西南方面军在德军强力重击下开始溃散。2月28日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率先北上,直扑哈尔科夫。这是先掐头后去尾的打法。3月6日总攻开始,经过惨烈的巷战之后,3月14日苏军被迫放弃哈尔科夫,3月18日德军一鼓作气收复别尔哥罗德,直到3月27日曼施坦因的攻势才在哈尔科夫以北150公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双方形成对峙局面,这个地方即库尔斯克。哈尔科夫战役为南线德军缓了一口气,而且差点如元首所希望做活了全局。虽说苏联一定程度上输在过度自信,但惊人的逆转主要还是归功于曼施坦因大胆和富于创造性的指挥艺术。

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曼斯坦因指挥处在弱势的德军反戈一击,以伤亡2万人的代价歼灭苏军10余万人,粉碎了红军一举击溃东线德军的梦想,并且重新夺回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虽然曼斯坦因的胜利并不能扭转东线整体的败局,但是如果没有此役,德国的投降将提前1到2年,可以说是德国的续命之战,同时也是东线战场上德国最后的胜利。

感谢还没忘掉被剥夺权利的人。

二战除中途岛外,比较大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就应该是北非战役了。在隆美尔指挥下的德国非洲军团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以少打多。

本来德国人对北非没有什么企图。但是他的猪队友意大利非要在北非实现墨索里尼的帝国荣耀,结果让英国人差点赶到地中海喂八。

为了展现盟友精神,为了让意大利人鼓起勇气继续进行战斗,希特勒委派隆美尔和少量的德国部队到北非参战。基本上,隆美尔只有三个左右的德国师和少数值得信赖的意大利师可供指挥。而对手则是物资充足、装备精良、人员众多的英国部队,到后期美国人参战后,这样的优势继续扩大。

虽然最后德军在非洲输的很彻底,但在中前期却打得拥有优势兵力和补给的英国人狼狈不堪,在第二次托布鲁克战役胜利后,隆美尔也从中将升为元帅,这也是他人生的巅峰。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空战发生于何时?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人粪历虫上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成功试飞了世界上第一架有人驾驶飞机,标志着人类飞行时代的到来。飞机和飞行试验引起了各国军事当局的注意,欧洲各强国的军事部门频繁地搜罗各种各样的飞机供陆军部队使用,想把飞机用于战争。1911年9月29日,意大利与土耳其两国为争夺北非殖民地爆发了意士战争。

  • 二战初期德国空军那么强大,为什么不列颠空战却输给了英国?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二战中德国空军虽然强大,但英国的空军也了不起。尤其是二战初期,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发明和使用了雷达,对空战具有革命性意义。每次德国飞机升空后,很快就被英军雷达锁定。英国空军以逸待劳,提前设防,给德国空军以措手不及的打击。另外,英国海军在欧洲拥有绝对的制海权。鼎盛时期,皇家海军拥有96艘航空母舰

  • 二战中的交战双方产生了哪些王牌飞行员?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二战中的王牌飞行员数量极多,如果按照通常的“5架定理”来判定的话,我们估计得写上一整天,以下就只以各国比较知名的、战绩比较高的王牌飞行员进行介绍。首先是德国,德国在二战中是个王牌飞行员的高产国,这与他们的战史经历有关。许多德国飞行员从西班牙内战开始就开始了空战生涯,之后打波兰、打英法、打苏联,凭借着

  • 《复活》《战争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三篇小说的简介``分别50--100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简介:《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她遇人不淑,年轻时由姑母作主,嫁给一个保守、虚伪并且没有感情的官僚卡列宁。婚姻自由的思想使她爱上军官渥伦斯基,并为此付出代价。《战争与和平》主要以1812年拿破仑侵俄的战争为中心,叙述三个俄罗斯贵族家族,在战争与和平的年代里,经历生活中无数的苦痛后,终于体验出人生真谛的故事

  • 有人说远古时期的黄帝和蚩尤大战,其实是星际战争,这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远古时期,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史记》记载应该为涿鹿之战,地点在现在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涿鹿是为数不多的几千年来名字不改的千年古县,涿鹿之战应该是一场陆战。这样的战争不可能是星际大战!理由有三条。其一,如果是星际大战,交战双方都从以“光年”为单位计量距离的星球来到地球,应该有对等的航空技术,如果一

  • 《百年孤独》和《战争与和平》哪一部作品更伟大?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把20世纪后半叶拉丁美洲文学的代表作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与十九世纪中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作一比较性的阅读。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究竟那一部作品伟大?简单地谈一下个人的看法: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几乎用不着多说。这是一部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全书以抗击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为主线,结构宏伟,

  • 二战有哪些堪称史诗级的战役(海陆空均可)?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我认为二战中的史诗级战役主要有:1、德国的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吸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发明了牛逼的“闪电战”。所谓闪电战就是:大规模集中运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与航空兵和伞兵高度协同、实施突然攻击、快速突破、纵深迂回包抄,从而在精神上瓦解对方的战斗意志。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希特

  • 古时打仗一方高挂免战牌就可以坚守不出,这可能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两军交战,先由大将出马,提升一下士气,如果打不赢就鸣金收兵,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就高挂免战牌,这种现象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都有表述,问题是这样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其实免战牌是一种向敌人宣布停战的牌子,相当于交通中的信号灯。比喻停止争斗,辩论等活动的一种要求。指的是以

  • 《战争与和平》中的“安德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安德烈,包尔康斯基是《战争与和平》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出身于豪门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天赋极高,才智过人。当他第一次出现在皇后女官舍列尔客厅时是一个十分英俊的青年,面目清秀而严俊,踏着从容不迫的步伐,带着倦怠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客厅,这些他都认识的所谓上流人物,却使他感到十分厌烦,甚

  • 七八十年代的连环画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我呢,小时候身体不好,胆子又小,所以,很少与小伙伴们出去玩耍。在家无事,就爱看小人书,父母和哥哥姐姐们也为了能让我老实的在家待着,都不断的给我买。记得爸爸给我做了一个小木箱,专门装小人书。平时,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就把小人书摊上一炕,肆意翻看,十分有趣。什么48本的三国,岳飞传,水浒传,绿皮的西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