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时打仗一方高挂免战牌就可以坚守不出,这可能吗?

古时打仗一方高挂免战牌就可以坚守不出,这可能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733 更新时间:2024/2/24 3:26:59

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两军交战,先由大将出马,提升一下士气,如果打不赢就鸣金收兵,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就高挂免战牌,这种现象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都有表述,问题是这样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其实免战牌是一种向敌人宣布停战的牌子,相当于交通中的信号灯。比喻停止争斗,辩论等活动的一种要求。指的是以后再来打,今天不打的意思。由于古人重守承诺,而高挂免战牌的一方肯定有比较强的防御工事抵抗敌人的进攻,一旦挂出免战牌对方一般都不会死磕的,直到对方摘掉牌子才会再次攻击。

从理论上来讲,古代打仗是双方扎好营盘,约定好决战时间,然后决一生死,一般双方都觉得势均力敌的话,基本都会愿意决战,因为这样可以缩短战争时间,减少战争消耗。但更多时候,弱势一方自认为战力不足或者有其他战略目标的时候,就会拒绝出战。所以高挂免战牌的一方自然拒绝出战。

躲到营盘里之后,高挂免战牌的一方会在营盘周边插满鹿角,再配上雄厚的兵力防御,在敌我双方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强攻是无法奏效的。比如刘备东征东吴的时候,东吴大将陆逊带的军队要比刘备的多,但就是龟缩不出,刘备拿他没任何办法,只能干耗着。同样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司马懿带领大军就是缩头不出,任诸葛亮计谋百出,也拿他没脾气。

所以要想打破这种龟缩战术,古人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夜袭,围困,断水断粮或者干错绕行从后方攻击等方式方法。当然防守一方自己要把营盘弄得像铁桶一样,滴水不漏,严防敌人的偷袭。所以司马懿看到诸葛亮扎的营寨之后,仰天长叹,这真是“天下奇才”。当然也有人能强攻下来,在我国军事史上依靠蛮力打破敌人营寨的只有一个人,这就是霸王项羽。(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军迷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

战争这种事,怎么可能是你不想打敌人就不打的,不打的原因只可能是敌方没有进攻意图或者在这种情况下不想或无法进攻罢了。

关于免战牌,这是一种向敌方宣布或要求停战的牌子,在清朝钱彩所著的《说岳全传》第15回中有提到城上即将‘免战牌'挂起,随你叫骂,总不出战。

这是小说家言,那么历史上有没有免战牌呢?具体是没有的,但有类似的。

比如明朝时期的“靖难之役”,朱棣在攻打济南的时候遇到一个让他很无奈的人,这个人就是铁铉。在朱棣的猛攻之下,铁铉一时抵挡不住,于是挂了“免战牌”。

这个免战牌很特殊,上面不是免战二字,而是太祖高皇帝之灵位这几个字,铁铉又将朱元璋画像悬挂城头,在城墙各个方向都放几张,搞得朱棣根本不敢下令开炮,毕竟他起兵的基础是清君侧,已有不忠之嫌,现在要是敢炮轰朱元璋的灵位画像,简直坐实了他不孝不忠之名,舆论基础都没了。

朱棣最终只能退兵而去,因为济南城有铁铉这个难啃的骨头,朱棣之后南征也没有从济南经过。

这个“免战牌”显然不是因为双方不想打,而是因为朱棣没法打,事实上,在谋战盛行以后,影视剧中那种一挂免战牌双方就收兵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要说可能出现,也只有之前的义战阶段。

西周及春秋的义战在我们看来简直如同儿戏,跟打群架似的,首先双方开战前要约定好时间、地点,然后到了那一天,双方的军队开到约定地点,各自结成方阵,进行厮杀。当一方溃败以后,他们就会逃跑,敌人当然会追,但是当对方跑出五十步以后,就不能再追了。

在公元前597年,楚国围攻郑国,晋国派荀林父率三军救郑,双方在(bì)地展开争夺,这就是之战,此战晋军大败,兵士逃散,但还没有出距离,所以楚国人猛追,结果晋国人的车坏了,赶上来的楚国人还帮他们修车,打惯了胜仗的晋国人酸溜溜地说楚国人逃跑经验丰富。

到了后来,什么半渡而击、兵不厌诈相继问世,义战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大家讲谋略的时候你讲规矩,那是找死的行为。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下的“免战牌”,它并不一定非得是实物,但却可以造成相同的效果。

在双方实力对等、一守一攻且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双方士兵都精疲力尽了,这时候有一方挂出免战牌,另一方由于士卒疲惫,也与之达成默契,不再进攻。

还有类似于守城时候,对于易守难攻的城池来说,要是攻城一方实力不足,不足以围城猛攻,那一般会采取策略,如叫骂等,引诱守城军出战。这时候就可能出现上面《说岳全传》中出现的情况,任他叫骂,我就是不出战,高挂“免战牌”。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战争与和平》中的“安德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安德烈,包尔康斯基是《战争与和平》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出身于豪门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天赋极高,才智过人。当他第一次出现在皇后女官舍列尔客厅时是一个十分英俊的青年,面目清秀而严俊,踏着从容不迫的步伐,带着倦怠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客厅,这些他都认识的所谓上流人物,却使他感到十分厌烦,甚

  • 七八十年代的连环画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我呢,小时候身体不好,胆子又小,所以,很少与小伙伴们出去玩耍。在家无事,就爱看小人书,父母和哥哥姐姐们也为了能让我老实的在家待着,都不断的给我买。记得爸爸给我做了一个小木箱,专门装小人书。平时,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就把小人书摊上一炕,肆意翻看,十分有趣。什么48本的三国,岳飞传,水浒传,绿皮的西游和

  • 有什么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战争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1《大决战》三部曲大决战三部长度超过600分钟,是建党七十周年献礼片。大气磅礴的战争场面。动用13万解放军官兵跑龙套,长镜头大场面实拍。还原了历史,共产党不再是高大全的脸谱化人物,国民党也不被塑造成反派。且从政治、经济、外交多个方面展现决战前后两党的全面斗争,辅以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这才是历史战争片

  • 求几个关于战争的故事 急啊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勇气DC.秋斯尼①在英国举行的那次相当拘谨③的军人午餐会上,大家谁也不认识谁。我坐在一个美国伞兵身边。他是第101空降师一巴顿英雄部队的,约摸二十岁。像多数跳伞运动员一样,他长得比一般美国军人颀长①些,而且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孔武有力②的硬汉子。他胸前闪耀着的勋章缓带③,比我记忆中任何将级官衔以下的

  • 关于和平的事例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续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

  •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介绍哪次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故事以1812年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穿插其中,通过对对四大家族以及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三个贵族青年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为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而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成为剧情的焦点,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作。记得小说主人公安德烈曾说过,“假使每个人只

  • 听爷爷奶奶讲解放战争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小时候,听到的最多的故事,就是爷爷奶奶给我讲的解放战争时期的事儿,虽然这些故事我听的耳朵都磨出了茧子,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使我最受启发的,还是这些我都“听烦了的故事”。“解放前的国家特别落后,到处都穷,还总是受敌人欺负。在战争时期,人们一听到敌机来了的时候,就都往防空洞里跑,吓得在防空洞里躲半天

  • 解放战争的小故事,请帮忙呀!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左权一腔热血洒太行1942年5月25日凌晨,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展开,3万日军精锐部队将八路军总部包围于辽县麻田以东的南艾铺一带。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八路军总部领导当机立断,分兵突围。几经搏杀,八路军总部安全突围。但是,年仅37岁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率领部分机关干部突围时,不

  • 鸦片战争--解放战争 期间的历史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鸦片战争: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在其它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叫做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 托尔斯泰《和平与战争》,请选一个记忆深刻的情节,谈谈你的感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1805年,法国和俄国之间关系恶化,即将发生战争。然而在俄国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依旧恬静悠闲,社交舞会照常举行。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决心干一番事业,就提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奥斯特里茨,他参加联军与法军的会战并受伤。斯托夫伯爵家,他爱上了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