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假如你穿越到赤壁之战之前,要怎么帮助曹操才能打赢这场战争?

假如你穿越到赤壁之战之前,要怎么帮助曹操才能打赢这场战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299 更新时间:2024/1/29 0:04:29

挑战这个问题的难度很大,不是能不能回得到三国去,而是回去后咋办?

赤壁之战前的曹操,就像打了激素的雄狮,又恰在发情期,没有任何人能拦得住他。

拦不住他,赤壁之战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其结局就不会有所改变。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

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建安十三年(208年)春正月,曹操北征乌桓,大胜而归。回到邺城后,就开凿了玄武池训练水军。这是曹操准备挟战胜乌桓之余威,大军南下,乘势进攻荆州刘表。

为了这场战役,曹操可谓是非常重视和谨慎。曹军善于陆地作战,都清楚他的虎豹骑战队,那是见谁灭谁,比铁甲战车毫不逊色。

但荆州刘表,地处长江流域,水网密布、大江纵横,水上功夫了得。曹操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开凿玄武湖,训练水军,意在与刘表进行水战。

此时的曹操,根本就没有把握战胜地跨千里、带甲十余万的刘表。做出与刘表决战,已经是重大的战略规划,绝不会去考虑战胜刘表以后的战略安排。

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感觉刘表远在荆州南边,曹操要千里远征才可以与刘表决战。

其实不然,刘表就在曹操眼皮底下。

据《三国志刘表传》记载:

是时山东兵起,表亦合兵军襄阳。初平元年(190年),荆州刺史王睿为孙坚所杀,董卓上书派刘表继任。当时江南宗贼甚盛,袁术屯兵于鲁阳,手下拥有所有南阳之众。由于受到袁术的阻截,刘表无法正常上任,于是隐姓埋名、单骑赴任,才得以抵达荆州上任。

此时,关东诸侯起兵讨伐董卓,刘表也联合兵众屯驻襄阳,但没有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

据《三国志刘表传》注引司马彪《战略》记载:刘表到任以后,与延中庐县人蒯良、蒯越及襄阳人蔡瑁等人共谋大略,采纳蒯越“南据江陵、北守襄阳”的战略,很快就平定了除了南阳郡之外荆州各郡,理兵襄阳,以观时变。

尽管司马彪的《战略》属于小说类的书籍,但结合陈寿所著《刘表传》等史料,可以证明,刘表把荆州治所由汉寿(今湖北汉寿),迁移到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以此作为荆州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

刘表驻屯在襄阳,而不是南郡的江陵。

襄阳紧邻荆州南阳郡,是与曹操对峙的最前线。

南阳郡开始由袁术占据,袁术被曹操、袁绍联手挤走到了淮南,张绣贾诩又占据了南阳。

建安四年(199年),官渡之战的前夕,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了曹操。南阳郡就成了曹操的势力范围。

因此,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挥师南下,进攻刘表,选择决战的地点就在南阳郡与襄阳接壤的地带。

遗憾的是,双方还没有接上火,刘表就因病挂掉啦。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

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刘表一死,其次子刘琮代替刘表的职位,派遣使者投降了曹操。当时刘备屯兵樊城,一脸懵逼,还不知道曹操大军已经南下,看这情报工作做得,诸葛亮也没有算出来,曹操要攻打刘表。

直到曹操到了宛城,也就是南阳郡治所,刘备才听说,随即立马南逃。经过襄阳,诸葛亮建议刘备取襄阳,但刘备以不忍心为由拒绝。

这就是曹操精心准备要与刘表决战的整个过程和结果。

虽说刘表不具备袁绍那样的势力,曹操也不再是与袁绍官渡之战时那么菜,但刘表能够单骑赴任,开拓出荆州这么一番事业,也绝非等闲之辈。

曹操恐怕是做好了艰苦作战准备的。

但没想到,刘表自己主动就死啦,刘琮又积极来降。但曹操已经膨胀的荷尔蒙无处发泄,就全部撒向了刘备身上。哥俩其中的恩恩怨怨就不必多说啦,这次,曹操搂草打兔子,决心把刘备彻底除掉。

随后的长坂坡大战,也是酣畅淋漓,但却跑掉了刘备等主要首脑人物。

真正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虽说这个前奏长了点,但这是赤壁之战的要害所在。要想解决曹操赤壁之战的问题,不看看这个前奏,是搞不清楚的。

据《三国志贾诩传》记载:

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占据荆州之后,想顺江而下,征服孙权,贾诩进谏道:“明公应该利用昔日战胜袁绍,今收复汉南的余威,趁机安抚荆州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不必兴师动众,就可以让孙权稽首臣服。

但裴松之作注时评论道,贾诩之言不合时宜。其理由是刘备、孙权都是一代枭雄,如果不及时击败,一旦在江东站稳了脚跟,就难以对付了。

由此得知,贾诩曾经是劝阻过曹操的,但曹操没有采纳。

不过,豹眼不赞同裴松之的评论,还是支持贾诩的论点。

因为曹操得到荆州,实属意外,运气太好啦。曹操是被这一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兵必败。长坂坡之战更是助长了曹操的骄傲情绪,以至于谁也阻拦不住啦。

曹操整个战略目标就是击败刘表,甚至消灭刘表的计划都没有,恐怕是想把刘表赶到江陵至多是长江以南,就十分满意啦。曹操就可以把势力范围扩展到长江北岸,虎视江南,东窥江东孙权。

但刘表突然死亡,刘琮投降,打乱了曹操的战略部署,可以说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荆州全部。

此时的曹操已经膨胀,就想顺势除掉刘备。孙刘联合后,曹操又想一举消灭刘备、孙权。

这个仅仅是曹操一时头脑发热的结果,没有一个具体的战役计划,这是兵家之大忌。

尽管赤壁之战,出现了疫疾,导致了曹操战事不利。但根本而言,还是曹操过于轻敌,没有完整的战略规划。

贾诩的建议是有道理的,应该稳扎稳打。如果没有赤壁之战,曹操大军稳稳占据江陵,训练水军,与刘表水军加强磨合,让北伐兵士熟悉水性。经过仔细规划下一步的战役方案后,择机击败孙权更为有利。

贾诩已经拉不住已经膨胀的曹操,即便是郭嘉在也不会阻止得了他。

不要看曹操战败后,大哭: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其情其景,或许是真情流露,但曹操仅仅是为自己失败而后悔,或者是一个借口。

即便郭嘉在,恐怕也不能拉得住曹操。

曹操已经像一匹受惊的野马拉着上了大道的战车,没人能够阻拦得下。

就算郭嘉不死,能够预知将有大疫,但华佗已死;纵然华佗不死,他一时也无法解决几十万大军的防疫药物。瘟疫的问题解决不了,曹操就没有取胜的机会。

因此,不管谁穿越回到了赤壁之战前夕,唯一能够做得就是劝阻曹操不要急于东进与刘备、孙权决战,而是采纳贾诩的意见,经营好荆州。虽然不会像贾诩说得那么简单,孙权自动稽首臣服,等熟悉了荆州地理,掌握了水军作战的套路,然后顺江东下,或许一举可定乾坤。

刘表经营荆州近二十年,与孙权多次交战,孙权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曹操如果稳扎稳打,没有赤壁失利,占据江北,继而经营江南,是完全可行的。

当年官渡之战时,桓阶就劝说长沙太守张羡反叛刘表,驰援曹操。这就说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具备辐射力的。

除此之外,除非携带短程导弹、以及两栖登陆舰等大家伙穿越回去,还不能有人携带航母穿越回去驰援孙权,更不能把核武器借给诸葛亮,否则也没法玩。

本就是扯淡的事,就此一乐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592条回答。

首先,你要知道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其实,曹操失败的重要原因,为这几个。

第一,曹军不习水战。

曹操的军队都是北方人,没有水战的训练,绝大部分不会游泳。

这些人上了船就站不住,更别说作战了。

而东吴恰好有当时全国最强的水军,而想要获得赤壁之战胜利,必须控制长江。

曹操不能掌控制江权,当然就无法打赢。

但训练水军不是一时半会就行了,需要一个周期,至少需要一二年时间。

第二,曹军遭遇了严重的传染病。

当时曹军几乎被传染病摧垮,士兵有大半人生病,几乎不能作战。

后来研究认为,这是曹军进入长江流域,感染了血吸虫病。

曹军都是北方人,没有对抗血吸虫病的抗体。而当时也压根不存在治疗这种病的药物,其实建国初期都没有这种药,直到1970年特效药才研究成功。

曹军大面积感染以后,连是怎么感染的都不知道。士兵长期诸如发烧、腹泻、腹痛等症状,体力所剩无几。不要说作战,连走路都勉强。

由于传染病极为严重,其实赤壁之战前,大部分曹军士兵已经失去战斗力,只剩下收编刘表的荆州部队还能打仗。

然后,这些荆州部队不愿意为曹操卖命,唯恐他借刀杀人。

第三,荆州部队的问题。

上面也说了,荆州部队是仓促投降曹操。

由于曹操有屠杀异己部队以及借刀杀人的恶名,这些降军非常狐疑,压根不愿意打仗。

况且,东吴和刘表的交手中,一直是胜多负少,荆州降军本来也不是东吴的对手,不愿意送死。

说来说去,这些部队都是虚的,靠不住。

第四,一把火烧毁了士气。

其实在赤壁之战前,曹军已经无力和东吴决战,不然早就应该打了。

这边东吴用火攻后,导致曹魏水军损失惨重,随后陆军又被袭击,就一触即溃了。

所以,曹操想要胜利,应该首先在荆州进行防御,不应该做出进攻的部署。

接着,将降军整编收归己用,再编练水军,毕竟他也控制长江一段。

部队可以轮换到长江驻守,逐步适应传染病。

同时,曹操可以趁机远征马超,首先占领西北,解除北方威胁。

等到一二年后,训练出强大的水军,部队又没有瘟疫的威胁,接着大军南下,再同东吴决战。

这样一来,就十拿九稳了。

不过既然是穿越,就很难说你会穿越到哪里。说不定,你穿越后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眼前有个美貌性感的少妇,深情款款的对你说:大郎,该吃药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残缺的小人书《鸡毛信》还有收藏价值吗?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鸡毛信连环画有两种版本,一是海娃有头发的二是海娃光头的,都不错[大笑]小人书我喜欢,收藏价值那一定是有名的画家画的,数量少的,时间越老的,存量越少的我觉得残缺的‘’鸡毛信‘’只要自己喜欢,一样有收藏价值!我收藏的小人书您好!我最喜欢的书是唐诗三百首!答:如今我认为的经典之作是,毛泽东的选集,毛泽东思

  • 《三国演义》连环画中,马超和于禁的头盔很特别,里面有什么讲究?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连环画中,对人物的造型处理是相当用心的,不能不对老一辈艺术家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予由衷的敬佩。在连环画中,我们通常看到的头盔是这样的:像曹仁这样,是最标准的造型,有兜鍪、护颊和盔缨,额头上还有块装饰玉。如赵云、黄忠、魏延等绝大多数将领都是戴着这种头盔上阵厮杀。我们注意到,也有一些特殊的另类,

  • 《东周列国志》好看吗?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东周列国志》,起始故事自周幽王被杀开篇,(即西周亡,东周始)周平王东迁,止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全书叙述了春秋战国时期五百余年的历史,对其间各群雄均有不同程度记载。对腐朽黑暗政治和统治者的昏庸荒淫,多有揭露与抨击。全书大体上取材于史书,又增加了许多虚构的故事情节,并且使用的浅近文言文写成,在传播历史知

  • 世界上以少打多的空战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波波来回答经典以少击多的空战:1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空军对阵联合国空军。2中东战争以色列以少打多,主要是主动攻击阿拉伯联盟阵线的机场,直接将对方的战机摧毁在地面。3埃塞俄比亚对阵厄立特里亚时用一架或者俩架苏27对阵与厄方的俩背数量米格29打,战绩很不错。(重型制空机打轻型多用途,光说数量少还是不太合适

  • 二战中有哪些经典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波兰闪击战北非战役法兰西会战偷袭珍珠港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空战莫斯科保卫战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瓜岛争夺战莱特湾海战菲律宾海战塞班岛登陆战轰炸东京诺曼底登陆市场花园行动阿登战役鲁尔战役柏林战役二战时的新几内战争,又美军和澳军联合作战,全歼日军17万人。有趣的是,战后澳军打扫战场都会朝日

  • 自家的藏书你看了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为了答这个题,我去数了数,大慨八百本左右,去年整理时扔了几百本,今年上半年也扔了二百多本,当时认为剩下的是精品,怎么也要保存着,现在我粗略地看了一遍书名后,觉得还需整理出一部分扔掉,我准备答好这题就去整理,没什么舍得舍不得的,有些书本身就是垃圾。这些书的来源有两个,一部分是我买来的,闲时总喜欢逛书店

  • 都说阅读很重要,要通过阅读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那么除了教材外,应该读哪些或者说哪方面的课外书呢?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问题。首先,我要明确,阅读是人生最好的习惯。一、每个人的一生精力有限,不可能接触所有的事物,因此很多知识和经验就要通过读书得来。比如,通过读书你可以了解地球的情况,了解世界的各个国家的情况,了解月球的情况,了解医学、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二、人生就像一块菜地,你种庄稼就收获粮食

  • 曾经辉煌过的螺旋桨战斗机、战列舰的巅峰之作都是哪一款?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SpitFireFMk24,是维克斯-超级马林公司推出的最后一款陆基型号的喷火战斗机,该机采用了大战末期几乎所有能用在战斗机上的先进技术,与P-51H一起,共同代表了末代螺旋桨战斗机的性能顶峰。该机总计生产81架,从1946年服役到1952年,随后在英军退役被转交到英国驻港空军服役至1955年。目前

  • 各个国家经典、代表战斗机型号及现役型号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说尽天下战斗机,一锅煮,看上去林林种种,实在太过复杂,如图,有点眼花缭乱了吧?各国的都有,在此图之上还只是欧美的,再加上中俄等,就更会让人摸不着头脑。魂舞大漠有个方法可以一试,如图,把强国主流战斗机,放在一张图,可以一清二楚,这便是以断代的方式,可看清所有型号,可谓一图尽观天下战斗机。它们正是战后各

  • 二战中在国际战场除了中途岛海战还有哪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是继一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战争分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二战期间发生的战役很多,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