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关于莱克兄弟的小故事

关于莱克兄弟的小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81 更新时间:2024/1/23 15:02:25

莱特兄弟。1877年冬天,圣诞节到了,莱特兄弟的爸爸送给了他们一样礼物,兄弟俩急不可耐地打开一看,是一个不知名的玩具,样子好怪好怪的。爸爸告诉他们,这是飞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飞去。从此莱特兄弟在玩飞螺旋的过程中,萌发了将来一定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蓝天的东西。那就是飞机。后来通过不断的实验,他们发明的飞机。

战役的故事

二战时德军为了吸引英军造了个木头的飞机场上面有许多木头飞机还有木制防空炮结果英国人发现了排了一架飞机去只丢了一个木头炸弹里面写着木头对抗木头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围歼战是哪一场?

烟酒阁大学士章:史上最大规模的合围战之基辅战役前后,希特勒与国防军的矛盾冲突。希特勒掌权后,德国迅速从一战恢复元气,成为世界强国。国家综合实力由多方面组成,德国的工业制造、军事、科技、效率领先世界,但在人口、国土、自然资源方面,捉襟见肘。

二战前德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希特勒大力提倡人种理论,甚至发明了集体婚礼来激励雅利安人的生育增长,可是战前德国人口也仅达到了6700万。

一战的亲身经历,使希特勒无法忍受再来一次人员消耗战。希特勒敢于发动二战的信心,来自德国装甲部队“闪电战”理论:德军侵入波兰、低地国家和法兰西,证实闪电战确实无坚不摧。

对于征服欧洲及苏联的战争预估,希特勒能接受的兵力损失极限为二百万人。国防军将领们持同样乐观态度,参谋部甚至没有在第伯聂河以东作战的计划:那时候苏联应该已经投降了。

基辅战役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合围战,苏军损失近一百万军队和无数技术兵器,也是德国装甲部队的闪电战巅峰之作。苏军同样经受不住德军的闪电战,大量部队被合围消灭,德国中央、北方集团军群进展迅速。苏联统帅部认为德军攻击重心在乌克兰,因此在基辅部署了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共七个集团军,由布琼尼元帅指挥。

中央集团军群夺取斯摩棱斯克后继续东进,使得基辅成为一个巨大的突出部,严重威胁中央集团军群的南翼,而德南方集团军群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却没有足够兵力包围和消灭基辅苏军。

1941年8月底,德国陆军总司令部面临作战选择:一是继续按巴巴罗萨计划莫斯科推进,在冬季来临之前拿下苏联首都;二是回师与南方集团军群合围基辅苏军重兵集团,以解后顾之忧。

希特勒在基辅合围战之前的战略顾虑,使得他不顾国防军将领们反对,坚持发起基辅合围战。不可否认的是,在苏德战争前期,希特勒的战略格局和眼光确实超越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等国防军将领。

希特勒发动二战依靠的是闪电战,核心是利用空军和装甲部队的快速闪击、合围对手,避免陷入一战那样的阵地战、消耗战。

装甲部队作战最根本的资源是石油,一旦没有石油,战争无法继续下去。德军将领说,希特勒对石油的关注,几乎达到了变态程度,苏德战争的提早爆发,就因为苏军对罗马尼亚油田产生了威胁。

德国不是产油国,虽然占领了罗马尼亚油田,收刮了各占领国所有石油储备,甚至还有先进的煤制油技术,但随着苏德战争爆发,德国石油储备急剧下降。

二战德军几乎是数着石油储备作战的,希特勒依靠的是装甲部队,但是缺油使装甲部队数量从来未满足过作战需要。希特勒对苏战争的目的,除了消灭苏联的威胁,还要获得高加索的石油。

占领莫斯科不是希特勒最感兴趣的事,那里只有点政治意义,希特勒打算占领后把它变成一座水库。合围基辅苏军,打通南方集团军群前进道路,缩短与高加索的距离才是重中之重。

希特勒在国防军将领多次反对下,最终发布作战命令,中央集团军群的两个装甲集团军回师开往基辅,合围那里的苏军重兵集团;然后东线德军转入休整、准备过冬。

国防军将领们坚决反对后一个计划,他们认为有足够时间合围基辅苏军后,再次进攻莫斯科,并保证有足够资源保障秋、冬季作战。希特勒犹豫了,但最终作出让步,同意了莫斯科作战计划。

随着德中央、南方两大集团军群会师,基辅合围圈形成了。斯大林拒绝了合围之前布琼尼的撤退请求,战役结果是苏军西南方面军不复存在,66万苏军放下武器,总计损失近一百万人,而德军损失仅为十万人。

基辅合围战对苏德战局深远意义,一个错误的决定使德国1941年就埋下了失败的苦果。战后有很多人批评希特勒在1941年贪图歼灭基辅苏军,放弃莫斯科作战是极大的战略错误,这是一种曲解,不了解真实历史。

中央集团军群南下合围基辅苏军重兵集团,歼灭有生力量本来就是正确的军事抉择;同样对基辅苏军置之不理(其装甲部队已经被南方集团军群消灭),直接进攻莫斯科,打击苏军抵抗意志和信心,本身也没有错。

最终的错误在于希特勒同意了两种截然不同方案的变种:中央集团军群在基辅合围战后,继续秋季作战,再次进攻莫斯科。这个决定造成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德军参谋部根本没有想到,比苏联冬季气候更可怕的,是秋季泥泞的道路。重型装备陷在数米厚的泥浆里动惮不得,履带卷起的泥浆可高达5、6米,只有少数履带式卡车可以通过。泥浆吞噬了中央集团军群几乎所有装甲部队和重炮,有的装甲师损失高达90%。莫斯科战役前期,德军没有一门重炮拉到前线。东线所有的铁路运力用来运输维修道路和装甲部队急需的设备、配件和军火,导致德军冬季作战物质如冬装等被扔在站台和仓库无法运输。很多人认为德军没有准备冬装而导致失败,这是个历史笑话,难道德国没有寒的冬天?德国人过冬不穿冬装?冬季来临的时候,德国人情况反而变好了:道路被硬化,泥泞中幸存的装甲部队和重炮开到了前线。而最致命的是德军没有准备装甲车辆的防冻液和枪械使用的防冻油,这造成了中央集团军群溃散式的败退。1941年冬季特别寒冷,不光是德军,苏军也出现大量因寒冷的减员,但是双方真正冻死士兵很少。大量德军就地取材,征用服装厂、居民的棉衣。真相是苏军在冬季反攻时,德军缺少装甲车辆和枪械的防冻油:德军坦克、装甲车辆无法动,少数能作战的坦克是日夜不停地在底盘燃烧稻草;士兵步枪枪栓拉不开;部队脱离阵地,跑到居民家中取暖,才导致整个中央集团军群溃败式的撤退。

希特勒解除了犯下错误的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职务,却开始了德军更大的噩梦。为了希特勒同意莫斯科战役计划,布劳希奇带来两个身穿冬季作战服的德军士兵,并向希特勒保证所有前线士兵都能穿上同样服装,希特勒这才同意秋、冬季作战计划。

事实上,希特勒在战争初期的很多军事决策是正确的,如合围基辅苏军,歼灭有生力量;停止冬季作战、部队转入休整;坚持热勒夫防线、避免整个中央集团军群崩溃。

莫斯科战役使得德军损失了五十万精锐,希特勒所倚重的陆军精华:中央集团军群的两个装甲集团军装备、军事技术人员几乎损失殆尽,这个损失是灾难性的。

莫斯科战役后,得知真实情况的希特勒勃然大怒,解除了布劳希奇陆军总司令职务。从此开始德军更大的噩梦:希特勒不再相信国防军将领,亲自任德国陆军总司令兼东线德军总司令。

东线德军在1942年得到全面补充和加强后,恢复了元气。这次陆军总司令希特勒完全按照自己的臆想,把攻击方向放在南线:为了高加索石油,前进!

希特勒和国防军将军们战前充分考虑到人口和石油的劣势,但是忽视了苏联巨大的国土优势。希特勒非注重德国对比苏联的人口和石油劣势,但是他和国防军将军们一样没有考虑到苏联更大的优势:无以伦比的国土资源优势。

苏联拥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相当于60多个德国。在东线德军高歌猛进的时候,三个集团军群距离也越来越远,相互再也没有进行联合作战。同时,东线德军的补给线越来越漫长。

不仅如此,苏联还有世界上最恶劣的天气、最糟糕的道路,这是待在德国本土的年轻参谋们无法想象的。他们在作战地图上画出的行军线路,计算的行军速度,前线官兵根本无法完成。

苏德战争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对战争的理解。苏德战争是人类规模最大的战争,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对战争的理解,即:兵贵精而不在多;质量优势必定战胜数量优势,人类以前的战争无不体现这种军事理论。

拥有武器质量、军队素质、战争理念优势的德军,面对数量更加庞大的苏军和武器,一场场胜利显得那样苍白无力:苏联庞大的国土、资源、人口和工业机床,以及源源不断的军援,将德军质量优势化为乌有。

直到1943年底,希特勒才幡然醒悟,命令德国进入战时体制,发布了国防总动员令,使德国武装部队人数达到了1046万。但是为时已晚,任添油式的增兵都无法改变德军数量上的劣势,在某些防线上,德军与苏军的数量比高达1比26。

烟酒阁大学士原创文章,感谢点赞与关注。

毫无疑问是1941年苏德战争中的基辅会战,德军仅俘获就有665000名俘虏、3718门大炮、884辆坦克以及不计其数的作战物资。如果再加上阵亡、负伤、溃散的人数,苏军在这场战役的损失兵力在100万以上。苏军整整一个方面军全军覆灭,5个集团军被彻底歼灭,2个集团军遭受重创!

这场会战是由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一部和南方集团军群合力完成的,两支强大的装甲集群在苏军的后方封闭了包围圈,尽管在合围圈封闭前5天苏军西方向总司令布琼尼元帅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但是被斯大林所取消,他下令苏军不足后退,这100万苏军的命运也就此注定。至此苏军在南翼再也没有可称得上有战斗力的部队了,德军通向顿涅茨工业区和克里木半岛的大门已经敞开。

另一个规模同基辅会战接近的是莫斯科会战的第一阶段战役,即斯摩棱斯克会战,不过这场会战是由两个战役组成,德军分别在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附近形成了两个巨大的合围圈,分别包围了苏军西方面军6个集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3个集团军,被俘人数663000人,坦克1242辆,大炮5412门,这几乎是又一个基辅合围战。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帝王业》男主有多少女人?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小说中男主只有王儇一个女人。《帝王业》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女主王儇(阿妩)与男主萧綦在权力战争纷乱时代发生的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女主是那个时代的女中豪杰,男主也有勇有谋,两人也成就了一段英雄红颜相知相守权倾天下的传奇故事。女主名叫王儇,小名叫阿妩,她出身皇族世家,是门阀家族里的金枝玉叶。她要颜有颜,要

  • 战争中的感人故事和战争带来的灾难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让无辜的百姓伤亡,被迫流离失所。2、家破人亡、3、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精神损失、4、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总结:对于被迫侵略国家而言,是无尽的残杀和死亡、贫困与痛苦、文明的损落、地位的消逝,对于侵略国而言是深深的战争泥潭和死亡、正义的谴责等。(答得不好、、)革命故事两则水缸的秘密瑞金

  • 美国在世界近代史上有几次没有打赢的战争?是哪几场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据统计,美国建国242年来,仅有16年没打仗,期间先后经历战争200余场,其中规模较大的对外战争大约30场左右,除了两次世界大战,还有美墨战争、美西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因此,很多专家认为美国是“世界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在很多人看来,美国冠盖全球的经济总量、威慑全球的军事实力、

  • 信鸽千里返航的秘密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信鸽亦称“通信鸽”,它经过普通鸽子的驯化,利用信鸽是因为鸽子有天生的归巢的本能,无论是千山万水还是崇山峻岭,它们都要回到自己熟悉和生活的地方,它们的恋家和归巢性被人所发现,而培育,发展,利用来传递紧要信息。相传我国楚汉相争时,被项羽追击而藏身废井中的刘邦,放出一只鸽子求援而获救。另外,张骞、班超出使

  • 谁知道中国历史上打得最久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英法有百年战争,中国历史上打得最久的战争应该怎么去看待,是一场战役还是双方互相攻伐不断的战争。一、春秋战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春秋战国诸侯之间互相兼并混战,最终位于关中西北的秦国胜出,完成了统一大业。春秋战国通常是从公元前770年算起,到公元前221年结束,大约549年。二、汉匈之间战争公元前200年,汉

  • 中国古代十大经典战役,能不能称得上是奇迹?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第十位,关羽白马坡之战在三国时期中原争夺的最高潮上演了这么一个传奇,曹操以500兵和众老百姓面对袁绍的数千部队的一次奇袭。名将关羽于乱军中斩杀敌军主将颜良之首。其双方兵力对比之大,对双方战局影响之大是古代战争史很少有的。关羽斩杀颜良直接遏制了袁绍军对中原地区的袭击,并为后来的官渡之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请问中国古代史上有哪几次著名的跨海作战?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从秦汉一直到宋朝,作为大陆国家,古代先祖们虽然一直以陆战为主。但是从未放弃过跨海作战计划的构思。南宋辛弃疾,曾经第一个提出了跨海作战计划,具体的行动方案为:在川陕、荆襄、两淮三个方向上明面上屯积重兵、虚张声势,声称要从这三个方向上挥师北伐。但实际上,集结起一支五万人左右的精兵,走海路从山东半岛登陆,

  • 古今中外日行千里的传奇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日行千里以人的速度是很难办到的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得说的是千里马相关的故事啦关二的赤兔马、霸王的乌稚马、刘备的的卢马等等的千里马身上都有日行千里的故事不必多提下面是赵云千里走单骑救阿斗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然后得说水浒传里的神行太保戴宗日行八百里与千里也不差多远了。。。。。外国的就不知道了我就知道这么多啦

  •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著名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桃园结义东汉末年,黄巾贼出,天下大乱。中山靖王后刘备某日看到一招兵告示,忍不住三声叹息。被身后的本地屠户张飞见到,就厉声问其故。刘备见这个人相貌不俗,就相互介绍并且说出了叹息的原由。张飞一听此人出生不俗,谈吐间也相当投契,就拉着去酒馆准备边吃边说。正到门口,又遇一人嚷着急切投军。被刘、张听到,于是刘

  • 请问信鸽是怎么知道收信人的丶或收信人目的地?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你所阐述的问题,养鸽人来回答你。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鸽子的习性,鸽子不仅有鸟类无比的超强恋巢性,更具有不惧艰险千里归巢的韧劲。鸽子只会拿自己的出生地,视为最为安全的终生依托居住之处,因此它不畏惧翔程多么的遥远,都会毅力顽强的赤血归回原主人家。正因如此,古人用它飞鸽传书。有很多朋友对其传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