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有百年战争,中国历史上打得最久的战争应该怎么去看待,是一场战役还是双方互相攻伐不断的战争。
一、春秋战国之间的兼并战争
春秋战国诸侯之间互相兼并混战,最终位于关中西北的秦国胜出,完成了统一大业。春秋战国通常是从公元前770年算起,到公元前221年结束,大约549年。
二、汉匈之间战争
公元前200年,汉匈之间发生白登之围事件,汉高祖刘邦决定汉朝对匈奴取“和亲”政策,匈奴还时常侵扰汉地,汉武帝刘彻决定反击匈奴,公元前133年发生“马邑之谋”,汉匈开始互相攻伐大打出手,到公元91年,窦宪、耿夔、等开展金微山之战,大破匈奴,北单于遁逃,不知去向,北匈奴灭亡,南匈奴内附。汉匈之间战争结束,大约224年。
三、“五胡乱华”到隋统一天下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公元304年氐族李氏成汉政权和匈奴刘氏政权建立开始,一直到公元439年,鲜卑北魏统一北方。
通常称北方北魏为北朝,南朝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南北对峙。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550年,北齐代替东魏;557年,北周代替西魏,577年,北周消灭北齐,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北周建立隋朝,589年隋朝消灭南方陈朝。“五胡乱华”到隋朝统一,这近300年是战乱战争经常发生。
四、隋唐消灭高句丽战争
598年,高句丽攻击隋朝边境,双方战火点燃,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没有成功,唐朝建立后又对高句丽用兵,668年,唐高宗李治时期消灭高句丽。战争进行了70年。
五、南宋与蒙古战争
1234年,南宋与蒙古发生战争;1279年,蒙古元朝消灭南宋,战争45年。
六、明清战争
1618年,后金努尔哈赤发布对明朝的“七大恨”,对明朝宣战;1644年,清军进入北京;1662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被清朝杀害。明清战争45年。如果以1683年康熙帝收复台湾算起,则明清战争66年。
七、春秋战国时期的互相混战兼并战争时间长。这个说法不一定科学。
八、历史上一些具体战争
刘邦项羽之间楚汉战争4年;高欢和宇文泰之间五次战争从公元537年开始到公元546年结束,断断续续共有9年;唐高句丽之间战争,公元644年开始到公元668年结束,24年;吴三桂等“三藩之乱”8年。
唐高句丽之间战争时间长,24年。
在中国古代,经历时间最长的一场战争,足足打了近123年,让无数的汉人因此遭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五胡乱华从西晋灭亡(公元316年)开始,一直到北魏(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之后才结束,这也被史学家们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
你认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悲壮的战役是哪一战?
导语:
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战役很多,但是最有历史转折点与历史意义的战役,只有蒙元灭亡南宋的终极一战崖山海战。这次战役的失败,标志着汉族一统天下一千多年的中原王朝形势崩溃。华夏中国汉族王朝第一次被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灭亡。中国汉族人民第一次被北方游牧民族统治和奴役。所以古人悲壮的仰天长啸:崖山之后无中华!
一,少主登基,天下大崩,国势颓废
公元1271年,蒙元水陆大军攻陷襄阳。兵围临安。大臣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文天祥拥立宋度宗儿子刚满七岁的赵在福州称帝,是为宋端宗。可是蒙元大帅伯颜,张弘范领兵紧追不放。不久福州陷落,宋端宗赵不慎落水不久病亡。左丞相陈宜中逃亡。以是陆秀夫,张世杰又拥立宋端宗弟弟赵登基称帝。南宋军民君臣十万人逃到广东崖山,文天祥在五坡岭抵抗被俘,不久英勇就义。
二,崖山日落,中华月坠,十万军民共赴死。
1279年,元朝大将张弘范领兵进攻崖山崖门,三面合围。南宋丞相张世杰下令焚烧城池拒敌,十万南宋军民坐船退守海湾。宋军以连环船成一字形排开,层层环绕保护着皇帝赵。元军以小船火攻,宋军以海泥涂船击退敌人火烧连船阴谋。激战至正午,元军水师以众凌寡四面猛攻,连破宋军七条船。一路攻进宋军中央大阵。张世杰只能撤退,宋军崩溃。43岁的陆秀夫不愿皇帝赵被俘,背着八岁的赵跳海。一时十万军民皆不愿投降,皆跳海殉国。南宋彻底灭亡。
最后总结:
崖山海战,是中华汉族中原王朝南宋的日落余晖,是华夏被北方游牧民族彻底击败的最后一战。不屈服的文臣有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更有十万血性汉家儿女的呐喊和抗争,崖山海战是悲壮而热血的,是一个民族永不屈服的最后呼喊!
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可歌可泣的战争不胜枚举。其中,半闲认为不得不提的一战,也是名震天下的戚家军最后一战“浑河血战”,打得极为惨烈,至今想来,仍壮怀激烈,心血难平。
萨尔浒大战结束后,后金攻占沈阳。原定计划增援沈阳的三支明军得知消息后,仍然执着地向着沈阳开进。
这支明军包括川军与浙军,其中川军7千、浙兵3千。另外有奉集堡、虎皮驿的三万辽东明军也奉命增援。而当时后金军队人数估计达到8万。
明军远道而来,而后金在沈阳城以逸代劳。虽然结局早已注定,但明军仍然不畏强敌,要让占据了一切优势的八旗,付出了“死伤亦相当”的代价。
陈策、童仲揆两位总兵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最终做出了主动进攻、以攻代守、血战待援的部署。不足万人的队伍,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向强大的后金军发动自杀式攻击。戚家军主将、戚继光的侄子戚金指挥火器见长的戚家军,在浑河南岸迅速摆开著名的车阵。
川军将领周敦吉、秦民屏率领3千余川兵从浑河浮桥过河,排开阵势向北岸八旗军冲去。戚金知道,这些头也不回的川军是用生命给自己争取时间,只要能固守到后援的明军到来,或者坚持到夜晚,尚有一线生机。
抱有必死之心的川军,先后击溃正白、正黄二旗,杀伤后金士兵2千余人。后来,抚顺降将李永芳指挥从沈阳城头发炮,完全覆盖整个川军的阵地,后金军队一拥而上,终于冲垮了这支勇猛的川军,周敦吉、秦民屏等大部战死,只有少数人回到浑河南岸军营。
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后金军渡过浑河,先以四旗的兵力从左翼发起进攻。匆忙摆好阵势的戚家军利用车阵和训练有素的火铳三叠阵迎敌。
双方僵持之时,噩耗传来,外围打援的皇太极在白塔铺一带,竟然以几千之众击退3万明朝援军。戚家军外援断绝,已无退路。
努尔哈赤连下死令,让八旗不计伤亡轮番攻击。一方死攻,一方死守,明军最后弹尽矢绝,车阵终被打破。
后金军突入车阵之后,戚家军立刻以哨为单位组成名震天下的鸳鸯阵,与敌展开惨烈的肉搏,每个队形中狼筅手、藤牌手、刀手相互掩护配合与敌鏖战,特别是使用由日本刀改进而来的戚家刀,给后金兵大量杀伤。
双方短兵相接,一向势不可挡的八旗军在戚家军的阵势面前丝毫不占优势,反而被打的纷纷败退,九名八旗战将战死。两轮进攻之后,后金兵坠马伤亡者达三千多人。
戚家军终因连续两天的急行军、寡不敌众、加上激烈战斗造成体力不支,浙兵不断的倒下,年近七旬的老将陈策在斩杀了十几个敌人后,也倒在了血泊中,包围圈逐渐被压缩。
总兵童仲揆想撤离战场,戚金一把拉住他的马,大喝:“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日!”童仲揆羞愤难当,立刻与戚金杀入战场,战至傍晚,仅存的几十名戚家军士将戚金、童仲揆围在当中,他们的鸳鸯阵依然不乱,犹如惊涛中的礁石。暮色四合,后金兵四面围定,但他们已经失去了近战肉搏的勇气。最后,万箭齐发……
此战后,极少数先期突围和辽阳留守的戚家军幸存,明廷派员来抚慰劳军,许以重赏。这些士兵流泪拒绝,不求赏赐,只求再上战阵,誓要给戚金等阵亡将士报仇。朝廷官员和百姓都由衷赞叹说:“这些普通的士兵竟都有国士之风!”。然而,在十天后的辽阳之战中,这些战士亦全部战死。
自此,戚家军以及与他们有关的鸳鸯阵、狼筅等等一切,全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可叹!世上再无戚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