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二战中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这些国家的电台都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比如分单兵和车载、短波和长波等。今天就用二战中美军的“BC1000电台”与日军的“94式6号无线电”做一个分析。(下图为日本94式无线电台)
通信工具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和平年代的今天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二战的时候,日军不是所以的部队都能配备电台。1936年,94式6号无线电台是日军为通信队的步兵研发的,为的就是1-2人在能够在移动的同时操作无线电台,它的频率25000~45500KHz,天线垂直部有1.4米,平衡水平0.65米。它发出电报为短波,从电台的发射天线发出后,有着同样波段的频率就可以收到,从技术手段上来说短波不能和中波相比。并且短波的传播由于电离层变动,不如中波稳定,但是当时的技术有限,能够发出电报与拦截电报就已经很不错了。
截获电报后,需要破译内容就需要有一本“密码本”,里面的内容是数字对应的汉字,比如咱们截获日军电台发出的“245、235、653、532、135”这些对应密码本上的日文就能组成一句话(就是莫尔斯电码)。
电台靠的都是无线电波传播信号。无线电波不是激光,没有那么好的定向性,靠的是漫反射和衍射,可以在空气和地面进行传播。比如短波电台,频率为3~30兆赫,波长是10~100米。这个波长属于米波段,有明显的衍射效果,甚至形成地波沿着海水传播,电台不用中继可以传播数十公里。所以这其实就是一种广播信号,友军能收到,敌人当然也能收到了。而且当时的电台都是模拟电台,不像今天都是数字通信。数字通信必须得实现了解敌人的数据帧格式才有可能破译,也就是你要拿跟敌人一样的基带模组才能解析他们的信息。而模拟信号只要你调频到敌军电台相同的波段,就可以侦听他们的通话。也正因如此,战场条例都要求军人使用电台时使用事先约定好的暗语,如果使用明语很容易造成情报泄露。
二战德军电台车
我军使用过的A130B调频电台
至于电报的报文,各家有各家的密钥。所以如果敌军没有掌握密钥,那么截获了意义也不大。为了能够破译对方加密的电文,二战期间盟军和轴心国都各自集结了大批数学家,通过搜集大量敌军电台报文来积累样本,然后让数学家反向破译。也由此发展出了密码学上的矛和盾。比如世界第一台投入使用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就是英国天才数学家阿兰图灵发明出来,用来破译德国恩尼格玛密码机的。而在这个计算机投入使用前,破译恩尼格玛密码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恩尼格玛机,电报明文通过该机器转化为加密电文
阿兰图灵发明的电子计算机,专用于破译德军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