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历史上利用水来攻城的战役都有哪些?

古代历史上利用水来攻城的战役都有哪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42 更新时间:2024/2/23 19:06:47

古代历史上水攻案例不胜枚举,大家比较熟知的关云长水淹七军等这些就不列举了,主要说说偏冷门的几个战例。

一、智伯水灌晋阳之战

公元前403年,晋国智伯“率韩魏之师以攻赵氏”,“赵襄子走晋阳”,“晋师围而灌之”,但久攻不下此时,韩魏二氏便各怀二心,害怕智伯攻下赵氏以后,又以同样的手段对付自己,因为当时韩魏的都城分别在汾水和绛水之边

因此,韩魏决意联合赵氏而攻打晋他们约定日期,由赵氏决开晋师所修筑的水攻工程反灌智伯军,并实施正面追击,而韩魏两军则从左右两面夹攻,大败智伯军,杀智伯,尽灭其族,结果韩魏赵三家尽分晋国之地

此战的水攻,改变了韩魏赵三家与晋国之间政治与军事力量的对比,最终导致晋国亡国此战虽在《史记》《国语》《韩非子》等史籍中都有记载,但如何利用工程手段实施水攻却没有提及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道:“晋水出晋阳县悬瓮山……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水分为二派,北读即智氏故渠也昔者战国襄子保晋阳,智氏防山以水之,城不没者三版”,“与韩魏望叹于此,故智氏用亡,其读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周园溉”

为了进一步弄清楚当时水灌晋阳的可能性及其工程实施,必须了解当时晋阳附近的水源情况

古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30里,晋祠东北10里据史籍记载:“晋水源出并州晋阳县悬瓮山”,即晋祠所在处,故晋阳仅距晋水源头10里左右但是,晋水水源很小据现代测定和分析,晋水历史最小流量不低于1.4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不超过2.5立方米/秒,一般流量仅为2立方米/秒左右

即使历史有所变化,但因其集水面积变异不大,所以要想直接把这样小的水量引来冲击晋阳城是不可能的,必须像(水经注》所记“防山以水之”

“防”就是堤堰,即在上源筑坝先把水源拦截不使走泄,以待利用这是水灌晋阳工程的第一步

《水经注》所载“以周园溉”,是水攻晋阳工程的第二步,亦即在晋阳城周围预先筑起一道堤围,将蓄储的晋水引进围内,使之灌浸晋阳城,而不是用水动能直接冲毁城墙

所谓“城不没者三版”,可见当时在外面筑的堤围,几近晋阳外城一样高由此可知,公元前403年的这一次水攻,至少有在上游筑拦水坝开引水渠及筑围城堤三大工程

由于这三大工程的作业量巨大,攻击一方如果不是具备绝对的军事优势,是难以实施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运用水攻进攻晋阳的可能性,我们再来看看1000余年以后的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宋太祖亲征太原时运用水攻的情形

是年三月,宋太祖指挥宋军进攻北汉军坚守的太原城,因屡攻不下便欲增兵

左神武统军陈承昭进言:“陛下自有数千万兵在左右,何不用也?’,太祖一时未解陈承昭策马指着汾水,太祖恍然大悟,于是令陈承昭指挥宋军实施水攻陈承昭便“北引汾水灌城”,又“决晋祠之水注之”,两源兼施,合水而攻

当时实施灌城的水攻工程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

其一,“筑长堤雍汾水”汇,其中应包括横越汾水构筑的拦河坝及在坝的上游一定距离处加高河堤,使汾水的水位提高至足够的高度;

其二,“筑长连城”,即在太原城外修筑环形连城将太原城围住;

其三,开凿新的引河,以便“引汾水入新堤”这里所说的“新堤”,即上述的“连城’,“决晋祠水灌城下”,这里包括晋祠水源处的蓄水工程和第二道引水渠的开挖

从记载看,公元969年陈承昭主持水攻太原的工程,与公元前403年智伯水灌晋阳的办法基本相同,都是用围城“浸灌”之法

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采用荀枚郭嘉计,“决泅沂水以灌城’,即在彭城外筑长堤引水浸灌,最后因“城溃’,而“生擒布”这次水攻也不是直接用水冲击,而是“堑围三月”所谓“堑围”与上述水灌太原相仿。

二、白起水灌鄢城之战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伐楚,以水攻陷鄢城(在今湖北宜城东南)。鄢城距楚都郢(今江陵西北)甚近,是拱卫郢都的军事要地,楚国在此集结重兵,意欲阻止秦军南下。

白起所率秦军在此遭到楚军顽抗,屡攻不克。白起乃利用夷水从楚西山长谷出而流向东南的有利条件,在鄢城西边百里处筑堤蓄水,并修长渠直达城内,尔后开渠灌城,城东北角溃破,城中军民被淹溺者极多。

《水经注酒水》记述了此事:“夷水又东注于污,昔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即是水也。旧遏去城一百许里,水从城西灌城东,入注为渊,今熨斗阪是也。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阪为臭池”。

又据唐李吉甫记载:“长渠在义清县东南二十余里派引蛮水,昔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两道争灌郡城,一道使河北入,一道使河南入,遂拔之。”

上述记载说明,这是一次用水力直接冲毁城垣,给敌方以毁灭性打击的古代水攻战例。

其水攻工程技术相当复杂,至少要包括在上游构筑规模巨大的拦河坝,以造成储水量庞大的蓄水库,以及长达一百多里的主引渠工程、辅助攻城的引水工程。

汉高祖刘邦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韩信所率汉军与项羽部将龙且所率楚齐联军对阵于潍水(今山东潍河)东、西两岸。夜间,韩信派人以万余沙囊在潍水上游筑坝截流。

天明后,亲率一军渡河进攻,随又佯败退回西岸。龙且以为汉军怯弱便渡河追击。汉军乘其半渡,决坝放水,将楚军分割于两岸,并乘势回击,杀龙且,联军大败。

此战的工程手段并不复杂,主要是用计引诱敌方渡河而放上游的水击杀之。当时正值初冬,各江河水位处于枯水时,潍水又是一条不大的河流,所以龙且根本没有防备,而韩信只用沙囊将上游的水位抬高,之后又以激水冲敌的战法,达到水攻取胜的目的。

这种方法与白起水灌郡城之法基本相似而更简单些。

三、明末水灌开封之战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月,李自成起义军大败左良玉所部明军后,即挥师开封。九月,明军新任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统兵东出渔关,决黄河朱家寨口淹灌李自成起义军。

起义军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亦决马家口河,互相攻灌。时值秋九月,“天大雨,二口并决,声如雷,溃北门入,穿东南门出。注涡水。城中百万户皆没。得脱者惟周王、妃、世子及抚按以下不及二万人。”

这是有史记载以来运用水攻手段溺杀人数最多的一次。

我是畅侃历史,欢迎关注我。聊历史,看当下,以史为鉴品人生!

公元前278年,秦王派白起伐楚,楚国的鄢城久攻不下,白起受农人灌田发,想到了引鄢水淹鄢城的法子,但鄢城在高处,鄢水在低处,怎么淹?白起灵机一动,请来了成都的水利专家李冰父子。李冰父子来查勘地形后,绘制了一张导水图,提议通过烧山筑堰的方式,迅速在鄢水筑起堤坝,然后修渠将鄢水导向鄢城。结果水灌鄢城,楚人军民百姓淹死了10万。那条引水的长渠,后人称之为白起渠。

历史上,水淹鄢城确实有记载,战后形成的“白起渠”,号称百里长渠,至今仍灌溉着湖北省宜城平原的30多万亩良田。但这个军事水利工程的缔造者并非剧中的李冰父子。白起和李冰都生活在秦昭襄王时代,但生长年代一前一后,李冰出生于公元前302年左右,公元前278年秦伐楚时李冰只有24岁,他不太可能带着正当青少年的儿子,去给白起围堰修渠。有关“白起渠”的资料,《元和郡县图志》《水经注》和《长渠志》,均只提到白起,根本没提李冰,可见李冰父子和白起渠并没关系。

史载,李冰是在公元前256年-前251年任蜀郡太守,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剧中秦王透露,李冰已在水淹鄢城后即被派往蜀中修建都江堰。此时是公元前278年,剧中李冰父子比历史提前二十多年修建都江堰。剧中秦昭襄王说了一句:“动工建造都江堰,治理都江水患”,“都江堰”这个名字是从宋代才开始叫的,“都江”的叫法也不对,实际上是岷江。

古代战争攻城拔寨时,以水代兵实行水攻的案例很多,比如春秋时期的水灌晋阳,三国时期的曹操水淹下邳和关羽水淹七军。白起水淹鄢城,是有明确记载淹死人比较多的一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杜甫的小故事越短越好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唐军收复长安以后,杜甫也跟着许多官员一起回到长安。唐肃宗把他派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做个管理祭祀、学校工作的小官。杜甫带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华州。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

  • 古代打仗几十万人混战,怎么能有时间分清自己人和敌人?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想多了,中华虽大,但哪个地方能容得下几十万人一起混战?说是几十万大军,都是分队伍分地方进行战斗的,50万大军分5个分军,分军再分5-10个部队,一个将领带几百人或者几千人,再说也不是全军出击,不得留人守大本营?而且两军对战肯定有各自的队服区分既不是脱光了打,也不是穿着一样的衣服打。怎么可能分不清。严

  • 盘点3部中国电影战争动作片,你知道有哪些吗?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集结号建军大业(看了好几遍)风声,触不可及战争片挺多的,但是国产战争动作片其实真的很少,大多数都是古装。比如: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主演的《投名状》该片的故事大纲改编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讲述了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这三个结拜兄弟之间的恩怨纠葛。赵文卓、洪金宝主演的《荡寇风云》讲述了明中期嘉靖

  • 什么是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是团体派别之间,国与国之间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在不可调和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暴力激烈的军事手段来解决,即诉诸武力!我理解的战争就是一个组织或国家,因为政治上或利益上产生矛盾而演化的暴力斗争。中国历来是一个陆权国家,经济发展和军事攻略的重心也基本都在陆地之上,即使有水上的战斗,也一般称之为“水战”而不是

  • 拿破仑波拿巴相关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当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来到吉萨金字塔群,他下令炮轰狮身人面像,想找到进入大金字塔的秘密通道,结果拿破仑的士兵把狮身人面像当作练习的靶子,狮身人面像的鼻子就在试射中给轰下来了。这一说法并不真实,从拿破仑留下的日记和回忆录来看,拿破仑并非只是一介武夫,他从小对历史感兴趣。1798年率兵出征埃及时,就带了一

  • 中国抗日英雄故事有哪些,抗日英雄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1、忠骨永恒张自忠张自忠(1891.8.11-1940.5.16),字荩忱,中华民国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堂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

  • 抗战小故事有那些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小英雄王朴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

  • 抗战时期英雄人物的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小英雄王朴王朴,也作王璞。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

  • 叙利亚爆发内战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叙利亚战争源起于2011年15名叙利亚少年因在墙壁上图画反政府涂鸦,而遭到逮捕。少年们遭到政府的酷刑毒打,被拔去指甲,其中两名少年遭到肢解。其父母进行抗议,有9名少年的母亲遭到恐吓和。事件一曝光,叙利亚人民群情激愤,全国举行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活动。然而巴沙尔政府却出动飞机大炮进行武力镇压,甚至动用生化

  • 叙利亚战争已经持续了7年,叙利亚战争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11年初叙利亚内战爆发2015年9月30日俄罗斯出兵介入第二个阶段:2015年俄罗斯出兵2018年1月20日土耳其发动“橄榄枝行动”出兵阿夫林,第三个阶段:2018年1月20日至今叙利亚内战是迟早的事。由于阿萨德家族的阿拉维派属于什叶派少数派,如果要维系统治,除了高压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