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04 更新时间:2023/12/17 8:17:44

第十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一共八个字却称赞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而且朗朗上口,妇孺皆宜。后来关羽虽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没听别人这么说过,估计作者肯定是吕温侯的FANS,否则也不会这么肉麻。

第九位:“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马家五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一步棋走错,丢了街亭。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第八位:“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时候看三国,很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倒底是在夸孙权还是在骂孙权。稍大了一点后才知道,曹操其实和孙权他爹孙坚是一辈的,这么说没什么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孙权能守住父兄基业,跟袁绍和刘表的那几个败家子不同。怪不得辛弃疾很是欣赏孙权,并在自己的词里引用了这句话。

第七位:“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

第六位:“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这是赵云迷们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当然是高兴得找不到北了。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

第五位:“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

第四位:“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曹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备。而二人各行其事时却做得近乎完美。

第三位:“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在曹操说过的所有的话里面,这句似乎是最精辟的。难怪刘备会吓掉勺子,连苍天也打了个冷战,以为泄露了天机。其实曹操也就是这么一说,试探一下而已,后来又被刘备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来说过的最正确的一句话。

第二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一句话,不仅给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国安邦之臣,在乱世则是独霸一方的军事首领。而曹操听到这话面露喜色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没有说他能成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称帝,在史书上成为王莽董卓一类的人。

第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的故事有那些?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乐不思蜀.七步成诗.曹冲秤象.望梅止渴.木牛流马.草船借箭.暗渡陈仓.舌战群儒.偃旗息鼓.火烧赤壁.空城计.千里走单骑.七擒猛获.火烧藤甲兵.长板坡今天是建安十三年九月十五。刘备带了四十万百姓逃至当阳道。此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

  • 关于三国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以下是我看过三国之后总结出来的经典故事,但愿能帮到你!第二十回:曹阿瞒(曹操)许田打围,董国舅(董承)内阁收诏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美髯公:关羽)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战败,劫乌巢孟德(曹操)烧粮的三十四回:刘皇叔(刘备)跃马过檀溪第三十五回:元直(

  • 求三国英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先主之袭杀徐州剌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

  • 三国时期感人肺腑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正史一段忠义感人的故事,绝对正史。青龙元年(公元233年),辽东的土皇帝公孙渊派使者来吴,对孙权上表称臣。孙权大喜,甚至在国内大赦来庆祝,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等人带一万兵马渡海远赴辽东,带着金银财宝封公孙渊为燕王并加九锡。听到这个主意,群臣大惊,以丞相顾雍为首纷纷劝孙权,说公孙渊不可轻信,派使

  • 关于三国的小故事,要100字以内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孔明用奇谋借箭。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

  • 急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刮骨疗毒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将士们见关羽箭伤逐渐加重,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治伤。关羽问华佗怎样治法?华佗说: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环,把你的胳膊

  • 三国志都有哪些著名战役及内容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著名战役最出名的就三大战役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三场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官渡之战作战双方:曹操袁绍建安五年(西元200年),袁绍挑精兵十万,以乌巢为粮仓,进驻黎阳,与曹军初交失利,改打持久战,曹军疲惫不堪。然而,得于从袁军叛逃的许攸(曹操同乡)的帮助,曹军转败为胜,获得胜利

  • 三国演义的经典故事概括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孟德献刀:渤海太守袁绍希望司徒王允找机会除掉董卓,王允把众官请到家中宴饮,共商诛除董卓之计。七步成诗:曹植十九岁那年,他写了《铜雀台赋》,使他父亲曹操惊叹不已。曹操不但赏识他的才华,而且认为他可定大事,想立他为嗣。这就使他哥哥曹丕对他十分猜忌,兄弟之间产生了冲突。以后因为曹植很任性,好饮酒,而曹丕则

  • 三国里关于哀兵必胜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官渡之战,曹军粮草不济,士气低落,人数也远不及袁绍军,后来曹操奇袭乌巢火烧袁绍军粮草,反败为胜。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人数不及曹军,而且是在刘备新败于当阳,孙权内部多数人不支持这场战争的情况下发生的,后联军经过一系列计策最后击败曹军。吴蜀夷陵之战,刘备起兵4万外加武陵蛮夷1万,共5万东征以期为孙权所杀

  • 睡谷的传说这部小说的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睡谷的传说《睡谷的传说》(ThelegendoftheSleepyHollow)是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Irving,17831859)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包含在他的著名散文集《见闻札记》中。它与华盛顿欧文的另外两篇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鬼新郎》被称为“最早的现代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