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水攻、火攻的战例还是很多的,下面我简单举几个比较知名的例子:
第一个:田单火牛阵。
说到田单不得不提一下乐毅,一代名将啊!仅仅出兵半年,便连续攻克齐国七十余座城,仅剩莒城和即墨两个地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齐国田单临危受命,担任即墨城守将。田单在运用了一系列心理战术之后,定下了火牛阵的战略意图,挑选了一千头牛,牛角挂刀,然后化妆,打扮得要多花里胡哨、就有多花里胡哨!在牛尾巴上绑上浸过油的苇束,一把火点燃了苇束!大家想一想,牛尾巴被火点了啊,它们不得疯啊!一千头牛不要命地往前冲威力会有多大!别说你们几万人在前面,就算天王老子在前面,快被烤成牛排的这群哥们一样敢硬冲!一千牛排队打先锋,五千敢死队紧随其后,半夜直冲燕国联军的阵营,大败敌军!田单更是一鼓作气,短短几个月时间连续恢复了齐国失去的城池!
提起了田单的火牛阵,笔者还想起了一个“火鸡阵”,在这儿一块儿和大家分享一下:故事发生在晋代乱世时期,故事主人公叫做江,是晋的一名将领,在平定羌人姚襄叛乱时,就曾用出了火鸡阵的策略。《晋书》记载:乃取数百鸡以长绳连之,系火于足。群鸡骇散,飞集襄营。襄营火发,其乱,随而击之,襄遂小败。战役规模不大,但跟火牛阵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通过分析这两场火攻战役,可以得出最直接的一个结论:动物真是人类的好朋友!
第二,三国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亭(夷陵)之战三大战役都有火攻的特点,而且影响还都是决定性的。火烧乌巢烧没了袁绍老兄的粮草,直接导致了大军的迅速崩溃;赤壁之战就不用说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在这儿得提一下朱元璋和陈友谅这两位枭雄的鄱阳湖决战,这场战争历史意义很大,基本决定了天下的归属权,但是战争的经过却很戏剧性,我极度怀疑陈友谅和朱元璋是在演三国赤壁之战的剧本!陈友谅扮演曹操,朱元璋扮演周瑜。要不然历史情况怎么会如此巧合?陈友谅能够完美复制当年曹操的错误,也是一个奇人!
);夷陵之战也是如此,打了一辈子仗的刘备依旧摆出了连营七百里这样的吓唬小孩子的阵容,结果被陆逊借着天时地利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第三,说一下水攻吧。笔者家是山东潍坊的,在这儿有条河,叫做潍水。在公元前203年,楚汉在潍水曾经打过一仗,双方分别是韩信率军五万,项羽麾下大将龙且领军二十万。
龙且中了韩信的计策,误入潍水河中,被韩信从上游放水,瞬间冲垮龙且军队,以精锐之师对一盘散沙,韩信大破楚军,并在此战中斩杀了龙且。
第四,
三国时期比较知名的就是樊城之战关二爷决开汉水大堤水淹七军了,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此外,吕布的死也和水攻有关系,曹操用荀攸和郭嘉之计,引泗水灌下邳城,生擒了吕布、张辽等名将,破了下邳。
第五,王贲水灌大梁城。公元前225年,王贲借着春汛时机引黄河水冲灌大梁,一举轰破大梁城防御,占领大梁城,直接导致了战国七雄魏国的灭亡。
第六,水之战。故事背景在622年,是唐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对割据势力刘黑闼集团的一此大规模作战。李世民命人在水上游筑堰截断水,引诱刘黑闼大军入河,然后决堰防水,乘势大破刘黑闼军,刘黑闼仅率数百人身免,逃亡突厥。
第七,最后一个有必要提一下蒋介石水灌花园口的旧事了。1938年,为阻止日军侵华脚步,蒋介石下令扒开黄河渡口花园口,强行人为改道河道。虽然此战在战略上达到了阻止日军的目的,一举冲掉十万日军,但是决开黄河的代价却也是巨大的,直接引发了“河南大饥荒”(冯小刚电影《1942》就算以此为背景的),千万同胞沦为难民,中原大地苦不堪言。
最后笔者要说一句:水火无情,用兵当慎之!
抗日战争中,火攻水攻最典型的战役都有两次,只可惜,最后害得都是自己人。
第一次是河南的水攻花园口决堤。
第二次是湖南的火攻文夕大火。
有趣的是,这两次极其失败的战术中间,则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大会战武汉会战。
听我给你细细讲来。
1,花园口决堤。
花园口决堤的起因,很简单,那就是国军中出了败类,孤军深入的日军不仅没能全歼,反而成了日军的开路先锋。
这支日军是日本土肥原贤二的第二师团,总攻也就2万多人。土肥原贤二带着2万人从北到南,一头扎进了豫东平原的国军重兵集团包围中。不仅如此,土肥圆特别瞧不起中国军队,还在豫东平原的麦田里一字排开,用数百辆坦克和装甲车碾压麦田,相当嚣张。
此时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第一兵团司令薛岳打算,围歼了这2万嚣张的日军,重现台儿庄战役的光芒告诉杂牌军,我们中央军也不是吃素的!
第二师团一看形势不对,直接向东突围,一头撞在了兰封县的城墙上!
如果兰封县的守卫者是临沂的西北军庞炳勋,或者是藤县的川军王铭章,第二师团都有可能被全歼。然而守卫兰封的是最怂的中央军黄埔一期桂永清的27军,桂永清不战而逃,土肥原占领兰封,抵抗一段后又继续东撤。
兰封东面的就是豫东最后一个门户商丘!商丘守军还是中央军,黄埔一期黄杰的第二军!黄杰也是不战而逃,不仅土肥原师团后顾无忧,就连徐州战场上的日军也一路冲到了豫东平原。
就这样,土肥原这支本该被全歼的部队,居然成了豫东大混战的开路先锋。没有坚固工事,不能长久行军的国军,一溃千里,为了暂时缓解日军进攻,国军毅然挖开了郑州的花园口,郑州以东的100万平方公里土地被水淹,89万人直接死亡,1000多万人受灾。
这样声势浩大的水攻,效果如何呢?
据日军史料记载,那段时间日军总共的损失只有7000多人,大部分是徐州战场的一些损失。
据估计,被淹死的人,不超过1000人。
而中国的死亡人数,仅河南一地就有390万人,再加上江苏安徽两省,中国军民的死亡人数,不少于500万人。
这次水攻,和三国演义的关云长水淹七军完全不同,战损比达到了5000:1。
这种战术动作,我们可以叫它自杀,但并不典型,因为,毕竟还有战果。
可是到了武汉会战后,文夕大火则成了彻头彻尾的自杀。
2,文夕大火
文夕大火,为啥分毫没有伤到日军?
原来,武汉会战后,国军取得大胜,日军付出惨重代价后占领武汉地区。根据国民党军队的战报,日军发动武汉会战的总兵力为30万,被110万的中国军队,灭掉了26万人,最后4万人占领了武汉。
好吧,国军的军事力量主要用来吓唬老百姓,宣传力量主要用于欺骗老百姓。可是,对于他们自己,太了解这些军队能打什么样的仗了。
武汉会战后,国民党军队实际上已经丧失了长期作战的勇气和信心。这是长沙文夕大火发生的真实时代背景。
1938年11月,湖南省主席张治中、长沙警备司令悌与保安处长徐权在先总统蒋公的指导下,制定了长沙焚城计划。力求做到举国一致,痛下决心,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更不惜化全国为焦土,以与侵略者做一殊死之抗战。
建设一座城,国军没有那决心,可是毁掉一座城,国军却很积极。焚城计划制定完成后,长沙城内部队就准备好了所有的引火之物,一旦上级下令,立刻摧毁这座城市!
国军中下层军官得到的命令是,听到警报,立刻开始焚烧行动。迟疑者,焚烧不力者,杀无赦!
这天晚上,长沙城内稀里糊涂就失火了!消防部队立刻拉响消防警报!国军城内军队以为这就是焚烧长沙的信号!快速行动起来,长沙城就死毁于一旦。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30000多老百姓被烧死,烧伤者更是不计其数,长沙千年古城,90%以上被烧掉。
事后,先总统蒋公质问张治中:
谁下令让你烧的?
张治中回复:
你让我烧的!
张治中很快收到回复:
不是你烧的?不!是你烧的!
真是不知道该说啥才好!
国军能挺8年不倒,冤死了多少真心抗日的将士?从军阀里带过来的系统性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