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战争故事读后感 历史战争故事读后感500字

历史战争故事读后感 历史战争故事读后感500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863 更新时间:2024/2/23 8:50:02

保卫战争的故事读后感?

在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长江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与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可见,当时的情况多么危急啊!但是,解放军不怕困难,为了保住大堤,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他们做到了舍生忘死,那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可不是常人能做到的呀!

解放军叔叔,你们在抗洪救灾中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还付出了伤痕累累的血水啊!你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人民子弟兵心系祖国、心系人民的光辉诗篇。我长大后要成为向你们一样的人,战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古代历史智慧故事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中国唐朝历史故事读后感?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今西安)称帝建立唐朝。626年,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其后唐高宗承贞观之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历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后国势复振,末期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有关北伐战争故事的读后感?

观《北伐战争》有感

北伐战争开了中国用武力保卫自己的篇章,观看这段历史,总能使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在此,以我的拙见进行浅显的总结并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

北伐战争真正起源于1923年的中共三大,在长期不懈的沟通下,在此次会议中中共的高级领导人为实现华夏民族的安定崛起伟大目标决定与国民党展开第一次合作。不久,在1924年的国民一大中,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领袖们也同样接受了合作倡议。

国民一大后不久,黄埔军校建立,可以说,为前线优秀陆军将领的输出提供了有力保障。当莘莘爱国学子报考军校之时,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强国!不再受人欺凌!

只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核心人物孙中山在1925年3月不幸因病逝世,他的那句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也一直警示着后人。这位伟大领袖的逝世,在某种程度来说确实有种未战先折将的感觉,只是凡事不能只看坏的方面孙中山的死,激起了爱国人士心中的悲愤之情,而这种内心的力量在不久之后直接得到了验证,那就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国性大罢工,学校停课、工厂停工、上街游行,直接在气势上打击帝国主义,更在心理上让各路军阀寝食难安。所以说,孙中山的逝世,即使是一种缺憾,也是一种财富。

想要理解北伐战争胜利的不易,就要了解当时的北伐背景1926年,在剿灭了广州的叛乱势力后,起义军成功建立了广州根据地,理论来说以此为根基向上剿灭军阀是很有利的,可当时现有的条件是三大军阀中有两个与广州接壤,张作霖的25万兵力可以先不考虑,但吴佩孚以及孙传芳的各20万军队早已虎视眈眈,想要清除眼前的这道障碍。更不容乐观的是,吴佩孚把想法转化成了实际行动,率先出兵进犯广州西北部。大军来袭,我军岂有不战之理?幸而孙传芳采取暂时观望态度,没有形成双面夹击。基于现实情况,当时的广州军队只有10万余人,我军决定采取避其锋芒,划而分之,各个击破的理念,首先派遣叶挺的独立团为先遣军,阻击外敌。

可喜可贺的是,在激战了数天后,叶挺最终得到了两湖之战的胜利,成功打开了通往河南等地的通道,为起义军进驻中原地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因为这场战斗,叶挺的独立团被冠以铁军的称号。

打仗靠的就是士气,在旗开得胜的顺势下,起义军横扫中原,在击溃了吴佩孚的军队后,又顺势向东,收复了上海、浙江、福建等地,成功剿灭了孙传芳的部队。至此,北伐战争已取得了基本胜利。

北伐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救军阀混战的中国于水火之中,可以说,在前期的实践中,效果显著,得到了广大爱国青年的支持,为祖国建设注射了新鲜的血液。可是,这场战争究竟有没有取得胜利呢?没人说得清楚,有人说战争没能进行到底,实在可悲。可从根本来看,这又是情理之中的事,在没有像孙中山这样英明领袖的带领下,用军阀去打军阀,也只是相当于打到一个又亲手扶植起来一个罢了。不能不说,在偏离了原有初衷的情况下,中国也必将陷入另一场混乱的内战之中。

但我们不能否认北伐战争的重要作用,即使没有完全使中国恢复安定的秩序,但至少它向热血青年们证明了我们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去捍卫家园,不再仅仅停留在道义层面,而是真正地拿起枪杆,终结那些欺凌我们的敌人。

读史犹如读过去的自己,无论是北伐战争还是甲午海战,我们看到的不应仅仅是某一时间段的惨烈或是辉煌,而是应该想想如何避免国家像那样衰落,如何保持国家的旺盛生命力。细细想想,历史也是蛮有趣味的。

广东茂名电白的战争故事读后感?

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奋图强,为自己的家园做奉献

关于美国现代历史战争文章的读后感?

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打响了莱克星顿的第一枪,甚至这声标志着当今世界最强大国家独立之战的肇始枪声究竟是来自英军还是美军也已无从考究。然而,这声“未必会必然发生”的枪响,却掀开了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的篇章。

将美国独立战争放在全球视野下重新审视,是斯蒂芬康威在其著作《美国独立战争简史》中所要尝试的新的研究方式。这场发生在英国北美殖民地上的战争,不仅仅是新移民为摆脱宗主国的控制而进行的反抗战争,它更是一场国际政治经济话语权的再分配。无论从战争对于“日不落帝国”版图的影响,还是从参战国的数目上来看,我们都不能仅仅的将这场战争定义为简单的局部“内战”。

首先,从交战双方的主体美英两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北美殖民地的脱英诉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酝酿已久。英法“七年战争”在北美地区的争夺,在意识形态上培养了殖民地人民反抗权威的意识。同时,英军对殖民地本土伙伴的轻蔑也让北美移民们认清到了自己在大英帝国中次等公民身份的现实。而随着大英帝国殖民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北美殖民地在更大体量的帝国版图中无疑降低了话语权重。而英国议会在“七年战争”之后在北美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不断的侵犯殖民地的经济利益和自治权利,这也进一步撕裂了英国本土与北美殖民地的“手足之情”。最终,一场大英帝国内部的分裂之战无可避免的打响了。

战争开始之后,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等西方列强相继不同程度的参与到了这场战争中来。特别是法国的参战,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可以说是决定了战争的胜败。当然,事后来看,想要急于削弱英国这个主要竞争对手的势力的参战动机似乎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选择。但在一个帝国主义争霸全球的动荡年代,敌人和朋友都很难保持绝对的界限。

当然,诸国列强的争夺远远不会局限于北美当地,他们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都处在了一种被反复易权的状态中。而在战争中及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都是西方列强重新分配殖民地统领权的碰撞期。这些对全球局势的影响也正是斯蒂芬康威将美国独立战争放到全球视野下重新考量的重要依据。

另外,作为现如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造就今日美国的可不仅仅是一场战争。它从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那里继承来的议会制度,带有天然的自由基因,这既是当初北美殖民地寻求独立的自然禀赋,也为其将来的壮大和强盛奠定了制度基础。早期殖民地的议会制度,既继承了英国议会制度在平民参政方面的优势,又摆脱了英国本土的王权控制。而战争初期社区委员会的建立,更是加重了这种民主色彩。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直接决定了其参战的积极性,战争中小股民兵的游击战给了英军极大的困扰,民众独立意识的苏醒也就决定了战局的走向。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梳理这场美国独立战争(或称美国独立革命),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酝酿已经成熟,战争的爆发和结果都有其偶然性,但如果我们将其放在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来看的话,这场战争不可避免。而至于美国本身,如何在世界众多殖民地国家中脱颖而出,成就今日之美国,其政治自由方面的基础准备自是功不可没。美国独立,它的传奇故事才刚刚开始……

鸦片战争历史故事10个字?

鸦片战争,是典型的因为“贸易”而引发的战争。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1.中国的工商业太发达了,英国的产品完全不是中国的产品的对手,因此,英国年年巨额赤字。

2.英国人便向中国贩毒。

3.中国政府坚决禁毒,英国政府坚决要贩毒。互不相让,于是打了一仗。

4.中国打败了,于是,英国政府强迫中国政府在毒品自由贸易的条约上签字。

5.英国人公开向中国大规模贩毒,但是,中国的工商业实在是太发达了,英国依然年年赤字。

6.英国人联合西方列强,索性出兵到中国,一次又一次地抢劫,勒索巨额钱财,即所谓战争“赔款”。

7.中国的财富被抢光了,英国人指着中国人说:我自古有钱而先进,你自古贫穷而愚昧

甲午战争李鸿的历史故事?

甲午海战战败后,李鸿章代表清廷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海关条约,割让了台湾

贵州战争历史?

明朝时平定播州的平播之役、明天启年间的安酋之乱、清同治年间发生凯里的乌鸦坡之战、清康熙时发生在织金的果勇底之战、清同治年间发生在镇远的黄飘之战、清康熙年间发生在普安县的江西坡之战、红军长征时期娄山关之战。

军事战争历史?

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双方伤亡估计约2000000人,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

2、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这场战役也反映了后勤在现代化战争中重要作用,志愿军在战役中物资消耗之大,尤其是炮弹的消耗量,是史无前例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不屈不挠做斗争的当代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张海迪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在济南出生。小时候因患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莘县,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

  • 故事两个女人的战争 故事两个女人的战争演员表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两个女人的战争》是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域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情感剧,由余丁执导,柳岩、毛林林、周一围主演。该剧讲述了知青牛淑荣和赵欣梅,两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有着不同性格的女人,因爱上同一个男人,展开了跨越时代的爱情争斗一,男人,有的喜欢上同一个人男人,,二,物件,都喜欢动

  • 战争的故事演讲稿 战争故事演讲稿1到2分钟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淝水之战和赤壁之战非常类似。从189年到589年,中国分裂了大约400年。这期间,只有西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其他最接近统一的就是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在淝水之战前,苻坚已经统一了中原,征服了大漠和西域,只差东晋了。可惜,当时王猛已经去世,苻坚在战争策略上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导致80万大军竟然被东晋击溃。

  • 历史战争故事100字 历史战争故事100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鸦片战争,是典型的因为“贸易”而引发的战争。大致情况是这样的:1.中国的工商业太发达了,英国的产品完全不是中国的产品的对手,因此,英国年年巨额赤字。2.英国人便向中国贩毒。3.中国政府坚决禁毒,英国政府坚决要贩毒。互不相让,于是打了一仗。4.中国打败了,于是,英国政府强迫中国政府在毒品自由贸易的条约

  •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简短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加紧策划和发动内战。国民党广东当局调集重兵围攻东江地区,对包括光明在内的深圳地区进行残酷的“清乡”“三征”运动,欺压群众,强征暴敛,残忍杀害革命骨干。光明地域党组织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积极恢复和壮大人民武装,军民团结一心,不畏艰难,主动出击,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光明革命的壮

  •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50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2014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了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这份名录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人,此外还有少数的国际义士,包括了白求恩大夫,美苏两国援华牺牲的飞行员等,这些都是为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而牺牲的国际友人,我们给予他们荣誉当然也是理所应当的。不过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第一批著名抗

  • 关于战争的故事及事件 关于战争的故事及事件概括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我的曾外祖父开有一间茶馆,实际上是我党的地下交通站,后因叛徒出卖,他被捕入狱,后被杀害。当时我的曾外祖母已身怀六甲,手牵五六岁的姥姥去给她的丈夫收尸,这也许给当时年幼的姥姥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15岁那年姥姥孑然入党,1946年,16岁的姥姥送夫参军,并在莱阳鹤山召开的参

  • 有关战争的故事作文 有关战争的故事作文400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战争是无情的,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会让人失去生命,失去宝贵的身体部位。给自己留下伤疤,我们讨厌战争,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制止战争。使自己的生命更加长远,活得快乐,幸福。我们一起努力吧!爷台山,位于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赤水县(今陕西淳化县)东部,桥山山脉的南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关中分区是守卫陕

  • 抗日战争故事100字 抗日战争故事100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八女投江故事发生在1938年夏天,抗战最艰苦时期的东北。日本占领东北后,东北人民奋起反抗,把日军打得晕头转向。为了彻底破灭抗日烈火,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一带展开了气势汹汹的“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采取灵活战术,决定避敌锋芒,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围追堵截,付出不少伤亡。这年1

  • 抗日战争英雄故事讲解 抗日战争英雄故事讲解视频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英雄故事片有…(我的长征)(建国大业)(英雄儿女)等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