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鸦片战争的故事?
1840年,英国向我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这是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对中国的第一次侵略战争。虽然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在战争中失败了,签定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赔了大批钱款。但是广大爱国官兵和沿海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侵略者所到之处,都遇到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虎门之战中,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领将士日夜守卫在炮台上。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故事(短一些)?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开始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到了十九世纪,鸦片输入额逐年增多。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抵销英中贸易方面的入超现象,大力发展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贸易,以达到开辟中国市场的目的。十九世纪初输入中国的鸦片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英国资产阶级从这项可耻的贸易中大发横财。由于鸦片输入猛增,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并使吸食鸦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如不采取制止措施,将要造成国家财源枯竭和军队瓦解。于是,清政府决定严禁鸦片入口。
1839年3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鸦片烟土全部缴出,听候处理,并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克服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不法烟商的阻挠、破坏,共缴获各国(主要是英国)商人烟土237万多斤,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面对清政府的禁烟措施,英国资产阶级特别是其中的鸦片利益集团,立即掀起一片侵华战争叫嚣。英国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国出兵的决定。1840年6月,侵华英军总司令懿律率舰只40余艘、士兵4000多名,陆续到达中国南海海面。6月28日英舰封锁珠江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正式开始。7月初,英军侵占浙江定海,8月初到达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道光皇帝害怕了,连忙撤去林则徐的职务,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年底,琦善在广州与英国侵略者谈判。英军却于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发动进攻,攻陷沙角、大角炮台。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国全权代表义律提出的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开放广州等条件。琦善私允英军条件,违背了清廷的指示精神,后来受到严惩。但在26日,英军却不待中国政府同意就占领香港。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炮台失守后立即对英宣战。2月下旬,英军攻陷虎门炮台,水师提督、爱国将领关天培与守军数百人壮烈牺牲。5月,英军逼近广州城外,清军全部退入城内。下旬,新任靖逆将军奕山向英军乞和,与英国订立了可耻的城下之盟《广州和约》,规定由清朝方面向英军交出广州赎城费600万元。
英国政府不满足义律从中国攫取的利益,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增调援军,扩大侵华战争。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舰自香港北犯,26日攻陷厦门。9月英军侵犯台湾。10月攻陷定海、镇海、宁波。1842年5月,英军继续北犯,6月攻陷长江口的吴淞炮台,宝山、上海相继失陷。接着,英军溯江西上,8月5日到达江宁(南京)江面。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命令盛京将军耆英赶到南京,于29日与璞鼎查在英国军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此结束。
与清朝统治者相反,沿海各地人民始终坚持了反对侵略的斗争。1841年5月广州北郊三元里一百零三乡人民群众围歼英军的战斗,是人民群众自发抗英的高峰。
三、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
鸦片战争中小故事?
鸦片战争通常指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840~1842年。
鸦片战争中的小故事主要有:
1,关天培在虎门炮台英勇捐躯。2,70多岁的老将陈化成在吴淞口炮台牺牲。3,冯婉贞率领三月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
关于鸦片战争的故事有多少?
鸦片战争,通常鸦片战争都指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大人民,积极地支持和配合了清军作战,并自发地坚持反侵略斗争。
鸦片战争期间的小故事
1、抗英名将陈连升
1841年1月15日,我国广东海域暴发了—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卫国战争。
英国侵略军司令麦伯,率领大小舰船20多艘、宫兵3O00多人,.袭击号称虎门“第—隘”的沙角炮台。
沙角炮台清军将领三江协副将陈连升为恩施鹤峰县人,他指挥将600余人英勇抗击,终因力量悬殊,在毙敌近千名后,弹尽箭绝,与英军展开殊死的肉搏战,直至全部壮烈牺牲。
2、关天培血溅虎门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虎门销烟,大长国人的志气、大灭敌人的威风。
但懦弱的清政府慑于英国人的淫威,撤了林则徐的职,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接替林则徐的职务。
琦善到了广州后,极力讨好英人,反而是侵略者的气焰更加嚣张。
不久,英军进攻虎门,镇守虎门的清军水师将领关天培率众御敌,壮烈牺牲。
3、马神甫事件
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1856年,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
调查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
法国政府,借口挑起侵华战争,1857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4、虎门硝烟林则徐
1839年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英国对中国所走私的鸦片危害之大,于是道光下今林则徐,林到关东虎门销烟,这激起英国的不满,于是用武力进攻中国,清战败林被撤职查办,发配新疆。
5、以身殉国葛云飞
道光二十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军进攻广东失败,北犯浙东,侵占定海、镇海、宁波。
葛云飞奉命率将士重建定海防务。
二十一年九月下旬,英军再犯定海,葛云飞奋起抗敌,组织炮火还击,击伤击沉英舰二艘。
苦战4天,葛在前后无援,腹背受敌,粮尽弹缺之中,率兵士二百余人与敌人肉搏。
拼杀中,葛云飞手握战刀,转战二里许,格杀无数,气贯长虹。
终因多处中弹,依崖身亡,壮烈殉国。
鸦片战争中的故事50字?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满清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
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
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发动战争侵略中国。
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
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的背景故事有哪些?
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无耻走私鸦片到中国,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物价上涨,民众生活艰辛,激化社会矛盾!清朝为了缓和矛盾,维护统治,严厉查禁鸦片!
林则徐虎门销烟,被英国视之为侵华机会,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
关于鸦片战争的故事和名言?
故事:陈连升(17751841)土家族,湖北恩施人,近代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1839年1月,陈连升随同湖广总督南下广州禁烟,时常出海缉拿烟贩,并与英军交火,击沉敌船一艘。1840年8月,陈连升率5艘战船、3000水兵与英军交战,再次获胜。1841年1月,英军进犯虎门,由于琦善拒绝派出援兵,陈连升阵亡,其子陈长鹏身受重伤而投海捐躯。英军恨陈连升坚守不屈,脔割其尸,并将坐骑黄骠马掳去香港,其马悲愤不已,遥望大陆绝世而死,时人称之为“节马”。
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这句话来源于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话里面的“轰”指的就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国情?
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Opium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Anglo-Chinese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到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闭关锁国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
1838年(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Blaxland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
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社会性质的变化:
①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战后,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等开始遭严重破坏。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②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由反本国封建统治变为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开始萌发,开始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5)阶级关系的变化:
①外资入侵计划了国内早已尖锐的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②产生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买办。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意义?
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但是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由此,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两白银,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