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有关战争的故事100字 有关战争的故事100字左右

有关战争的故事100字 有关战争的故事100字左右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638 更新时间:2024/2/15 8:14:10

有关北伐战争故事的读后感?

观《北伐战争》有感

北伐战争开了中国用武力保卫自己的篇章,观看这段历史,总能使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在此,以我的拙见进行浅显的总结并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

北伐战争真正起源于1923年的中共三大,在长期不懈的沟通下,在此次会议中中共的高级领导人为实现华夏民族的安定崛起伟大目标决定与国民党展开第一次合作。不久,在1924年的国民一大中,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领袖们也同样接受了合作倡议。

国民一大后不久,黄埔军校建立,可以说,为前线优秀陆军将领的输出提供了有力保障。当莘莘爱国学子报考军校之时,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强国!不再受人欺凌!

只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核心人物孙中山在1925年3月不幸因病逝世,他的那句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也一直警示着后人。这位伟大领袖的逝世,在某种程度来说确实有种未战先折将的感觉,只是凡事不能只看坏的方面孙中山的死,激起了爱国人士心中的悲愤之情,而这种内心的力量在不久之后直接得到了验证,那就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国性大罢工,学校停课、工厂停工、上街游行,直接在气势上打击帝国主义,更在心理上让各路军阀寝食难安。所以说,孙中山的逝世,即使是一种缺憾,也是一种财富。

想要理解北伐战争胜利的不易,就要了解当时的北伐背景1926年,在剿灭了广州的叛乱势力后,起义军成功建立了广州根据地,理论来说以此为根基向上剿灭军阀是很有利的,可当时现有的条件是三大军阀中有两个与广州接壤,张作霖的25万兵力可以先不考虑,但吴佩孚以及孙传芳的各20万军队早已虎视眈眈,想要清除眼前的这道障碍。更不容乐观的是,吴佩孚把想法转化成了实际行动,率先出兵进犯广州西北部。大军来袭,我军岂有不战之理?幸而孙传芳采取暂时观望态度,没有形成双面夹击。基于现实情况,当时的广州军队只有10万余人,我军决定采取避其锋芒,划而分之,各个击破的理念,首先派遣叶挺的独立团为先遣军,阻击外敌。

可喜可贺的是,在激战了数天后,叶挺最终得到了两湖之战的胜利,成功打开了通往河南等地的通道,为起义军进驻中原地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因为这场战斗,叶挺的独立团被冠以铁军的称号。

打仗靠的就是士气,在旗开得胜的顺势下,起义军横扫中原,在击溃了吴佩孚的军队后,又顺势向东,收复了上海、浙江、福建等地,成功剿灭了孙传芳的部队。至此,北伐战争已取得了基本胜利。

北伐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救军阀混战的中国于水火之中,可以说,在前期的实践中,效果显著,得到了广大爱国青年的支持,为祖国建设注射了新鲜的血液。可是,这场战争究竟有没有取得胜利呢?没人说得清楚,有人说战争没能进行到底,实在可悲。可从根本来看,这又是情理之中的事,在没有像孙中山这样英明领袖的带领下,用军阀去打军阀,也只是相当于打到一个又亲手扶植起来一个罢了。不能不说,在偏离了原有初衷的情况下,中国也必将陷入另一场混乱的内战之中。

但我们不能否认北伐战争的重要作用,即使没有完全使中国恢复安定的秩序,但至少它向热血青年们证明了我们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去捍卫家园,不再仅仅停留在道义层面,而是真正地拿起枪杆,终结那些欺凌我们的敌人。

读史犹如读过去的自己,无论是北伐战争还是甲午海战,我们看到的不应仅仅是某一时间段的惨烈或是辉煌,而是应该想想如何避免国家像那样衰落,如何保持国家的旺盛生命力。细细想想,历史也是蛮有趣味的。

有关战争的谚语?

“战争让女人走开。”

“对与错都是我的祖国”(英国)

谁要想命令别人,就必须先学会服从(德国)

把恺撒的东西还给恺撒,把基督的东西还给基督(古罗马)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一切行动听指挥

人不犯我,人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反人

打一场人民战争,让来犯之敌消失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打一枪换一地方,各自为政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从胜利走向胜利

从来没有和平时期,只有战争时期和战争准备时期(李胜华)。

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中国)

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成语】草木皆兵【解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示例】: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九回【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神经过敏【成语】马革裹尸【释义】马革即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褒义词。可参见三国89集,司马懿为张马革裹尸。【近义词】:马革尸还、赴汤蹈火、决一死战、背水一战、战死沙场、捐躯疆场。【反义词】:临阵脱逃【造句】: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是马革裹尸的战场。(杨振宁《邓[2]稼先》,人教版初一下语文课本第11课)【英文】:dieonthebattlefield[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以前战争的故事?

淝水之战和赤壁之战非常类似。从189年到589年,中国分裂了大约400年。这期间,只有西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其他最接近统一的就是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在淝水之战前,苻坚已经统一了中原,征服了大漠和西域,只差东晋了。

可惜,当时王猛已经去世,苻坚在战争策略上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导致80万大军竟然被东晋击溃。此战后,北方重新陷入混乱,南北大一统的时间再次被推迟了。

光明战争故事?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加紧策划和发动内战。国民党广东当局调集重兵围攻东江地区,对包括光明在内的深圳地区进行残酷的“清乡”“三征”运动,欺压群众,强征暴敛,残忍杀害革命骨干。光明地域党组织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积极恢复和壮大人民武装,军民团结一心,不畏艰难,主动出击,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光明革命的壮丽篇章。

党的组织遭到破坏

光明地区再度陷入“白色恐怖”

在抗日战争期间,深圳地区是广东党组织领导机关所在地,也是东江纵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主要根据地之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广东当局将东江解放区列为军事进攻的重点,调集重兵进驻,妄图利用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摧毁广东党组织的领导机关,彻底消灭人民武装,实现其完全控制整个广东的战略目标。

1945年10月至1946年春,国民党保八团团长徐东来派周义心大队重返观澜,配合国民党新一军“扫荡”观澜路西根据地,多次包围白花洞村(今光明地区),杀害观澜乡党组织负责人周来友和部队东流剧团副团长肖英,以及白花洞地下党员徐马连等多位革命同志、爱国青年和进步群众。1946年7月,东江纵队北撤后,国民党反动派在东宝路西地区摧毁民主政权,解散农会,恢复反动政权,实行五家联保的保甲制度,大搞“清乡”“自新”运动,光明地区一批共产党员、战士家属、复员人员和进步群众惨遭捕杀。

1946年夏,广东全省由于水稻成熟时遭遇特大台风,早稻歉收。国民党广东当局不管人民死活,竟成立税警团,用高压政策推行“大三征”(征粮、征兵、征税)。国民党反动军团所到之处,强迫农民交粮交税,肆意抢掠财物,恶意烧毁房屋,无端殴打百姓。一时间,光明的天空再次笼罩着“白色恐怖”,人民生活在惶恐不安、暗无天日的处境中

战争课文故事?

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壮士,平型关大捷

战争故事文案

谢晋元团长带领八百名英勇孤军死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掩护五十万名中国军队撤退,上海保卫战一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迷梦。

继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战起,八月十三日即展开了中日首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当时的上海是东亚最大港埠,又是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第一要地,租界林立,华洋杂处,因此,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委员长决定在上海向国际显示中国抗战的决心。

台儿庄有关的战争有几次?

徐州附近的台儿庄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发生的战争无数次,最著名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台儿庄战役

诵读有关战争古诗的导语?

导语: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有关战争的作文80字?

战争战争是无情的,战争是残酷的。

战争会让人失去生命,失去宝贵的身体部位。给自己留下伤疤,我们讨厌战争,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制止战争。使自己的生命更加长远,活得快乐,幸福。我们一起努力吧!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关于抗日战争英雄故事 关于抗日战争英雄故事的日记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

  • 战争成语小故事300字 战争成语小故事300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熟能生巧】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一鼓作气在战斗中一鼓时作战气势最我盛,二鼓过后气势就有所衰落打

  • 关于革命党战争故事 关于革命党战争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我的曾外祖父开有一间茶馆,实际上是我党的地下交通站,后因叛徒出卖,他被捕入狱,后被杀害。当时我的曾外祖母已身怀六甲,手牵五六岁的姥姥去给她的丈夫收尸,这也许给当时年幼的姥姥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15岁那年姥姥孑然入党,1946年,16岁的姥姥送夫参军,并在莱阳鹤山召开的参

  • 抗日战争小故事儿童 抗日战争小故事大全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1、淞沪会战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公共租界的日本人聚集区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我军西撤结束。这次战役,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

  • 关于战争的名言和故事 关于战争的名言和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读书的名言:1、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5、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鲁迅6、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7、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8、书犹药

  • 哪些故事能体现汉字的特点?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门内添活字的故事最早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原文是这样的: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

  • 战争之王故事原型是谁 战争之王故事原型是谁写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之王》原型是维克托布特。真实的维克托布特可以说更加厉害,他号称“死亡商人”,身价将近60亿英镑,年轻时的维克托在前苏联空军担任导航员,后来,去了莫斯科外国语学院学习外语,就是在这个学校里面,他学会了英语、法语在内的多达9种语言,其中还包括了中文。众神之王的原型是宙斯因为在希腊和埃及神话当中,宙

  • 婆媳战争情感故事 婆媳战争情感故事在线观看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该剧讲述了刘珊珊面对独自抚养长大的两个儿子突然闪婚,二儿子赵子泉瞒着她在部队与出生农村的李丽娜结了婚,作为知识分子的婆婆与目的性极强的儿媳冲突不断,上演一场接一场的婆媳大战的故事。婆婆:隔壁张婆婆给儿子带孙子,儿子媳妇每个月给她800的工资!(那语气,明里为儿子委屈,实则让自己的儿媳知道别人带孙子是

  • 战争故事解说 战争故事解说大全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戊辰战争1867年日本孝明天皇死,明治天皇即位。1868年(戊辰年)1月3日,日本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令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辞官纳地”。1月8日及10日,德川庆喜在大阪宣布“王政复古大号令”为非法。1月27日,以萨、长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5000人,在京都附近与幕府军1.5万人激战(鸟

  • 讲故事历史事战争 历史战争故事视频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主要事件:1、英军首次北上1841年1月7日,英军突然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军死伤700余人,帅船、拖船沉毁11艘。琦善被迫让步,1月25日与义律签订《穿鼻草约》,条约第一款就是将香港岛割与英国。第二天,英国军队就占领了香港岛。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他虽上书道光帝,力言必须禁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