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之战,距今大约47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交战地点位于今河北涿鹿、怀来一带。
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名称:涿鹿之战
结果:炎黄部族获得胜利
发生时间:约公元前2677年
参战方兵力:势均力敌
地点:古涿鹿地
伤亡情况:尤部落大部阵亡
参战方:炎黄部落联盟,东夷、九黎蚩尤部落
主要指挥官:黄帝、炎帝、蚩尤
历史背景:
阪泉大战以后,《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关于涿鹿之战的记载较阪泉之战丰富得多,中时代最早的是《逸周书尝麦》:“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方,.....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日绝辔之野。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日质。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
战役经过:
繁荣昌盛、有81个氏族的九黎诸部落在蚩尤率领下西向进入华夏集团分布地区,目标也可能是豫中,因为首当其冲的是居于豫东的炎帝,相传他都于陈。尤率领的部落联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华夏集团略高一筹,武器制作精良又勇猛善战,于是所向披靡,因而留下“铜头铁额”、“威震天下"的英名。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在蚩尤大军的扫荡下,居地全失,连一个角落也没留下,本着同一联合体应互相救助的原则,炎帝求救于黄帝,引发了涿鹿之战。涿鹿之战不同于阪泉之战,它是在两个部族集团之间进行的,因而打得分外激烈,留下很多神话传说,如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蚩尤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黄帝之臣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发明了指南车,才冲出大雾。还传说黄帝在困境中得到玄女的帮助,制作了80面菱皮鼓,菱是东海中的神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声如雷”,黄帝用其皮蒙鼓,用雷兽之骨作鼓槌,“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