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主要介绍了什么?
本文通过描写维也纳森林的面积广、景色美、作用大的特点和维也纳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维也纳森林的赞美之情,唤起我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阅读本文,如果你向别人介绍维也纳森林,哪些内容必须介绍
上周,我读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篇课文,文章描写了维也纳森林的美丽景色以及维也纳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
维也纳整个城市都被无边无际的绿色所包围。每逢春天,树上开花,小鸟欢叫,动物奔跃,多么赏心悦目的景象啊!维也纳不但景色迷人,还有着清爽宜人的气候,即使在夏天的夜里也要盖着被子睡觉。这美丽的景色和宜人的气候是上帝对维也纳人的特别恩赐吗?不,这一切其实更是维也纳人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结果。早在100多年前,维也纳人就颁布了《森林法》并沿用至今;在维也纳,人们因为担心废气污染草木与空气,他们甚至不肯使用空调;在公园的露天音乐会场,孔雀可以和乐队一起边奏边唱......
维也纳人的环保意识令我深深地叹服。因为懂得科学地利用环境,才得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因为有了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才使整个维也纳处在绿色包围之中。想想我们也经常叫喊着要“环保环保”,偶尔也搞一些活动,做一些文章,好像是为了环保,其实都是形式主义,环保意识并没有深入人心,大部分人们还没有丝毫的环保意识。我也是这样。看到一些破坏环境的事情我会气愤,但我也没有为环保做出过什么贡献。就举一件最小的例子吧。单位的洗手间水管是常开型的,每天水管哗啦啦地唱着歌,一吨又一吨的水就这样流走了,开始我还感到心痛,去关阀门,时候久了,我也麻木了,任它流去吧,我前一分钟刚关住,后一分钟又有人用就又敞开了,在门口贴个公告,大家都视而不见,唉,我又有什么办法?我总不能天天守在水房门口吧。
什么时候,我们这里也能变得像维也纳一样呢
三、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节选:森林不单使人赏心悦目,还神奇地调节着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节选:森林不单使人赏心悦目,还神奇地调节着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节选:森林不单使人赏心悦目,还神奇地调节着气温。
四、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题
在维也纳旅行,无论是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是典雅的建筑艺术,都给人一种恬静而又神秘的感觉,这里到处都蕴藏着音乐的源泉,回荡着动人的旋律。
维也纳森林,世界闻名的森林,因约翰施特劳斯谱写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而名满天下。这片苍翠而幽静的森林从维也纳市的西南部向南绵延展开,连绵起伏。美丽的美伦娜河悠悠流过,溪泉淙淙,百鸟争鸣。两岸葱郁的树木倒映水中,水清林绿,荡游其间,妩媚万分。
进入森林,可以发现森林中有许多美丽而幽雅的小村庄,其中,有不少村子的房屋建筑根据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规定,现在仍然保留着几百年前的古朴风貌。多少年来,有多少音乐家、诗人、画家在这幽深的林中完成了许多不朽的惊世之作,也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据说,圆舞曲的“国王”约翰施特劳斯当年就是在这多瑙河畔的幽静的森林中,触景生情,用动人的旋律,描述了波光粼粼、蜿蜒多姿的多瑙河,叙述了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维也纳森林的美丽景色。《蓝色的多瑙河》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从这里飘进了人类音乐文化的宝库。
五、音乐之都维也纳还有著名的建筑和有趣的故事,请你上网找来读一读,再讲给同学听。。。。
奥地利首都、著名音乐城市、国际旅游胜地维也纳,位于国境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畔,座落在维也纳盆地中,蓝色的多瑙河从市区静静流过,水秀山青,风景幽雅。著名的维也纳森林从西、北、南三面环绕着城市,辽阔的东欧平原从东面与其相对,到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登上阿尔卑斯山麓,维也纳森林波浪起伏,尽收眼底。从多瑙河盆地可以远眺喀尔巴阡山闪耀的绿色峰尖,辽阔的平原犹如一幅特大的绿毯,碧波粼粼的多瑙河穿流其间。维也纳环境优美,景色诱人,素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称。
维也纳是一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公元1世纪罗马人曾在这里建立城堡,到1137年成为奥地利公园的首邑。13世纪末期,城内出现大批宏伟的哥特式建筑,15世纪以后成为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18世纪,随着艺术的繁荣,维也纳作为“音乐城市”闻名遐迩。
维也纳城区占地面积4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0万,房屋顺山势而建,布局层次分明,各种风格的教堂错落其间,使这座山青水碧的城市保持着浓厚的古老庄重色彩。维也纳从内城向外城依次展开,分为3层。内城即老城,这里街道狭窄,卵石铺路,纵横交错,两旁多为巴罗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中世纪的圣斯特凡大教堂和双塔教堂的尖塔耸立蓝天,在高层建筑不多的城区显得格外醒目。围绕内城的内环城线,宽达50米,路边生长着各种树木,两旁有博物馆、市政厅、国会、大学和国家歌剧院等重要建筑。内环城线与外环城线之间是城市的中间层,这儿是密集的商业区和住宅区,其间也有教堂、宫殿等建筑。外环城路的南面和东面是工业区,西面是别墅区、公园区、宫殿等,一直延伸到森林的边缘。城市北面,多瑙河紧贴内城而流,在多瑙河与多瑙河运河之间,有一片岛状地带,这里有公园、游艺场、体育场、码头、车站等。座落在城市北面的多瑙公园,也是游人云集的地方。多瑙公园内有一座耸入云天的多瑙塔,塔高252米,塔内装有两部快速电梯,游客只须用45秒钟便可从塔底到达塔顶。塔顶设有室内咖啡馆和室外咖啡座,从塔顶四周眺望,远方的阿尔卑斯山的英姿和多瑙河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随着塔顶的自动旋转,40分钟内可将维也纳全城景色一览无余。这里既有繁华都市景色,又有山林田园风光,游人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美啊!维也纳。”
只要提起维也纳,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约翰施特劳斯等这些音乐大师的名字,因为这里是著名圆舞曲华尔兹的故乡,也是欧洲许多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诞生地,一直享有世界音乐名城的盛誉。18世纪这里是欧洲古典音乐“维也纳乐派”的中心,19世纪是舞蹈音乐的主要发祥地,世界各地许多著名音乐家曾来这里居住,从事创作和演出活动。漫步维也纳市区,几乎到处可以看见一座座造型逼真的音乐家雕像,城市许多街道、公园、剧院、会议厅等都是用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
维也纳内环城路是音乐大师们的雕塑像最集中的地方。
在这条环城路的城市公园里,竖立着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雕像。施特劳斯以创作三节拍的圆舞曲华尔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华尔兹之王”。在施特劳斯一生中,还以优美的音乐语言创作了大量描绘维也纳人情风貌的著名乐曲,如《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莫扎特的雕像座落在内环城路皇宫公园的中心,他是奥地利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在短暂的36年生涯中,有1/3时间是在维也纳度过的,他的许多著名歌剧,如《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后宫的诱逃》等都是在维也纳期间写成的。贝多芬的雕像耸立在内环城路上的一个广场中央,他是德国人,青年时代来到维也纳,度过了自己大半生,创作了《英雄交响曲》等许许多多名作。